感悟新课程(上)

时间:2022-05-28 10:2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从课程的转变以及新课程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等几个模块谈论了对新程序的感悟。

【关键词】教育理念;过程评价;终结检测

宁夏是首批进入新课程教改的省区,我们已走过近两年的坎坷历程,在“摸着石头趟河”的艰难之中,笔者逐渐领悟了教育部针对新课改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旨(以下简称为“课程方案”和“高中语文课标”),结合一系列现行的“聚焦新课程系列丛书”,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认知与实践,总结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现抛砖引玉,以期得到专家和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共同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一、走进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那么,教师该怎样判定自己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上已步入新课程教改了呢?

我认为判断标准有三:

首先应是教育理念的定位。“语文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的更具体的应用性分支,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是语文教育评价这个应用性分支的更细的分支。具体来说,高中语文教育评价就是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各种方法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语文发展变化及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并为高中语文教育决策提供相关依据的过程。”

其次是课程参与、课堂专业生活的意念与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

应重视学生学习中的诊断激励作用。新的教育评价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服务。为达此目的,我们在课堂教育评价上必须注重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能及时发现师生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来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励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还应重视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变化。如果一味地偏重教学结果,那是无法进入新课改的。因为教改的前所未有性,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或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所以教育评价必须从重结果转变到重过程,这也是现代教育评价在内容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更应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这也是立足于对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是现代教学评价观的根本变化点。所谓人的全面素质,就学生的认知发展来说,重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再次是建立新的训练及检验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的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在“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定为“它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它也把高中语文必修课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评价,又建议分为论述性文体、实用性文体、文学作品和文言文阅读四方面:

论述性文体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认识观点与材料(论据)之间的联系及逻辑性,并能作出初步的评价;

实用类文本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尤其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处理能力;

文学作品阅读评价是四项评价中的重点,它既要求学生对作品能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理解,又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更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注重学生会利用已知的文化背景,感受人文精神,能用历史观念和现代认识理论相结合的辩证眼光,去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倾向。

(具体的检验方式,见后文相关论述。)

二、必修课教学

针对必修课的学习,我主张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融汇性的备课和模拟化的指导:

鉴于新课程的教学特色,做好此项工作的原则与基础应是“不变应万变”。

所谓“不变”,指的是教学的双基落实,人文精神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的培养和体现;“万变”则意味着对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赏析进行“因材引导与评价”。

第二,应是对教学文本的宏观了解和微观把握,新课程内容更侧重从教者对文本载体相关背景资料的认知提炼,更强调着眼于历史和人文角度领悟主旨要义,更能体现教师驾驭教学的自我认知、见解与水平的程度。

第三,课前要尽可能多臆测些学生在文本学习时会出现的理解片面或认知偏颇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揣摩、研究学生理解文本时的思维发展轨迹,注意由于历史演变和时代思潮导致的内容评析差异等。只有对症下药,方能出现“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教学佳境。这也是新课改追求的教学聚焦点,可谓重中之重。

最后,课堂教学活动的成功取决于相关对话与训练生成的良性发展过程。为实现和确保课堂教学的预计效果,应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重在培养与提高师生在学习领悟问题时的应变能力,达到“根据已知、认识未知、获得新知”的教学目的。

(二)模块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终结检测: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课程实践的鲜明特点。为了保证这种学习质量与能力培养的到位,我们在模块学习的过程中设立了“学生学习与成长情况记录表”(分‘仪容仪表、课前准备、课上发言与讨论、作业与作文、书法练字、诗文背诵、名著自读与随笔’,且佐以‘家长查签’),教学中还采用了“观察法、口试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和自评法”,并将上述内容精选后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这种“发展性评价体系,实现了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改进了校内评价体系;建立起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终结检测则是新课程教学在模块学习上保证系列乃至科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知道,教育测量(考试),按其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测试、形成性评价测试和终结性评价测试;并且它在解释被测评人水平的方法上也有相应的分类定位,即“常模参照考试”和“标准参照考试”,前者强调将个人与团体中的其他人比较,看其处于什么位置,以参照得失;后者又称“水平考试”(例如中、高考),是与测评人的预定标准相比较,看其达到的程度与目标,以决定筛选。

在模块学习中,我们将期中检测定为“诊断+形成”性评价,重在检测学生课内知识点的到位与精确,并加强对其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交融的检测,“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习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是难度、灵活性,范围上均可大些的“常模参照考试”。

“标准参照考试”即为模块学习的“终结性评价测试”,它定位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系列要求,是学年链条中的预测性水平考试,同时兼有回顾性评价的特点:它既是对学生在某个学段上所获成果的相对确定,着眼于让学生了解自我在某个模块达到何等程度,有着较强的“总结得失”性,又具有系列性模块学习较高的概括性水平测试特征,故而考核内容涵盖性强,设计试题包含诸多构成该模块(课题)的基础知识或知识点的考查与运用,突出体现学生解决疑难的技巧和能力。

在评定模块学分时,我们将“成长记录袋”内容按40%计入总分,再将期中和终结测试的均分按60%计入总分,从而给定学生应有的等次。

推荐访问:新课程 感悟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