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17 09:47:2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研究。方法 将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00例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也接受中医治疗,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应该加入中药方,穿山甲、地龙、仙茅以及仙灵脾、威灵仙、仙鹤草和陈皮、青皮、合欢皮等等都是中药的配方。通过对患者服药前后的观察判断中西医结合的疗效。结果 服用药物初期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得知,10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50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10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特点就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此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治疗这种疾病会浪费很多的医疗资源,同时也会损失社会生产力,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病死率很高。因此,就目前而言,还没有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我们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下面就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近两年来共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这些患者都是经过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本次研究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男患者60例,女患者40例。年龄35~80岁,在这100例患者中病程2~35年[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双肺干、以及出现湿啰音;除此之外,苔黄腻、脉滑数也是其症状之一。100例患者中,出现昼夜咳嗽不停、喘息且痰多或黏稠的患者有25例,出现这样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出现舌苔黄腻,脉滑数这样症状的患者有35例;出现咳嗽、痰多,患者无法入睡,但是可以自理日常生活,并且伴有舌苔腻,脉滑的患者有30例;轻度20例,出现白天咳嗽,咳痰,且呈白色,痰较为稀,患者可以自理日常生活的患者有10例[2]。

1.2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的康复有重大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就是在患者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也要接受中医治疗,所以,应该辅之以中药进行治疗。穿山甲、地龙、仙茅以及仙灵脾、威灵仙、仙鹤草和陈皮、青皮、合欢皮等等都是中药的配方。最后对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关记录并且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状况[3]。

1.3治疗判定 在进行疗效判定的过程中应该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的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以及气短、动耐力、紫绀的状况。除此之外,自汗、易感冒和哮鸣音也是此疾病的症状。经过分析得知,显效的症状为: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缓解,肺部干湿啰音也不存在;有效的症状为:患者的以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依然存在干湿啰音;无效的症状则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改善[4]。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均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均采用均数实±标准差(x±s)的形式表述,采用χ2和t检验方法分别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进行检验,显著学水准设定为a=0.05,当P<0.05时即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服用药物初期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得知,10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50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10例[5]。

3讨论

一般而言,一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过后,其临床症状会有所缓解,可是患者的肺功能依然在恶化,而且会长时间的反复发作,这会导致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的发作,严重的使得患者的心肺功能出现衰竭,这也正是老年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死亡的原因之一。在西医治疗中,选择抗生素、激素等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很大,长期服用西药患者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严重的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在中医学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一病名并不存在,但是通过对这种疾病的症状研究可以将其概括为外感、内伤。之所以这样概括是因为这种疾病的患者多半伴有咳嗽、喘证、哮病、痰饮、肺胀症状。外感实质上是六淫外邪侵袭患者的肺系;而内伤则表现为饮食不合理、神智失调、劳欲久病等,这些都会使得患者的肺气上逆,宣降失司亦或是出现气无所主的状况。这种疾病发生病变的首要部位就是患者的肺,其次则是脾、肝、肾,最后就会出现病及于心的现象;由于肺主气、司呼吸,主表卫外,外邪一般而言都会先犯肺,造成肺气宣降不利,上逆造成咳嗽,升降不正常就会出现喘,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肺虚,卫外失职,六淫之邪就会一直袭肺,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果肺病沿袭到脾,脾就会失去其功能,这样一来,患者的肺与脾都受到侵袭,患者自然就会出现体弱的表现;肺是气的关键,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肺部长期受感染时间久了就会危及到患者的肾,最终就会使得患者肾气衰惫,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运动更为困难。按照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通过健脾补肾一级益气活血等措施可以先安顿患者的脏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添加各种中药,其中,中仙茅、仙灵脾、仙鹤草可以起到补肺、健脾、温肾的作用。因为这些药物性温。除此之外在,这些药物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长期服用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对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然而,威灵仙可以抑制细菌的增长,而且可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因此,这种药物有止痉、止咳的作用。矮地茶、地龙、穿山甲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和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陈皮也有利于化痰;青皮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些药物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有作用,因为这些药物可以针对痰凝、气滞、血瘀的病理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患者经过长期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并且长时间服用提供的药物,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得知:在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显效的有50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10例,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治疗方法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所以,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是值得推广和运用的。

参考文献:

[1]冯玉麟,王岚.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难题[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4):315-31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0(1):8-l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54-58.

[4]孙百,宋宁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指导研究[J].家庭护士,2010,12(34):141-142.

[5]胡光曦,孔德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3,8(8):151-152.

编辑/孙杰

推荐访问:中西医结合 临床 观察 疾病 治疗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