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10-31 10:24:02 来源:网友投稿

赵 明

(哈尔滨剑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纵观中华民族近代史,国家安全对民族危机和国家命运至关重要,经历过百年的屈辱,历尽沧桑的中华民族深知,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形势,面向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观培育已成为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急需加强对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承担起对高校学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素质教育的责任[1]。本文深入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的必要性,并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向性、复杂的集合整体,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土、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旨在实现国内外安宁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求外部安全,又要求内部发展,以保护我国的长治久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是其使命和责任。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培育尤为重要。

2.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背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是国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势力正在不断挑战世界和平与发展,逆全球化思潮也在不断蔓延,全球局势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动荡变化。面对这种复杂多变严峻的全球局势,国家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上重申:“当前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空间范围、内外因素等方面比任何时期都要错综复杂,为此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其指引我们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国家安全道路,以确保祖国安全稳定发展。”[2]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从全球安全角度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中,社会、时代和历史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国家的发展逻辑也在发生新的改变。

随着内外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不安全因素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且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挑战使得维护国家安全变得更具挑战性,并对国家的内外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定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3]一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贸易保护、局部紧张和冲突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性增强,有些问题已经显露出来,而有些则潜伏在深处,形成了诸多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外部环境的恶化,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价值观也极易受到西方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另一方面,国内发展也更具挑战,比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没有充分有效的解决,这都预示着国内面临挑战的严峻性。

1.大学生重视国家安全的意识仍需增强

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加强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认知,增强对敌对势力的警惕性和强国责任意识,深刻理解我国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关系,是高校的使命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会上讲到“当代青年应该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需求,积极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落实”。将国家安全观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更能让他们自觉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成为推动国家安全建设的坚强力量。

随着全球形势的新格局变化,外部敌对势力试图利用思想文化渗透来破坏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以此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须加强高校学生的国家安全观教育,时刻清醒认识到缺乏国家安全观培养,就会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判断力,使其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并有效地抵御外部敌对势力的渗透,从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2.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式仍需改革

高校在培养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认知上存在偏差,教学内容偏重于原有的军事安全、领土安全等传统安全方面,而忽略了新型的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如信息安全、生物安全等,这种偏差阻碍了学生对国家安全观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同时,对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缺乏足够的敏锐度和重视程度。在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全面解析“颜色革命”“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等大学生关心的安全问题,以激发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的共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索新事物的能力和活跃的思想,枯燥的理论说教往往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尽管采用了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教学方式,但由于表现形式单调、缺少互动性等原因,使得国家安全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重点旨在培养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敏锐视野、仁爱之心、忧患意识的青年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联系,使国家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家安全观培育的网络建设水平仍需提升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优势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路径,足不出户便可轻松获取天下事,学习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享受网络资源丰富性的同时,也会带来信息的混乱和真伪难辨。因此,我们需要谨慎使用网络,以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舆论是正能量的发散地,但也可造成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等非正向信息的传播。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承载的信息丰富且繁杂,没有一定的眼界和笃定,是很难辨析清楚和站稳立场的。

大学生是当前网络时代中最具活跃的生力军。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增强辨别能力,主动在实践中去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培育目标。

1.内化与践行

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的原则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结合。思政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观工作的重要观点,系统把握相关理论,深入了解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价值标准,培养具有捍卫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辩证思维和底线思想的有责任青年。在思政课的引导帮助下,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积极性,引领帮助他们了解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和传播这一理念,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式有效应对、理解我国安全受到的挑战,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安全。

2.多方位培育

首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功能作用。要深入理解国家安全形势在新时期的变化和特点,从常规安全领域拓展到非传统安全范畴,从国防教育向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升级,引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分析有关国家安全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的史学基础和意义,以此从近现代史角度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为实现总体国家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引领学生从实证角度阐释国家安全观与实现民族复兴的正向关系;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则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国家法律法规体系,深刻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形势与政策课程引领学生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剖析俄乌战争的潜在危机,为国家安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思政课的不同方位对学生国家安全观培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育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安全的守护职责和使命。

其次,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作用。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讲好理论,还要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清晰透彻的阐释,而且将其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国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教学活动为契机,通过专项宣讲、讨论会、讲演竞赛、诗文诵读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和宣传,突出仪式教学的启发性作用,确保国家安全教学落实到位,让大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陶冶。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将知识内化于心,形成情感体验,升华安全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团支部、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官方新闻报道、国际深度报道、新闻述评以及有关国家安全的影视微视频拍摄等活动中,使他们更加懂得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需要。

再次,发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独特作用。当今大学生正处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实体课堂”“网络课堂”“空中课堂”和“课程平台”可以融合在一起,通过专家解读、情景教学、案件剖析等环节,让学生可以在线上平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助推国家安全教育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开发针对性强的线上课程资源,包含专业课网页、多媒体教学教材、案例库、网络公开课程、课件和微课程等。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线下教育活动,如调查走访、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使安全教育的时效性更强,覆盖面更广。

最后,发挥校内外资源聚合作用。适时向学生介绍关于我国国家安全的最新时政资讯、立法以及典型事例,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热点问题的实质,从而更好地接受国家安全观教育,并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3.护卫网络安全

加强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辨析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观点去分析和看待问题,避免被西方言论所迷惑。同时加大对“安全防火墙”技术的投入,以阻止腐朽思想的渗透,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利用互联网收集情报。所以十分必要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破除西方国家对于技术的控制。

网络媒体的责任是要担负起舆论正向引导,利用其宣传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有关国家安全的资讯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国际上的纠纷,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确保国家安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与安全机构、公安法制机构、部队等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机构的组织作用。同时,要利用社会资源,汇聚教育资源,形成共同的育人力量,不断拓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范围和深度。为了提升高校学生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和军队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可以定期走进高校举办讲座,举行宣传展览会,向学生展示当前国际国内的最新局势,揭示外部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破坏行为及其危害和平的渗透活动外。除参加慰问老红军等公益活动外,大学生还应该主动参加红色教育培训,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我国平安、稳定、和谐的认识,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加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勇气和自信,并以此来实践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安全目标,我们应该协调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资源的整合、优化、创新和应用,提升资源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我们还要大力支持建立适应整个社会国家安全需要的综合性教育平台,以适应国家安全观教学的需求[4]。要充分发挥我国安全教学实践基地的特色优势,加强对其的改革提升,扩展其教学职能,通过讲好国家安全故事,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国家安全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作为校园、社会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促进全民共同参与国家安全教育。

猜你喜欢安全观总体国家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1年2期)2021-03-19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19年9期)2019-01-14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6期)2018-06-22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2期)2017-04-25把国家“租”出去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推荐访问:国家安全 培育 总体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