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评价

时间:2023-10-21 14:48:16 来源:网友投稿

白云云

【摘 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需重视表现性评价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在项目化学习语境下,在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设计带有“高净值”特征的表现性任务,本文提出三个基本条件:“调研筹备”“问题锚定”“标准设计”。文章以场馆项目“博物馆探秘”为例,针对项目化学习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评价,阐述这三个条件的做法和效果,同时思考美育学习与场馆资源相结合的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高净值 表现性任务 评价 场馆 探秘

当下,博物馆作为公教资源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校美术教育的范畴中来。日前,结合上海博物馆的一项特展,笔者设计与组织了一次基于美术学科的、带有探秘性质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博物馆探秘”。此次学习由于三个基本条件“调研筹备”“问题锚定”“标准设计”的完善,学生完成各种表现性任务的过程带有明显的“高净值”特征,在深入博物馆“探秘”的同时,既完成了任务挑战,也点燃了博物馆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的文化追逐热情。

一、概念阐述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课标在“评价建议”中特别提出“表现性评价”等概念,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落实核心素养。“围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注重观察、记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运用作品展示、技艺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艺术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1]114

高净值,是税收领域的一个专业概念,指收入远高于债务的一种情况[2]。本文所讨论的高净值表现性任务,是指美术项目化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负担少、获得感高的学习任务。“負担”主要是指项目化学习中经常出现的“慢”和“散”现象,较多集中在无效问题的探究或虚假评价等方面;
“获得感”主要是指学生从表现性任务背后的学习经历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学习素养,在艺术课程中即要培养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

二、高净值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基础:调研筹备

核心素养时代,设计一场基于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不仅需要依据课标,而且需要深度结合社会情境。本文所讨论的这场高净值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是以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一场名为“高山景行”的特展为背景[3]。该展览展出的是一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受赠文物,展示的是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该主题距离现在的中学生较远,且其中跨门类的展品—雕塑、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等相对复杂,欣赏难度较高,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更为合理的表现性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授课教师在开展此项目前曾两次入馆,通过全面调研与合理筹备,分别设计了活动方案与“探秘手册”,通过调研、筹备奠定了此次学习的基础。

1. 调研:“展情—课标—学情”的一体化设计

上海博物馆将此次展览定位为“跨门类、综合性的捐赠文物展”,复杂的欣赏情境与内容,客观上形成了课标美术学习部分第三学段(6~7年级)“学习任务1: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的内容条件。在这部分的教学提示中,课标要求“结合……文博资源,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以视觉笔记、学习体会、报告、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表达、分享和交流,并鼓励学生以拍摄、文字记录、手绘和文字相结合等方式,以及网络等手段,自主搜集世界各国的美术资源,进行课后拓展学习”[1]64-65。同时,通过师生交谈、学生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初中生对以“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为起点的素养水平,尤其对绘画、雕塑、书法、篆刻等美术作品的了解程度,了解感悟、讨论、分析、比较等欣赏方法的素养水平,完成学生调研。

“展情—课标—学情”一体化设计的目的是寻找展览的内容和性质、课标的学业质量要求以及学生群体现实需要的内在一致性。如果三者在客观上能够形成相对一致的状态,这就为设计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筹备:“探秘手册”与单元设计

由于美术学习活动的特殊性,日日进场馆是不现实的,美术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只能在场馆里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教师需根据优先级在筹备期完成表现性任务之“探秘手册”,同时不断完善贯穿全程的单元设计。

(1)“探秘手册”

“探秘手册”作为本次项目中最显著的表现性任务,呈现的是整个项目的“高光”时刻。不仅如此,它还体现着本次学习的高净值特点—是美术核心知识的载体,也是本次项目化学习的学生指导手册。

基于这本手册的角色定位,其内容的设计包括10个展品的简介及照片、探秘任务、小组分工表和自评表。手册需要制作成体积小、设计精美的便携本,目的是便于学生携带和翻阅。“探秘手册”的特点在于“探”,结合初中生喜欢猎奇、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手册覆盖了此次学习的核心知识,把它们“包装”成“线索”形式,答案隐藏在展品之中,吸引着学生入馆探究。

(2)单元设计

如果说“探秘手册”是最为显性的表现性任务,那么贯穿全程的单元表现性任务则起到引领、铺垫、孵化、展示的作用。为了凸显“博物馆探秘”主题下任务的高净值特征,在单元设计中,参照课标要求,教师将大概念提炼为“文物中的纹饰美”,将学习目标概括为“知道10个不同时期文物上的纹饰内容及其含义,能书面表达主要内容和特点,感受和认识美术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学习支架资源以及评价设计等分别以“小主题+表现性任务”的方式呈现(见表1)[4]18。

调研和筹备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高净值特征的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基础。

三、高净值表现性任务的必要条件:问题锚定

在单元设计中,围绕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素—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学习实践以及公开成果,“问题锚定”是否清晰具有重要意义。以“博物馆探秘”小主题为例,聚焦素养培养,在设计表现性任务之时,教师对关键要素的问题锚定如下。

1. 问题锚定:何为“核心知识”

本项目始于上海博物馆的一次展览,因此在“博物馆探秘”小主题中,核心知识的确定在参照课标之时,其选择与设定自然基于项目学习方向—“纹饰探秘”之“古代纹饰”,而文物所承载的其他文化内涵如器型、制造、工艺等,则不属于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认识到这一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会更加聚焦于由纹饰开始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

“纹饰”本身的知识与文化构成了“博物馆探秘”小主题的学习焦点。学生在完成教师提供的“探秘手册”之时,能够精准地根据线索(核心知识)判断与记录相关文物纹饰,并在1小时内完成10个纹饰的探秘任务。从时间和效率上进行分析,核心知识的锚定体现出高净值感。

2. 问题锚定:哪个才是更好的“驱动性问题”

学生对上海博物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多次参观过。此种情况下,什么样的驱动性问题能保護学生的探秘欲望,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呢?文物及其纹饰的魅力显然没有“探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以“未知”带动已知,驱动性问题“你是否能根据线索、在1小时内找到全部文物并准确记录”就成了首选。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已知的部分是纹饰的基本知识—从“纹饰初识”小主题学习中,学生清楚地知道文物上哪些属于纹饰部分、怎样看待其构成与特点,以及快速记录纹饰造型和信息的方法;
未知的部分则是“教师提供的纹饰在哪里”“1小时是否能做到”。

考虑到场馆要素以及学生的基本知识、学习力等综合因素,该驱动性问题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约94%的学生(16人参与,15人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该表现性任务。

3. 问题锚定:开展怎样的“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阶段的问题锚定,目的是支持一系列表现性任务的完成,落实素养教育。

驱动性问题在探秘活动一开始就发挥了充分的作用,然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支撑表现性任务的连续性实践活动也非常关键。为了便于学生在场馆里自觉地探究与学习、高质量完成表现性任务,本小主题的学习实践分成“学生分组—任务认领—团队复盘—组内分享”四个部分。

入馆前,教师宣布“博物馆探秘”的目标任务,请16名学生按照4人一组的方式自行组队。组队时,教师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角色任务,如有的小组平均分配—每人2.5个探秘任务,有的小组按照年龄大小选择不同数量,有的小组则采取内部竞争方式—比比谁在1小时内找到更多……在分组阶段,教师采用半开放式协助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高级思维学习状态—分组考验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能力、交流力、理解力、容忍力。探秘结束时,小组汇合、复盘、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协作者,引导学生根据经验考虑下一小主题“校园展览”计划,为学生提供上海博物馆官网资源、展览设计方向等学习支架。

4. 问题锚定:何为“公开成果”

在博物馆探秘过程中,完成“探秘手册”是必要任务,同时还需采用快速记录的方式,将纹饰造型和简介以手绘、手写的形式记录在明信片上。“探秘手册”和记录卡片究竟哪一个才是本项目的公开成果?厘清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聚焦于“1小时之内的高效探秘”,产出更高净值的学习结果。

很显然,“探秘手册”是教师提供的、基于核心知识设计的探秘指导手册,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与分析、寻找、发现等行为完善它,但手册本身并不能直接看作是学生的成果。所谓公开成果,应具备创造性。因此,学生用来快速记录10个纹饰信息的明信片才是这一项目的公开成果。

四、高净值表现性任务的实施保障:标准设计

高净值表现性任务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的高获得感源于合理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以“博物馆探秘”小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对这一任务评价标准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如“精确描绘纹饰造型特征”,怎样才叫“精确”?评价标准需给出学生明确的方向,以便学生根据情况调整不足,朝着目标努力(见表2)[4]19。

这份标准设计对学生入馆探秘起到了关键作用。以考验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探秘技巧”一项为例,学生明显感觉到“目标感”对探秘行动的推动作用。绝大多数的学生不愿意做“菜鸟”,大部分学生对成为“猎人”感到信心满满,少部分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专家”,但又不知如何做。

于是,这份带有明确“指标”的文本给了学生清晰的指向。比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经过提示就完成10处探秘,基本就是“专家”水平的胜利;
而能够判断10处纹饰的联系与区别,是成为“专家”的另一项指标;
此外,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作用,也是判断其能否成为“专家”的标准之一。这些准确表现“专家”水平层次的描述性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探秘结束之时,16名学生中只有一人以2个纹饰之差居于“猎人”水平,未能达到“专家”层次。而在“校园展览”表现性任务完成之时,100%的学生作品达到“高手”水平(见图1)。这是科学、准确设计表现性评价的结果,同时也是表现性任务“高净值”设计的体现。

图1 学生作品:“校园展览”表现性任务—10张明信片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校园学习越来越多地受到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城市中吸引中学生目光的体验式游戏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接近真实的情境与刺激性的剧情设计。教师若将这种“探秘”的特点嫁接到学习中来,经过合理设计,与学习内容巧妙结合,与初中生学情紧密联系,则能收获比常规教学更为出彩的效果[5]。创新式美术教学莫过于向传统取经,向历史追溯。用好场馆资源,尊重中学生成长特点,设计基于课标精神的美育课程,设计聚焦于素养培育的表现性任务,让中学生亲近博物馆、美术馆,等于向场馆、向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延续新的生命,在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也培养了未来的文化守护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付强,夏凝,陈娟.关于提升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纳税遵从度的思考[J].国际税收,2022(8):65-68.

[3] 上海博物馆.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EB/OL].(2021-09-28)[2023-1-24].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E00004128.

[4] 魏朋娟,肖龙海.表现性评价的量规设计[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11).

[5]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28-136.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中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的表现性任务设计与评价”(课题编号:C2023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探秘场馆评价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冬奥之约,场馆先行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0期)2021-03-02蕨类植物大探秘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8年10期)2018-10-27探秘解忧岛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6期)2018-07-09探秘牂牁江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探秘“图不灵”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7年6期)2017-06-28场馆风采丝绸之路(2016年19期)2016-11-17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9期)2015-03-01

推荐访问:净值 表现 评价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