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治疗期间集束化护理的应用观察

时间:2023-10-06 10:56:03 来源:网友投稿

周 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安徽 蚌埠 233000)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1-2]。手术是临床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方案,但此术式切除范围大、脏器暴露时间长,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影响预后[3]。集束化护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护理理念,其基础理论是整合一系列具有循证依据且效果确切的护理措施的整体干预方案。集束化护理最先被引入的护理领域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年来被应用于多个临床护理领域,具有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等优势[4]。我们探讨了在围治疗期间给予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2020-07—2021-10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25~74岁,平均(42.6±2.6)岁;
其中鳞癌35例,腺癌50例,腺鳞癌15例;
组织学分期:I期65例,II期35例。纳入标准:①术前经病理学取材,依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相关标准病理分期,明确诊断为宫颈癌Ⅰb~Ⅱa;
②自愿行根治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化疗;
③知晓病情,自愿参加研究;
④可配合问卷调查。排除标准:①子宫其他部位肿瘤;
②凝血功能障碍;
③神经系统及认知功能严重损害;
④结核病或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平均年龄(43.0±2.3)岁;
其中鳞癌19例,腺癌23例,腺鳞癌8例;
组织学分期:I期31例,II期1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2.1±2.7)岁,其中鳞癌16例,腺癌27例,腺鳞癌7例;
组织学分期:I期34例,II期16例。2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理学分类及组织学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常规宣教,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生异常及时请医生处置,妥善处置术毕留置导管以防脱落,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康复。

干预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①成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带教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干预策略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护士长对护理质量全面负责,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由带教组长、责任护士负责。②干预方案:患者入院后系统评估病情,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干预方案,由带教组长及责任护士负责实施护理方案;
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早期活动方法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术后下床活动,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对于术前存在恐惧、焦虑心理的患者,入院后即针对引起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进行疏导,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的安全性,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术后护理要点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心理,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将室温、湿度调节适宜以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性;
加强观察腹部手术切口,妥善处置以预防感染;
尿管拔除前一天遵医嘱行超声药物导入治疗,促使膀胱功能恢复;
指导患者使用Valsalva屏气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教会患者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方法,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完成训练计划
应用视觉数字评定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痛感剧烈者可提高镇痛药物用量以缓解痛感,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康复;
如患者术后发生腹胀,可使用超声电导仪行药物导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配合温水足浴促进胃肠蠕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发生情况,导尿管拔除后2次排尿后残余尿量≤100 mL即可判定为膀胱功能恢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心理变化;
应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5]评价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
并发放问卷评估患者护理配合度及护理知识认知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2.1 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率96.0%,对照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尿潴留发生率4.0%,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膀胱功能恢复、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n(%)

2.2 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变化

干预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SDS、SAS评分对比分)

2.3 干预前后患者自护能力及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ESCA、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ESC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SPB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
干预组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ESCA、SPBS评分变化比较分)

2.4 护理配合度及护理知识认知能力评价

干预组围治疗期间护理配合度及护理知识认知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护理配合度及护理知识认知能力比较分)

宫颈癌是起源于子宫颈腺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5],每年全球新增宫颈癌病例约50万,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占比高达80%[6-7]。根治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案,该术式需子宫全切除,并对相关淋巴结区域完全清扫,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显著,且能有效控制肿瘤复发[8]。但此术式创伤范围大,对盆底肌力及膀胱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易导致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延缓康复进程[9]。

集束化护理是将多种经临床证实效果确切且独立的护理单元进行整合后实施于临床的综合护理方案,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多个领域[10-12]。有研究表明,在围治疗期间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效果[13]。本研究中,护理小组在患者入院后即针对患者身体功能、营养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预判治疗及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处置预案,以使患者在围治疗期间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处置。术中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返回病房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有学者[7]认为,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程度可对其生存欲望、生存质量及治疗方案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中,针对患者负性情绪给予有效的疏解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围治疗期间负性情绪对治疗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率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另外,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ESCA、SPB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配合度及护理知识认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围治疗期间自护能力、护理配合度及护理相关知识认知能力,提高其治疗信心,利于后续治疗。

综上,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治疗期间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纠正其不良心理及负性情绪,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提高自护能力及护理配合度,应用优势明显。

猜你喜欢尿潴留鳞癌宫颈癌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6期)2022-01-18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8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7期)2021-01-18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2期)2017-01-15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癌变·畸变·突变(2015年3期)2015-02-27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2期)2014-03-01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0期)2014-03-01

推荐访问:宫颈癌 根治 护理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