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措施

时间:2023-09-22 18:52:01 来源:网友投稿

允尚姿 白钟男

摘  要:网络传播早已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习惯养成、心理状态发展趋势、价值观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传统教育基础理论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传播时代,媒介素养问题愈来愈多,开始逐渐引发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以网络传播时代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6-0103-04

伴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来临,媒介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影响愈加深刻。大学生作为接纳信息、传播信息最密集的人群,已成为新媒介应用最普遍的群体。如何从容、积极地应对网络传播时代,区分辨别、合理运用媒介信息,是当代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1]。但综合现阶段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准来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情况并不乐观。如何通过具体指导与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挑选和应用媒介,已成为各大高校塑造、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优秀人才的主要任务。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各种争论从未休止,有的学者将其称为“传媒教育”,有的将其称为“传媒素养教育”,有的将其称为“媒介教育”。虽然随着时代的变革,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并生发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其内涵却是大同小异,有着基本一致的脉络。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的本意是“读、写能力”,“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对待媒介,应用媒体的能力或涵养。“媒体素养”的定义早在1933年就由法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员汤普森明确提出。现阶段世界各国文献有“媒体素养”“媒介素养”“媒介信息素养”等多样化名称,但本质上含义是一致的[2]。

媒介素養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务必了解和具有的能力。英国媒体素养研究表明,在21世纪媒介素养将成为世界各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初期包装印刷媒介、近期的短视频媒介或是目前的互联网媒介等,媒介素养为大家从信息接收和剖析到点评,乃至写作带来了新的架构。媒体素养对媒体社会发展功效的掌握和搭建也起着关键功效。

我国学者广泛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对各种各样媒体信息的认知能力、了解能力和对媒体信息的运用能力,其实质在于如何处理自身和各种各样媒体相互关系[3]。纵观世界各国诸多文献可以看出,媒体间的素养是一种能力:“主要指人们应对媒体的各种各样信息时的挑选能力、了解能力、怀疑能力、点评能力、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盲区的反应能力、运用各种各样信息技术制作各种各样媒介信息的能力[4]。”

总的来讲,媒介素养是传统式媒体能力的拓宽,包含了大家对各种各样媒介信息的讲解能力,除开听、说、读、写传统式媒介能力外,还需要具有批判性思考媒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讲解互联网媒介信息的能力,应用普遍的信息技术建立媒介信息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即“具体指导学员正确认识和全局性地享有媒体资源的教育,根据这类教育,塑造学员身心健康的媒介职责能力,使学员可灵活运用各种各样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加社会经济发展”[5]。在欧洲一般被称作“媒体教育”,现阶段,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国内中小学校教育课程内容中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处在初期环节。大学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绝大多数仍滞留在过去的读写能力等传统的素养塑造层面。

二、网络传播时代媒介呈现的特点

网络传播时代,各类媒介互相结合。这也是我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媒介的发展趋势遵循辩证、上升的规律性。伴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媒介一度处在劣势阶段,正如著名学者所说,实际上,从人们传播的特征可以看成是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而不是替代目前媒介的悬念发展趋势全过程[6]。媒体传播方法也将产生重大转变。

传播就是指从一方面向各个方面的变化,人们的媒体意识被完全刷新,人物角色互换、互动交流、民主化和参与度。当前,每个人都可以当“新闻记者”,纪录周边的事,纪录周边的人。媒介的整合和传播方法转变使人们的媒介信息更为分散化,媒介自然环境也显得越发繁杂。被称作“社会发展公共性设备”的媒介将拓宽到世界各国。媒介穿插在人和“实际自然环境”中间的虚拟环境,人们花费的时间越多,就越迷恋在其中。不清楚哪些信息是事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判断。特别是处在一个以互联网媒介为主导的时代,无论是否故意为之,互联网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影响下的各类活动内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三、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许多不同,其信息内容海量化,网络空间虚拟化,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手机等新兴的网络媒体兴起,有利于90后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资讯、愉悦身心、积极地利用社交媒体与外界沟通,也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然而,很多大学生因媒介素养的缺失,造成学习与生活上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虽然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但是普遍媒介素养不高,媒介素养往往靠个人的自我感悟获得。深处信息洪流中的他们饱受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的困扰,现实社交能力下降,行为取向与价值判断易受新媒介左右。所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需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普遍不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

在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可触碰到各种各样的媒介,但因为网络的便捷、技术性的完善、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绝大多数同学在高校广泛应用电脑与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网已是不争的事实[7]。他们可随时随地与父母沟通交流,与朋友交心,在网络上查看学习资料等,网络媒介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对媒介素质的内涵与概念却没有深层次的了解。其受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生专业的限制,并且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与教学方法有较大关联。

(二)尽管并未沉迷网络世界,但对媒介的了解不深

网络传播时代,因为自身难以避免时代的特性,迄今为止,人们对“网络”的误解仍存在,“网络成瘾症”和“网络依赖症”易对大学生造成损害。尽管如今大学生并未盲目跟风沉迷于网络,但对媒介的掌握和了解依然不足。因为他们处在媒介围绕的环境中,无形之中形成了对媒介的认识。这类了解没有通过系统的创新教育,而是潜意识、自然地产生的,无法对媒介传播及相应问题做出准确分辨。

(三)媒介参与能力不强

人的五个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性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的需求,一切需求都需要根据与他人的交流协作来完成。大学生可有目的地接触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娱乐论坛和沟通交流,合理地将自身的需要与媒介内容关联起来,这也是大学生对媒介的要求。但大学生参与媒介和制作的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学校与日常生活中每日接触的条件不会有很大转变,不但技术专业不同,更不会有意识地参与至媒介生产中。除此之外,参与媒介也要一定的标准,因为资源有限,大学生自身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同样有一定的影响。经济水平影响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发展趋势,家庭经济情况的差别、性别、专业、年纪的差异,使得大学生参与媒介和使用媒介的差别也会进一步扩大。

(四)利用媒介规范个人行为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强、思想开放的特性得以充分展现。大学生一直在网络上接收各种各样信息,但大学生对各信息的意见反馈非常少。在当代信息社会发展中,大学生应当在具备积极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变成信息的传达者,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虽然此类人物角色的互换有利于信息的散播,但因为本身技术专业的限定,许多大学生无法接纳对应的媒体素养教育,对媒体专业知识了解很少,对媒体技术性把握甚少。

促使大学生只是停留在单纯接纳媒体信息的程度上,很少参与媒体信息的互动与制作。当代大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媒介内容和客观事物的差別,更可以明确意识到信息传播报道中存有虚假信息。大学生具备对于互联网不良内容的抵御能力,但在利用媒介资源层面,存在着较多滥用媒介资源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大学生自身素养有较大关联。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全部的精力并未集中在学习中。此外,我国关于管理互联网技术“系统漏洞”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应的方法相对不完善。

四、网络传播时代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策略

媒介素养是综合能力的塑造,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高等院校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社会及家庭教育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虽然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已开展了10多年,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城市或官方机构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应深入到学校与社会中。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1. 教师、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塑造。我国的高等院校众多,有着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自身有着十分扎实的专业技术特性,不仅有基础理论,更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推动媒体素养教育给予智力支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为学生讲解媒体的发展历程以及传播技巧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增加与媒介的接触,教师可适度穿插现代社会媒介实践活动的实例,提升学生对媒介专业知识的了解,协助学生分辨媒介[8]。尤其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这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基础理论储备。

2. 学校可针对有限的教学条件增加一些媒介辅修课程,将主修课程内容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同时完善并及时更新多媒体设备,紧跟新时代的发展而做出改变。激励非新闻学专业学生挑选和利用更多的媒介资源。媒介素养教育是素养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可在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课程内容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和观念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教育的融合。还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本地媒体、杂志社的编辑部门,加强与本地媒体的交流和联络[9]。如可以与本地传媒单位合作创建见习产业基地,为对媒体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大量见习机会。正确引导学生客观了解和利用媒介资源等等。也可邀请知名学者开展媒介素养的知识讲座和讨论会。

3. 要有效利用校园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开展合作宣传。利用校园网络维持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防止学生养成网络依赖症。关键可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方面,以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抖音、官方微博、手机信息等新媒介为服务平台,做好学生的教育培训和心理辅导工作。另一方面,还需增设人际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从媒介的虚拟迈向校园内的实际生活。

4. 在当前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做好宣传策划,提高媒介素质文化教育内容在社会实践、党团支部活动和校外活动中的占比。如探讨社会热点话题,与社团组织开展互帮互助主题活动,观看有意义的电影,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度,加深对媒介内容的思索。

5. 创建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在互联网等媒介上的言谈举止,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考虑,可创建相关规章制度,如盗取他人的账户上网、恶意利用互联网攻击他人的设备或系统、应用互联网发布暴力行为照片等,学校均能够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针对能够良好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与奖励。

6. 学生要逐渐加强自我约束、自身服务能力和诚信守信的观念。学校与教师只能为学生塑造一切有可能的外界标准,但关键仍是学生的自身素养。学生要通过日常的勤奋努力,加强独立自主的责任意识,塑造务实的良好品质。

(二)将媒介文化教育与实践相联系

学校作为向学生输送优秀知识的主要阵地,有着校刊、校园BBS、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目等丰富多彩的媒介资源,应充分利用上述媒介资源给予大学生合理的实践活动机会。可组织大学生参与电子计算机知识竞赛题库、网络制作大赛、校园DV大赛等,还可进行新闻采访、影视节目制作、影视剧制作等媒介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质,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

(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关部门应颁布相对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要严控现阶段网络媒介的庸俗、搞怪、情色、暴力行为。近年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已针对网络庸俗风气进行了重点清肃与整治行为。并经批准创立了网络信息内容办公室,贯彻执行网络信息传播政策方针,推动网络信息传播法制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方法,承担网络新闻报道工作中有关内容的审核和日常监管,具体指导有关部门制定网络手机游戏、网络视觉、网络出版发行等网络行业工作部署方案[10]。此外,我国历经多年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但传媒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对迟缓。法律法规的缺乏仍影响着文化传媒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提升整体公民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五、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新事物的直接经验少,很多观念来源于大众媒介。他们又关乎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传媒真实与现实真实,学会理性地筛选和品评媒介信息,增强驾驭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繁杂的信息社会,在校大学生必须塑造全面、综合的能力,以融入媒介传播的环境。大学生媒介素养文化教育还依赖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协作,为媒介素养文化教育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媒介的信息传播行为,保障媒介素养文化教育所需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 陳湘.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策略分析[J]. 卷宗,2020,10(16):275.

[2] 胡静娴. 新媒体时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Z2):245-247.

[3] 刘吉冬. 探析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其反思[J]. 教育现代化,2021,8(77):22-24.

[4] 周鹏.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 河南农业,2021(21):4-5.

[5] 刘世玉,孙珺雯. 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微信素养:内涵、现状与提升策略[J]. 当代青年研究,2021(04):12-17.

[6] 王斐斐. 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1(20):38-41.

[7] 徐岩,梁峥. 理工科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四个链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2):152-155.

[8] 樊永华. 自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路径探索[J]. 河北职业教育,2020,4(06):72-75+99.

[9] 何付霞,朱丹丹.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J]. 机械职业教育,2020(07):41-44.

[10] 雷霞.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成因探析[J]. 颂雅风,2020(11):112-113.

猜你喜欢媒介素养大学生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2022年1期)2022-01-28大学生就业趋势民生周刊(2018年13期)2018-08-22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高中时代(2017年9期)2017-12-26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廉政瞭望(2016年8期)2016-09-12

推荐访问:素养 媒介 现状及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