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时间:2022-06-29 12:28:02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 八 年级 历史与社会 下 册

 5.2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 阎立本——《步辇图》 B. 毕昇——活字印刷术

 C. 罗贯中——《西游记》 D. 李时珍——《本草纲目》 2.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 A.《窦娥冤》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3.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 3 世纪早期秦统一全国

 B.康熙四十年时康熙皇帝 40 岁 C.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D.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胜利 4. 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5.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红楼梦》——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2015 年 10 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有人历时 27 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这部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 下图这一故事情节来源于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名著,这部名著是(

 )

 A.《窦娥冤》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8.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不断增多,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被誉为“国粹”的戏曲艺术是(

 ) A.昆剧 B.秦腔

  C.汉调 D.京剧 9. 老王是一个戏曲爱好者,从下图他收集的脸谱可以判断他喜欢的是(

 )

 A.粤剧

 B.吕剧

 C.京剧

 D.豫剧

  10.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此时最有影响的戏剧是( ) A.黄梅戏和京剧

 B.汉调和京剧 C.昆曲和京剧

 D.汉调和昆曲 11. 《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 1603 年 8 月 25 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的。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B.了解科举制度

 C.学习活字印刷

  D.翻阅《红楼梦》 12. 北宋开封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3. 今人何满子在参观某一历史人物的陵墓后赋诗一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他参观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陵墓 (

 ) A.施耐庵

  B.吴承恩

 C.徐光启

  D.罗贯中 14.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15. 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 ①皇城

 ②宫城

 ③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材料二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摘自《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2)材料二中提出的读《红楼梦》的“重要视角”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读《红楼梦》的益处。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小诗 材料二 某古典名著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佛祖……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2)材料二对话选自哪部小说?

 (3)在材料二小说中,作者借助神话故事反映人间现实。你认为“佛祖”和“大圣”分别代表了什么?孙悟空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你认为这部小说有什么不足之处?

 18.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影响深远,明朝以后才逐渐落后于西方。今天的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时代呼唤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 1001-1500 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三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DA

 6-10CBDCC

  11-15DCADC 二、非选择题 16. (1) 因为《红楼梦》是清代的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把《红楼梦》当历史读。

 (3)读《红楼梦》可了解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知道封建礼教的罪恶,认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还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7. (1)不能将《红楼梦》简单地看作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西游记》。

 (3)“佛祖”代表封建统治者,“大圣”代表不甘遭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反映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书中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论等思想。

 18.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2)根本原因:明清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政治制度特点:君主集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进步;对外关系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海政策),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3)认识:要自主创新(不能总是依赖他人或成为别人的技术附庸);要坚持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推荐访问:下册 学年 明清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