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复习题

时间:2022-06-16 17:24:02 来源:网友投稿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复习题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①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纯"自然"的东西不能叫文化。

 ②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看: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

 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有哪些?

 (1)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6、优秀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如何理解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7、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竞争力的含义及其表现?

 (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含义:所谓文化竞争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①文化创新能力②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③高素质的人才。

 ★8、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为什么提高文化竞争力?)

 (1)从国际社会的总体局势看,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2)从中国发展来看,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9、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意义?

 (1)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看,文化产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从精神生活方面来看,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1)文化作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与能力,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二单元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文化多样性含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意义: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如何做到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一方面,世界上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条件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另一方面,世界文化又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5、文化传播有哪些途径?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6、什么是大众传媒?有什么特点?

 (1)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2)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与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需要;是展示中国人民良好精神风貌和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是增加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与各国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合作的需要。

 (3)加强中外文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不同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8、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哪些表现形式?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9、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0、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2、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教育方式的变革。

 ★14、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5、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文化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16、文化创新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有哪些?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能通过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7、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18、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19、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

 (1)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是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2)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条件。

 20、"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学习型社会"具备的特点?

 (1)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特点:①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②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③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21、怎样建立"学习型社会"?(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三单元

 1、简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殷周是中华文化的萌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古代中华文化的雏形;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宋元明延续隋唐文化辉煌,产生宋明理学;明清时期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如何理解这两个特征?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①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征:①独特性。中国文学艺术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长期处在世界的前列。②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民族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3、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4、如何理解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3)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4)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6、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2)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3)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8、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

 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10、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它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政治图谋,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11、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

 第四单元

 1、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和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2、怎样看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如何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1)"喜"的表现: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2)"忧"的表现: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

 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因此,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影响?

 应全面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4、什么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5、为什么发展大众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6、如何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①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大力倡导"四种思想和精神",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7、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什么是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我国依然存在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1)落后文化:①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②表现为: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③措施: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①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措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

 ①地位: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精神力量,在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9、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如何建设(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1、为什么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化的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

 (1)文化多样化是世界文化的主要特征,只有坚持文化多样性才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促进文化发展,实践也证明了我国文化建设需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2)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只能坚持"一元化"而不是"多样化",否则就会危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我们的精神支柱,导致人心混乱、社会动乱。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12、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三个文明缺一不可。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1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贡献。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1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5、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为什么、怎么办?)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措施: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措施: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原因: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措施: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16、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1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8、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明礼诚信"确立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要求。诚实守信原则,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市场参与者道德人格的培育和市场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有助于经济生活中的信用体系建设。

 (4)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也是我国当前的信用状况有待改善的内在要求。

 19、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

 (2)为什么: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20、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1)科学文化修养: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

 (2)思想道德修养: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21、如何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22、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如何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正视社会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24、为什么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具有时代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政治的制约,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文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也是先进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它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25、"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先进的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这种时代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集中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6、"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民族的"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实践。"科学的"强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合理先进的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的思想文化。"大众的"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人民群众、来自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互为存在的条件。

 27、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注意:标★的题目多出材料分析题。)

 MSN 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推荐访问:复习题 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