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公共外交传递中国声音

时间:2022-05-26 19:24:01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公共外交对一般人来说是个新名词。为此,本刊特摘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同志的文章,对公共外交作一介绍。

中国正在加强公共外交

什么是公共外交呢?各国对它的定义不太一样。美国的定义是:由政府发起的利用电台等信息传播手段,了解、获悉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减少外界对美国产生的错误观念,提高美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影响,进而增加美国国家利益的活动。美国人说话很直率,公共外交就是为了国家利益。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威信高,就好像银行信誉好一样,会吸引贷款或者存储。美国之音是典型的对外宣传。后来美国人又发展了新的方式,如成立美国和平队,也就是大学毕业生自愿到不太发达的国家帮助开展公共卫生,提高小型企业生产效率,等等;实施富布莱特计划,选择外国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新闻媒体人士,到美国做短期考察,从而使他们了解美国。参加富布莱特计划的许多外国青年后来成为该国精英,比如英国首相布莱尔。

中国最初不用公共外交这个词,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用的是“人民外交”。可惜当时汉语不够普及,我们对外影响小,“人民外交”没有流传开来。中国还有“民间外交”,它的内涵较窄,主要是民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这只是公共外交的一个方面。不过,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象对中国的意义已经变得极为重要,公众的利益深受其影响,中国的国民也开始关心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所以中国现在开始大力加强公共外交。

传统的公共外交,就是政府出钱对外国公众说话。全球化背景下,公众开始关心国际事务。现在,普通人可能关心美元汇率,因为孩子可能要到美国、欧洲留学,企业家就更不用说了。同时,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面对面接触,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每年出国人数不超过1万,现在直接到外国的大概三四千万(直接出国人数与出境人数概念不同,中国每年出境人数已经超过1亿)。出国后就会有公共外交。比如在国外办一个展览,办一个论坛,这就是典型的公众参与的公共外交。

美国参院外委会主席卢格去年2月写了一份报告:《美国的另一项逆差:网络时代的公共外交》,说中国公共外交有自己的定义,开展得很好,结论是中国的公共外交已超过美国。美国公共外交做了几十年,从二战时期就开始,他根据什么作出这样的结论?为此,我专门去美国访问卢格,问他逆差在哪?他说,中国不声不响在美国建立了七八十个孔子学院,美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中国建立5个文化中心(美国突然宣布中国孔子学院的教师签证违法,或许就与这篇报告有关)。我对卢格说,美国何必担忧呢!孔子学院派到美国当教师的只是年轻志愿者,而且孔子学院都是与美国大学合作开办,美国出教室并管理学院。他说,不管怎么样,孔子学院的数量太多,来美国教汉语的人也太多,不平衡。我反问道:你知不知道在中国教英语的外国人有多少?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英语,加上在社会上学英语的,总共估计超过3亿人,外教有多少?15万!他听了这个数字很震惊。我说,一个孔子学院中国派的教师不过一两个而已,总共也就一百来人,大多数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刚刚毕业、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他们就是单纯地开展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对美国有什么害处?他说不出话了,表示不知道这些情况。我又说,你在报告中说前50年是美苏对立争霸,后50年是美中对立争霸,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我写了吗?我说,你们就是这样写的。他赶紧把他的助手叫来,原来这报告不是他本人写的。助手说要看看再回答我。下午,他们给我答复,说不是中美要发生战争的意思。我当然知道不是这个意思,但这篇报告的确在许多地方透着冷战思维的残余。说中国公共外交超过美国,就是出于警惕和防备中国的目的。事实是,美国政府很懂公共外交,上海世博会7000万人参观,就有700万人去了美国馆。

跨文化交流的诸多障碍

跨文化交流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跨语言交流,由于翻译而造成误解的例子很多,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将“龙”翻译成“dragon”。查英文字典可知,dragon是西方世界想象中的怪物,是古代的巨大蜥蜴,和中国人概念中的“龙”完全不对应。所以,将“龙”翻译成“dragon”根本就是错误的。美国的畅销书《中国威胁论》把中国说成“dragon”,这种翻译就没有注意文化的差异。还有“韬光养晦”,被翻译成“掩盖自己能力等待时机,隐藏能力,假装弱小,隐藏野心,收起爪子”。这些解读完全与“韬光养晦”的本义相悖。我们有时说话自己没注意,但人家很在意。北京一所大学登了一则广告,“商场如战场”,要给企业高级CEO举办一个孙子兵法在商场上的应用培训班。俄罗斯一家报纸说,跟中国人做生意要特别小心,中国商人是用战争的思维与外国人做生意。

跨文化交流中还要跨越生活方式的差异。法国的国防部长跟我说,中国真的不敢来了,喝酒为什么要强迫,好像不喝就不够朋友,喝多了话说不清楚了大家还笑,他说不能理解,情绪很激愤。我说中国人认为酒逢知己千杯少,是拿你当朋友;武松三碗还过冈,拿你当勇士;李白斗酒诗百篇,拿你当才子。翻译完全没问题,但他还是不明白。这就是跨过了语言,但没能跨过生活方式。的确,我们有的地方喝酒太厉害了,好像不喝就不够朋友。但也不是所有外国人都不喝。我在上海当副市长的时候,叶利钦来访后点名要喝茅台,一次喝了7大杯,我们赶紧找他的保健医生。结果保健医生在第二桌,已经烂醉如泥趴在桌上了。在日本只有很好的朋友才劝酒,而韩国人一见如故一定要喝。

最难的是跨过信仰。宗教信仰是非常敏感的,和外国学生在一起,不是极熟的朋友千万不要问人家的信仰,因为一旦知道信仰不一致的时候会很别扭。知道了对方的信仰就不能冒犯。要是不知道,说错了话还能得到谅解。还有中国学生被外国学生问到信仰什么,回答是没有信仰。外国人惊叹,不相信有天堂的人不会做好事,不相信有地狱的人不怕做坏事,中国人真了不得。美国有一个宗教领袖叫帕罗,我们两人谈了各种看法。他告诉我《圣经》中的黄金律:要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我说中国也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说这话好,谁说的?我说孔夫子说的。他说只知道孔夫子这个人,但不知道孔夫子说过什么。可见中国对外宣传不够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我和帕罗一共谈了三次,把这三次谈话的内容编在一起,出版了《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一书。举办发行仪式时,有报纸说,上帝啊,你怎么能允许无神论者和基督教徒拥抱呢?这说明宗教信仰隔阂对一些人依然根深蒂固。

需要提高公共外交能力

中国的公共外交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帮助外国公众了解真实的中国,减少外界对中国产生错误观念,提高中国在国外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只说好,只有七分成就,就得承认还有三分不足,比如单位GDP能耗高、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够公正。如果把七分当成十分讲,人家不会信。把真实的中国说清楚,不是靠一个人,是靠大家。各国都公认公众说话比政府说话更可信,因为政府有过多的政治词汇,比较枯燥,而公众讲的是身边的故事。国内外学者之间有交往,而学者和本国的政界又有交往,因此这种沟通不是纯学术的。往往一些矛盾在拿到政府台面之前,就通过两国学者、企业或私人朋友之间的交流做了沟通。为什么美国和欧洲外交比较一致?美国说他们个人朋友多,很多重要问题先沟通了,走在政府前面,而没有等问题严重后,再交由政府解决。所以,越强的国家和政府,其公共外交的能力也越强。

中国要以公共外交建设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增强国际话语权。“权”字的英语是power,它意指力量的“力”,还是利益的“利”呢?我认为是力量的“力”。有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发言权,而是没有话语影响力。我问过欧洲的某位外交部长,他说话语力是非常重要的,话语力不一定是非得让别人赞同你,而是只要你说,他就得听。现在我们的国际话语力比以前增强了,在达沃斯会议上,中国一说话,别人就得听。

现在出现中国被国际舆论所孤立、被围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若干原因使得在国际舆论中中国形象和真实的中国不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同西方的意识形态的差异,许多西方人头脑中还带着冷战思维的残余。这种舆论鸿沟怎么逾越?首先中国人要加强沟通能力,善于对外表达自己。我参加过一些国际会议、国际学术论坛,一部分中国人发言比较缓慢、温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也比较软。虽然孔夫子教导我们说,话多了是巧言令色、修养不够,而不说话是心中有数,是谦虚沉稳,但在国际场合这样做我们就失去了话语力。根本不说能显示什么能力?或者说了,但说得不好,念稿子,不管讲什么都以不变应万变,这不行。这就需要加强沟通能力。

中国不管对外表达什么,要表达出中国的国民共性和价值追求,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美国在世博会上就放了三部电影短片,其中一部将美国的价值观凝练成三个单词:多元、创新、乐观。而不是长长的三句话或长篇大论。价值观应该是全体民众内心具备、受到普遍认可的。这种价值观不是某个人强行规定的,而是千百年来慢慢形成的。中国人谈的是孟子的“仁义礼智信”,我们还重视孝道,但这些都不是被规定的。我们可以提炼哪几个字说明中国的文化价值呢?我跟很多人讨论过,觉得还是用奥运会摆的那个“和”字较好。可惜的是,没有合适的英文能够对应“和”字,就只能是“harmony”。实际上,“和”的含义远不是“harmony”所能概括的。中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为和谐世界作贡献”,没有西方媒体进行反驳。为什么?因为从“和”上他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和”不违背西方的价值观,符合联合国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公约、提倡各种文化互相共存包容的理念。

公共外交人人有责,它是一种自觉性、一种爱国情怀。自觉的公共外交表现在什么地方?首先,要有全球眼光,要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表明无知,就会失去你的角色。其次,要懂得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跨语言。三是不但会说,而且会听,如果只说不听,这是非常失败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对方关注什么、希望了解什么,你说的就不能有的放矢。而且只说不听本身也是很失礼的傲慢表现。另外,一定要善待媒体,并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

(根据2012年10月21日《北京青年报》所载《赵启正:传递中国声音需要依靠公共外交力量》一文整理)

推荐访问:中国 外交 传递 声音 利用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