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2010-2011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时间:2022-05-23 11:48: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了解某镇死亡病例中在病种、年龄、性别特点的规律,为今后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医疗信息并加强对病种的管理。方法:以ICD-10疾病分类原则,对某镇两年来的死亡病例进行疾病顺位、年龄、性别的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前五位死亡病种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为头号杀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以肺癌为首,意外致死中车祸和在家跌倒为最多,在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女性死亡平均年龄高于男性4岁。结论:合理改善饮食结构,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普及癌症预防知识,提高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对危害且有早期筛查意义的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青少年安全意识的教育,社会及其子女应给予孤寡老人更多的关注;社会应多给男性一些关爱,减少男性公民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

【关键词】疾病顺位;死亡; 年龄 ; 性别 ;病种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02-01

本文对某镇2010-2011年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镇死亡疾病的病种、年龄、性别特点及规律,目的在于为今后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医疗信息并加强对病种的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来源于浙江省慢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010-2011年死亡病例报告1246例,以ICD-10疾病分类原则为分类依据,逐一对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对死亡病种进行疾病顺位及其年龄、性别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前五位死亡病种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见下表)

2010-2011年某镇疾病死因构成情况表

2.2 循环系统疾病列为首位,共计608人,占48.8%,其中肺心病占首位,168人,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103人,再次是脑出血92人。

2.3 恶性肿瘤列为第二位,共计332人,占26.6%,其中肺癌75人,为癌症死亡人数中的首位,其次是胃癌和肝癌,均为48人。再次是食管癌41人。

2.4 损伤和中毒疾病列为第三位,共计125人,占10.0%,其中因车祸造成的意外死亡人数为48人,在家中跌倒致意外死亡的有26人。

2.5 消化系统疾病列为第四位,共计57人,占4.6%,其中肝硬变死亡的人数为28人。

2.6 呼吸系统疾病列为第五位,共计28人,占2.2%,其中肺炎死亡20人。

2.7 死亡年龄与疾病的关系上,0-10岁略高于11-30组,31岁以后缓慢上升,到81岁组开始逐渐下降,死亡曲线呈倒“U”型,从该地男、女的年龄组死亡曲线,可以明显看出,存在两个拐点,反映出不同年龄组死亡的变化特征。(见下表)

2.8 1246例死亡病人从年龄分组可以看出,男性672人,平均年龄71.8岁,其中年龄最大者为96岁,年龄最小者出生15天;女性574人,平均年龄75.8岁,其中年龄最大者99岁,年龄最小者出生3小时。

2.9 在循环系统疾病中,11-20岁组1人,41-50岁最6人,51岁以上人数开始缓慢增多,91岁组开始回落,51-60组25人,61-70岁组56人,71-80岁组217人,81-90岁组253人,91-100岁组50人。

2.10 在恶性肿瘤系统疾病中,每个年龄段都有人死亡,0-10岁组1人,11-20岁组2人,21-30岁组1人,31-40岁6人,从该组起死亡人数开始缓慢增多,直到71-80岁为高峰期,之后再回落。41-50岁组17人,51-60岁58人,61-70岁组65人,71-80岁组127人,81-90岁54人,91-100岁组1人。

2.11 损伤和中毒疾病中,因车祸致死有48人,分布在11-90岁,主要集中在31-80岁组,其中61-70岁组人数为最多,13人,其次是51-60岁10人;因在家跌倒致死有26人,年龄均在71岁以上,81-90岁组为最多,18人。

2.12 死亡疾病与性别的关系,结果显示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比例为1.2:1,男性死亡年龄高峰在71-80岁,250人,其次是81-90岁组,182人,再次是61-70岁组,111人;女性死亡年龄高峰在81-90岁组,204人,其次是71-80岁组,186人,再次是61-70岁和91-100岁组,均为56人。(见下图)

3 讨论

3.1 两年死亡人数中,男性人数高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性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所要承担的社会家庭责任有关,因此多给男性一些关爱,减少男性公民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这些会有利于降低男性的病死率。

3.2 从这两年的死亡病种顺位情况看,循环系统疾病是该镇居民死亡病种的第一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大,各种老年慢性心血管疾病还会增多,而这类疾病的增多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提醒百姓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变化,做好慢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宣传,合理改善饮食结构,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3.3 该镇恶性肿瘤疾病以肺癌为首,这应该引起关注。肺癌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该镇死亡病种的统计结果也显示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大气污染和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两大因素,这就要提醒我们要积极地宣传戒烟,在肿瘤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癌症预防知识,提高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肿瘤发生率,特别应该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发肿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危害且有早期筛查意义的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3.4 损伤中毒类疾病造成的死亡在该镇死亡总数中占有不少的比例,它也是导致轻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该年龄段人群与外界接触频繁,容易受到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社会暴力的危害,因此应改善交通状况,维护社会治安,加强青少年安全意识的教育,并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时值得注意的在意外事故中对年龄71岁以上人员,特别是在家的孤寡老人,子女和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3.5 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居死因第四、第五位,这两种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这与环境污染和生活习惯有关,加强环境保护、改变不良生活习性,对于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惠娟 我院2003-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0,27(2):192-193.

推荐访问:统计分析 病例 死亡 某镇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