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教学法在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时间:2022-04-15 10:12:5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病例讨论教学法”在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不同班级药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比较,得出病例讨论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的结论,并提出病例讨论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病例讨论教学法药物学教学教学效果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11.051

药物学是,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桥梁学科。其特点是章节繁多、内容枯燥、理论性强、涉及学科面广、知识要点多。而近年来随着大学、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日趋减少,学校招生难度加大。为维持生存,中职学校不得不扩大招生力度,由于招生门槛低,导致生源质量急剧下降,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我国教育多年来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死记硬背、懒于思考的被动学习习惯。特别是在药物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很少有机会将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因缺乏必要的临床知识,严重制约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实验课上又主要局限于对药物作用及机理的验证,不利于掌握知识,更谈不上灵活应用。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觉得药物学内容枯燥乏味。抽象难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将“临床病案讨论”应用到药物学的教学中,通过对临床病案的讨论、分析,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学生带人临床现场中,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比较传统教学法与病例讨论教学法这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笔者将本校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134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病例讨论教学和传统教学,课后1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单元达标测验,并将测验成绩作统计学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生源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入校后随机分班。实验组为护理74班,人数为68人;对照组为护理73班,人数为66人。

(二)教学内容

将科学出版社肖爱凤编著的《药物学》中的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作为教学内容,总学时数为10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严格把握教学大纲,重点突出,难易适中。

(三)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同一统编教材,同一授课计划,并由同一教师进行讲授。实验组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形式。课前先设置案例,由学生阅读,并熟悉患者的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结果及诊断结论等。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讨论课由老师提出讨论的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尽量多地列出可选用的各类药物,并说明其优点。将学生按3~5名分为一个小组,开展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该组陈述讨论结果及理由。当然也欢迎其他同学发表不同意见,但必须阐明理由。用30~40分钟时间,教师进行讲评总结,对不同的观点分析优缺点,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内容包括讨论情况、学生发言和对案例的分析等,并将案例进一步引申,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然后归纳出重点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最后布置相关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效果评估

课后1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单元达标测验,两班考题完全相同,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考题从题库中抽出,考后密封试卷,并由教研组教师集体阅卷。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成绩用t检验,及格率和优良率用x2检验,a=0.05,均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均数分别为78.93分和72.42分。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二)实验组与对照妇威绩及格率比寝

实验组及格人数66人,及格率97.06%;对照组及格人数52人,及格率率78.79%,经校正x 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优良率比较

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良。实验组成绩优良人数27人,优良率39.71%;对照组成绩优良人数14人,优良率21.21%。经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三、讨论

鉴于药物学“五多一难”(药物多、药名多、作用多、用途多、不良反应多,难记忆)的情况,我们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对药物学教学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授课完毕后比较两组测验成绩,实验组不及格人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分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病案讨论教学法优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显而易见,这种病案讨论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药物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适用。

(一)病例讨论教学法的优势

1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临床病例的直观和形象,使抽象的药物学理论易于被学生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抽象,学习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这就将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 强调了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经过自学、小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积极主动和独立思考习惯,有效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理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病例讨论教学法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既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开发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归纳能力,锻炼他们的参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病例讨论教学法侧重学生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培养开放型现代化实用医疗人才的好方法。

(二)病例讨论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紧扣课程,精选病例。这是病例讨论教学法成功的关键,要根据授课内容精选病例,该病例应是某一章节的“理想”病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且有足够的信息含量,能满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同时最好还能配合多媒体教学,创造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环境,以增加病例的真实感,提高病例讨论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2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的目的是利用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推理能力。目的不是让学生解决临床诊断等问题,所以病例要明确诊断。不应让学生在疾病的诊断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要“轻病重药”,突出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问题,这些内容才是药物学学习的重点。

3 精讲为主,自学为辅。由于课程中引入了一些病例,会占用部分时间,可采用精讲代表药物的方法,同类的其他药物可以简要介绍其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在精讲的基础上自学,自己比较归纳各药物的特点,这样还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病例讨论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尽管病例讨论教学法在课程导入、设问激疑、逻辑推理等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它和任何一种教学法一样,也不是万能的。其实就病例讨论教学法本身也蕴含着其他教学法的成分,如比较式、启发式、讲述式、指导自学式、归纳诱导式和承前启后式等。因此,虽然我们推崇病例讨论教学法,但也应看到在有些章节中,病例讨论教学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润泽,门九章,李晓芳,浅析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6)

[2]何志军,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2(5)

[3]何华美,李福涛,付爱玲等,病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

推荐访问:药物学 教学法 病例 探讨 讨论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