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应用探析

时间:2022-04-12 10:08:4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利工程控制网布设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对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过程和方法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笔者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控制网;放样

1 水利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1.1 水利工程施工首级测量控制网布设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建筑物众多,施工范围广,为了保证施工放样精度, 一次布网常常难以兼顾精度和方便放样的需要,因此,多数情况下采用分级布网的方法。首级网以保证精度为重点,目的是为次级网提供符合精度要求的起算数据。为了保证首级网的质量,做好首级网方案设计,布网前,要对起算数据进行复核,确保数据合乎要求。首先,对于监理或建设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要联合监理对其进行全面的核对和检测。对坐标数据和对应点号进行对照复查,看是否有抄错、误笔现象,水准点高程数据和对应点号是否正确。接着,要到现场仔细查看提供的每个控制点保护情况,看其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碰动现象,对点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平面控制点,可采用检核边长、复测夹角,布设检查导线检查角度闭合差等方法,检验基准点的精度符合情况;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应根据施工场地附近的国家或城市已知水准点,测定施工场地水准点的高程。为了便于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施工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或附合路线,复测两已知点间高差,检验其闭合差。经过复核无误后,根据已知点的位置分布,结合施工平面图,设计首级网的布网图形,首级网点布设在土质稳固、不易破坏、通视条件好的地方,测量方法可用GPS 静态测量、边角网、导线网等。由于水利工程多在山区,施工区域狭长,首级网的布网图形过去多选用中点多边形、三角形内外插点、大地四边形等图形,目前GPS 静态测量应用较广,具有布网方便,点位选择灵活,精度均匀等特点,是首级网测量方法的较好选择。

1.2 二级网的布设要求

首级网边长较长,点的密度较小,不便于直接用于施工放样,因此,二级加密网布设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方便放样。加密点位选择应结合工程施工进度、现场地形和首级网点分布情况确定。平面加密点间的边长要适中,点间距100m 左右为宜,和GPS 点间的垂直角应小于30°,可能有沉降变形的区域,不能进行加密点的布设。由于随着施工的推进,大量建筑物的出现,很多开始合适布点的位置,慢慢变得通视困难, 因此次级网的布设,可以分区域、分阶段进行,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工作量。在施工场地上,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目前,全站仪在水利工程中已广泛应用,次级网布设成闭合导线、附和导线和节点导线是常用方法。用全站仪观测左右角各2 个测回, 对向测边各3 个测回,确保外业观测数据精度。

2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些测量工作

2.1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放样

施工测量的任务就是根据图纸的要求,用测量仪器把设计所需要的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确定在地面上。施工测量是施工的先导,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水工建筑物放样的程序,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施工中的放样内容很多,不同的部位要求不一样,因此,在放样前,要充分了解工程各个部位的精度要求,做到精粗有数。针对不同的部位和结构,选用不同的放样方法,以确保放样精度。对于主体轴线等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能够保证放样精度,对于部分细部结构,精度要求高,可以通过主体轴线用直角坐标法、轴线交会法等放样;对于那些精度要求高又必须用控制点直接放样的部位,在土方开挖期间,可用极坐标法放样。总之,在放样工作中,要善于结合地形特点、点位分布、精度要求,选择合理的放样方法,做到超前安排,有序进行。

2.2 土石方工程测量

以工程设计图纸要求为依据, 在开挖前应该首先对土石方的开口线进行放样,然后埋设好标志杆。以现场条件为平面点位的放样依据,采用后方交会法、边角后方交会法、全站仪极坐标法等方法,根据实际条件和控制网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测量; 也可采用光电测距的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高程放样。放样精度方面,开挖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和主体工程的基础轮廓点的平面位置两者之间的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应该小于50~100mm。对于其他部位来说,开挖放样点的高程和平面点位中误差应该小于100mm。在覆盖层边坡开挖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剖面图的测量间距,选择范围是5~10m。要及时复核检查坡度和边线,避免错挖、漏挖、超挖,并且保证开挖平整度,为避免机械开挖时扰动地基,底部应留有保护层,人工进行开挖。复核开挖工程量应该在主体工程施工之前进行,为了保证开挖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准确测量工程施工各部位的原始地形,断面图比例为1∶200,平面图比例为1∶500,横断面图间距应小于25m,开挖工程量的计算应该以地形断面图为依据,监理工程师要审核计算结果,以此作为水利工程的结算依据。

2.3 水工建筑物测量

按设计图纸尺寸,结合设计中心线,根据施工控制网由仪器定出建筑物中心线及标高,控制建筑物位置、尺寸及坡度,水工建筑物施工放样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分层分块,立模、填筑轮廓点测量的测定点位中误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且立模、填筑放样的高程控制点,其精度不应低于四等。

2.4预埋件测量

在水工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时应根据图纸对预埋件进行埋设,在埋设测量放样过程中应根据预埋件埋设精度进行相应精度的测设工作,并且测点后对预埋件应行固定,现场施工必须有专业人员跟踪施工,仪器随时定位校核,并且预埋件附近必须有设置控制点,以便安装时的观测,安装定位后,需要由测量人员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相应测量仪器且架在安装基准点上进行验收测量,基点的位置应不受施工影响,地基坚实,便于永久保存,测量数据经监理工程审批后存档。

2.5回填工作测量

水工建筑物施工完成后,等强度满足要求,即可进行回填工作,其测量放样工作主要是在水工建筑物隐蔽前的测设,回填料的每层厚度控制及回填高程控制,并且回填应根据规范要求预留沉陷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在于要对施工测量中各个细节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更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水平,以此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施工》,颜宏亮、于雪峰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09

2.李超洪.浅谈水利工程的施工测量[J].中国科技信息,2009,01.

推荐访问:探析 工程施工 测量 水利 技术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