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

时间:2022-03-25 10:39:2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大事。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见传染病及新流行的传染病正在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文中对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的防治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染病;公共卫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6-01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妇幼卫生工作。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十分重要,是疾病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和疾控机构的基本职能,疾控中心是公共卫生事业的定点预防与救治、保健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减成为疾病负担及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传染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1]。公共卫生事业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志。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防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 我市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我市疾控中心承担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应急处理。当前我市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着问题主要有:缺少较为切实有效的监测网络、传染病预警技术和能力,不能早期发现和报告病例;缺乏传染病病原学诊断方法指导,不能在第一时间排除可疑病原体;市级医院的临床医生缺乏对新发传染病警惕性,重医疗轻预防;对新发传染病的宣传不够,缺乏应对处理突发传染病的经验与上级指导。一旦出现传染病,居民缺乏了解,对疾病认识不够,容易发生群体性恐慌。[2]

2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投入不够:据有关统计,2007年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15.9%;而卫生事业费中公共卫生的投入比例由2006年的19%下降到2010年的12%。目前市级疾病防控机构经费保障标准偏低,导致公共卫生服务不够完善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全。加之,受现行管理运行机制以及人员费用的约束,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很多方面,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公共卫生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新技术培训等都面临巨大的困难。因为财政投入以及专业发展的问题,许多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普遍对工作热情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2 缺乏高素质疾控队伍:目前我市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存在以下问题:组成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学历和职称层次普遍较低。[3]我市医院及各村镇卫生所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中,3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25.8%,低于全国临床和卫生技术人员53.1%的平均值,而50岁以上的占到58%.50岁以上工作人员中的女性占到80%以上。在学历及职称层次上,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者占55%,本科以上学历的不足10%。高级职称人员只有2人。专业学科背景多为临床医学及检验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学科背景不足2%。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多为关系户或者为不能适应医院工作的病退人员。疾控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2.3 缺乏保障机制:传染病在预防控制与救治发展方向不协调,医生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严重。缺乏综合协调组织,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反应及应对。加之现行的医学教育、医疗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公共卫生人员的职业培训、公共卫生管理资格考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内容和模式都使公共卫生管理趋于独立。

3 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的对策

3.1 强化意识,健全网络组织:市级疾病预防机构成立专门的公共卫生管理小组,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监控。各村设有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从事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考核到村。全面落实公共卫生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将考核与各村的目标管理或业绩考核挂钩,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级医院承担全区公共卫生人员的上岗培训、卫生监督及健康宣教工作。各村镇卫生所负责收集公共卫生信息及报告传染病的疫情、常见传染病的初诊及转诊,配合健康宣教工作,协助建立健康档案。

3.2 强化公共卫生宣教工作:群众对于传染病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新发传染病,没确定合适的治疗措施或者疫苗,如SARS等,容易引起群众的恐慌情绪,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市级公共卫生宣教工作中,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为目的,让他们正确认识传染病,逐步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并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防护、急救措施等,同时加强他们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心理能力。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栏、定期走进村镇宣传服务、健康短信及网站等方式开展宣教工作,也可以印发一些传染病健康宣教手册,供群众自主阅读,提高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

3.3 均衡经费投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均衡经费的投入,注重向较贫困及较偏远的村镇倾斜。改善现有疾病监控设施与手段、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公共卫生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力度,在对较偏或较贫困村镇,密切关注饮水卫生处理和粪便管理,确保饮食卫生和除四害工作。各个村镇及时沟通新发传染病疫情,共享防控经验,防范疫情的大面积扩散。对局域传染病可能的扩散传播风险进行评估,对其他村镇出现的本村镇传染病应加强协作控制,建立全市传染病的防控信息平台,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形成有效的联动网络,有效地控制感染源。

3.4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随着传统的公共卫生体系的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卫生习惯也在随之改变。市级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加强在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自主学习与继续再教育相结合。鼓励参加各类形式的培训及学历教育,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热爱公共卫生事业,能正确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处理,能快速对传染病发生反应的队伍,带动我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晓冬.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9): 461-465

[2] 洪涛,王健伟.我国传染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2): 705-707

[3] 樊立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81-483

推荐访问:公共卫生 浅谈 病防治 传染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