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时间:2022-03-22 11:18:48 来源:网友投稿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背景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以 “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为基础进行整合而成的新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并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1998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出版后,很多专家及学者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异议。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委托五校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意见》对主干课程的选择遵照“宽口径,少而精”的原则,提出了“6+X”方案。“6+X”方案结构模式即主干课的门数为6+X,其中6门课是明确指定的,X为各校系科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各自确定开设的课程。这6门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1999年5月在合肥召开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研讨会”上,来自综合大学、财经类院校、工科院校的50多位院系负责人或专家对《意见》进行了审议,并表示基本赞同。200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该专业确定了10门核心课程,分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两个层次。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必修的核心课(5门):管理学(或称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或称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运筹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学(侧重于数理统计或概率统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5门中选4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过很多高校几年的创办和教育实践,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全国开办该专业的高校已猛增到近200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也证明了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

2各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情况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的历史较短,各高校教师所拥有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对该专业理解的不同,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现行绝大部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都是由综合性大学或重点大学制定的,在全国的专业教学研讨会上也是这些高校的资深学者根据本校的情况而提出专业指导意见,而处于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各不相同;再者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不同招生批次的院校生源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刚刚申办本科高校的新办专业,由于办学经验的不足,往往会照搬其它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这就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培养计划难以消化等很多弊端,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必须确立以下几个原则:①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②本高校在本区域众多高校中的办学定位;③本高校的招生批次及生源素质。

目前上海绝大部分本科高校都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在这些高校中,既有国家985重点建设的研究型高校,也有面向上海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校。在上海众多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不同的高校分别有着不同行业背景的办学特色,而计算机技术对不同行业的渗透促使这些行业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对组织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造成了不同行业对信息人才都在提出新的需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为计算机应用能力提供素材。

3结合上海商学院办学特色,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各类信息及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与服务的人才。因此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参照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录的要求,在符合教育部下达的专业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商学院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确立人才培养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通过对国内和上海各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情况的调研,并结合上海商学院的办学特色,确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海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上海商业系统,特别要充分利用我校紧密结合上海商业企业的优良办学传统,培养面向上海商业企业的应用型人才,使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诚实,守信,商业管理知识扎实,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并具有鲜明的商业行业背景特色。

3.1 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强化学生商业信息应用能力及商业经营中的创造力为出发点,设置专业培养体系,突出上海商学院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使学生上手快,适应能力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院与众多上海大型商业集团的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体现上海商学院面向商业企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师资源及现有的实践性教学基地的作用,从而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基于此,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基础和条件上的差异性,采取不追随综合性大学,紧密结合本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通过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最终输送具有鲜明商业特色的信息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加强商业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办学质量的主要体现。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模块,每个模块两个层次共计四个层次。

校内实践性教学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即相关专业课程实验,通过该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及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课程实验主要有程序设计、数据库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这些实验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掌握系统开发工具能力的基础;第二层次即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及开放性实验,而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将这些零碎课程实验知识串联起来,起着课程的集成作用。具体表现形式便是课程设计,主要有数据库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商业计划书设计等,通过独立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造力。开放性设计与实验主要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主要有具体商业系统案例的设计与实现、大型商业系统软件模拟。

校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两个层次为:第一层次主要有顶岗劳动、暑期实习、实践性教学基地见习,通过该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工作的感性认识。主要形式有商业企业实践性教学基地见习、寒暑假及节假日实践性教学基地顶岗劳动、商业促销活动筹划等;第二层次的实践性教学即毕业实习,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实习开展毕业设计工作,通过该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工作实践的理性认识。毕业实习及实践性教学基地是最贴近实际的训练,也是学生面向岗位的实战场地,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拟采取通过与商业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性教学培养方案,并通过企业“导师制”或者“师带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分全日制的校内指导教师和非全日制的企业导师,引进工程硕士培养中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结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方式,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目前,上海商学院已经和上海多个大型商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百联集团、上海富尔网络销售有限公司、家乐福超市等,并签有合作办学协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已签约捷汇、金道、柘中等多个实践性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来保证,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工作,也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本专业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3.3 开设特色课程,体现办学特色

上海商学院的办学根基是“商”,学院的演变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大上海的商业环境和上海商业企业,每年社会对我校的人才需求中商业企业的需求占绝对优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的岗位是面向商业企业。因此专业培养体系中,必须要加强商业企业相关知识的培养,特别是结合我校的连锁经营管理的品牌优势,开设相关特色商业课程。主要有商业企业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相关特色课程、商业系统案例的设计与实现、大型商业系统软件模拟等相关特色课程。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研究国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外商学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3.4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新模式

目前该专业已经有一个独立实验室,但还不完善,还需要不断地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在功能构造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应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案例、数据、图表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教学材料,构造一个功能齐全的专业教学实验教学系统,并根据专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硬件及软件设备。国内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和大型软件公司在著名高校都建有独立实验室并免费提供相关软件用于教学,但是与地方性高校的合作却很少,在未来的实验室建设中,要尝试校企合作方式,积极主动地联系相关的软硬件公司,力争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成为他们软硬件的教学培训基地。力争得到如金蝶软件、用友软件、IBM公司、微软公司等大企业的教学支持。

3.5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商业信息系统的案例教学

信息科学是当今发展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开发工具无时无刻不在迅速发展与变化,从而导致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和调整才能适应它的发展。在课程教学中要加大商业案例的教学,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并制作典型的课程案例,在实验及案例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准备工作,使教学材料更加丰富充实。

总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得以完善。作为上海地方性三类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才是专业长期发展之路。

推荐访问: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 办学 思路 人才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