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21 10:05:12 来源:网友投稿

运算能力是指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处理数据;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在数学考查中,数值计算、字符运算和各种式子的变换运算,都是重要的考查内容。应懂得恰当地应用估算、图算、近似计算和精确计算进行解题。运算能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的能力。[1]

一、掌握运算依据,培养运算的正确性

运算的准确性是对运算能力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运算要求,有根有据地、一步一步地实施运算。影响运算准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在运算全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运算的错误。在填空题中,一步算错,整题失分;在解答题中,某步出错,后继部分会随之失误。在运算过程中使用的概念要准确无误,使用的公式要准确无误,使用的法则要准确无误。最终才会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无误。[2]

(一)理解和熟练掌握有关运算所需要的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

数学理论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只有切实掌握有关知识,才能使运算明确方向,开拓思路,为运算提供依据,这是正确进行运算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记住或记得不准,概念模糊,公式法则含混,必定会影响到运算的正确性。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数学公式做到正确熟练地写出,有很多学生,连三角函数公式中的诱导公式都写不出,这样的学生不能进行正确的运算就不奇怪了。

(二)运算时做到步步有据,理由充分

实际上运算是逻辑推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重要是提高其推理能力。在教学时既要使学生了解“怎样运算”,而且要明確“为什么要这样运算”,这样就能保证运算的正确性。数学家莫雷(Murray,J.A.H)认为:“在严格的意义下说,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科学,它的各部分内容都是演绎推理地展开。”如果仅是借助一个个实例或操作认识某个事实、验证某种关系,就不会得到多少推理的训练,使用不好很容易流于浅层次的机械操作与演算。应当在学生操作、探索、体验的过程中创设推理的环境和机会,这是将活动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在运算是要细致观察,深入分析

通常,我们在运算时常处于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因草率而失误,为了提高运算的准确程度,我们必须明白“准在先”,“快在后”,懂得慢中求快的辩证道理,全面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题目特点,然后确定运算方向,有目的地进行运算,才能有条不紊,正确无误,且少走弯路,而做到“形慢实快”。

二、掌握运算方法,熟练运算技能,培养运算的迅速性

(一)注意运算的多解性和合理性

从某中意义上来说,运算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合理进行运算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合理进行运算既是正确的运算又是迅速的运算。实质上合理运算是选择一种好的方法进行运算,这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基础,并在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良好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运算概括能力。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从多种解法去分析、比较来培养这种选择性的运算概括能力。

(二)明确运算的层次性和顺序性

数学运算有层次性这个特点,从运算内容上体显得十分清楚。运算能力的发展也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有层次的发展起来的。简单的、低级的运算没有过关,功夫不扎实,要发展到复杂的较高级的运算是很困难的。要求学生在运算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切不可轻视简单的低级运算。数学运算是有程序行的,没有掌握运算程序,是不能完成合理运算的。一般而言,每一种基本运算都是具有程序的,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又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三)精选例题,提示运算规律

例题教学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概念、公式、性质的有效途径。通过例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运算规律,获得解题常用的技能技巧,并指导学生独立运算。一般来讲,每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数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这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让学生识记,以便提高运算的合理性。同时,数学运算又是富有技巧性的,可以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归纳、积累经验,形成熟练技巧,以提高运算的迅速性和简捷性。因此例题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选例题在遵循下列四条原则:第一、?选例要有利于所学的概念、公式、法则。第二、选例要有利于兼顾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三、选例要有利于进行一般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第四、选例要有利于题型变化。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认真审题、细心演算

弄清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并思考有没有更简捷的方法,优化解题过程。高中与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的区别就是考试的选拔性,所以考试的要求很高,学生要意识到细心演算的重要性,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示范一些比较大的计算,或让学生自己运算、体会,并引导学生运算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细心,并坚持到底。

(二)耐心检查、规范书写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错误是正常的,要鼓励他们自己寻找错误,发现问题。只有学生从心里重视,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解题的正确,不仅要求结果数据的正确,还要求过程的合理、规范、到位。书写工整,叙述完整,条理清晰,是运算正确的前提。[3]

(三)做足够量的习题

要求学生亲自做足够量的习题。运算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而能力是要靠亲自练习才能获得的,所以运算能力的获得也离不开足够的练习。那种希望将课讲的精彩而学生只做很少习题就能使学生获得令人满意的运算能力做法,注定要落空的。这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两码事。

总之,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中的基础素质,是在运算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基础,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只要我们教者重视教学过程的处理,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运算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袁辉.浅谈高考数学试题对运算能力到要求[J].语数外学习,2007(10).

[2]黄伟秀.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运算能力的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07(4).

[3]顾腊娣,陆剑明.数学教学中培养运算能力的思考和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08(7).

推荐访问:运算 高中数学 培养 能力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