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海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83例严重创伤院前120急救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26 15:2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120急救护理方法。 方法 根据统计数据,研究创伤急救的方法与效果。 结果 根据不同伤情,给予不同急救护理措施,83例患者中有78例经抢救脱险,抢救成功率为93.98%。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要求护理人员技术全面,不但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快速、灵活地抢救患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创伤急救;创伤护理;风险意识;协调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4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若早期处理不当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严重创伤者病情复杂而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人员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才能对伤者做出准确迅速的评估,开展灵活有效的救治以挽救伤者的生命。本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救治了83例严重创伤的患者,现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3例伤者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9~72岁,平均(36.5±9.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3例,高处坠落28例,挤压伤4例,斗殴伤3例,机器轧伤3例,自残2例。受伤至接诊时间为15 min~1 h。创伤部位:38例骨折及脊髓损伤,26例颅脑损伤,10例胸外伤,9例腹外伤。接诊时13例处于昏迷状态,5例呼吸心跳停止,56例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1.2 方法

所有伤者接诊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给氧。多发性开放性损伤、肝脾破裂、颅内高压或开放性颅脑损伤导致昏迷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治疗创造时机。主要应用的救治措施分析如下:

1.2.1 正确判断伤情,动态监测伤者病情变化 对伤者伤情进行正确地观察与判断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者多合并出血性休克及多器官衰竭,判断伤情主要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并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史,方可掌握其创伤的严重程度,掌握其救治的正确方法及重点。救治人员必须严格观察伤者的瞳孔、尿量、意识及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并对可疑部位重点检查,以防发生漏诊。

1.2.2 有效给氧,保障循环 颅脑、颈髓、心肺部损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力学和通气、换气功能异常,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伤者会因为严重的缺氧而死亡。尽早进行气管插管,以纠正缺氧,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误吸。在插管的过程中动作不能粗暴,一次不成功者应选择气管切开。当怀疑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时,尤其是脊髓损伤应先做好颈髓固定并采用多人搬运,以避免颈髓进一步损伤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死亡原因。为避免大量快速补充液体造成的血液稀释而引发严重的组织缺氧,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与补液一同进行。采用正压液体复苏,使伤者的血压维持90/60 mm Hg可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为伤者进一步的手术和治疗创造有利时机。

1.2.3 伤口处理 严重创伤通常会造成开放性伤口,应仔细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止血。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处理,应用厚纱布覆盖后绷带加压包扎;开放性骨折造成的大动脉损伤者,应采用气压止血带止血或压迫近心端动脉止血,同时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减压;开放性颅脑损伤须应用明胶海绵帖敷;对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和休克应重点考虑脏器损伤的可能,应采取胸腔穿刺等手段进行诊断,以防止漏诊的发生。

1.2.4 心理护理 120急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突发事件,伤者由于疼痛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甚至绝望和濒死感,迫切希望医务人员抓紧一切时间挽救自己的生命。此时护理人员自身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协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护理人员要用全面过硬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临危不乱,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抢救治疗,保证抢救成功。此外,120急救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急救的同时快速和患者或家属进行转运和抢救的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使患者或家属稳定情绪,明确转运的必要性与危险性以及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配合抢救。在现实医患关系条件下,此点尤为重要,应引起重视。

2 结果

83例患者中,采用输液83例,占100.00%;采用吸氧77例,占92.77%;采用吸痰63例,占75.90%;采用气管插管8例,占9.64%;采用胸外心脏按压7例,占8.43%;采用止血措施56例,占67.47%。71例在1 h内血压呼吸基本平稳,之后进行手术治疗;78例经抢救脱险,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3.98%。抢救时间23~136 min,平均(42.6±8.4)min。

3 讨论

3.1 掌握全面的护理技术,提高抢救成功率

医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急救更是性命攸关的医疗活动。120急救患者绝大多数发病于突发事件中,来势凶猛,患者的生命极其脆弱。120急救护理人员要在任何条件的急救现场都能准确操作各种护理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有了全面过硬的护理技术,才能做到及时准确地配合医生抢救,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赖,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接到急救呼叫以后,要做到迅速响应、充分准备、密切协调、有序展开。在严重创伤急救中,一个关键的抢救阶段是在伤后1 h之内,有学者把它称之为多发伤的“手术黄金1小时”[2]。要在急救车上备足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医药箱等,才能在呼叫后迅速响应,立即出发。在出发后到达前这段时间,配合医生保持和抢救现场患者或家属的联系,了解病情、指导自救等,为之后的抢救奠定基础。到达抢救现场后,要在混乱的抢救现场沉着冷静地协调好患者、家属、旁观者等众多人员的关系,快速建立一个有序的抢救现场,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医患双方在个体特征、认知水平、文化修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可直接影响到对患者(或医者)的正确认识。往往会出现医者(或患者)用心良苦而换来“不理解”或者“误解”,引发矛盾冲突,导致医患关系破裂[3]。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抢救成功率,所以护理人员在掌握全面技术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3.2 要具备完善的120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和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有了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抢救时的充分及时。预案要详细规定各类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工作原则、工作机构、工作流程、运行机制、应急保证等各方面。还要建立系统完善和具有学科特点的规章制度。最新的观点认为,院前急救已由传统的医疗行为转变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它事关救死扶伤,事关社会稳定[4]。所以“120急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和建立科学合理具有学科特点的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3.3 120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几种能力

急救护理工作有别与其他护理工作,它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技术,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应该配备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护理人员。

3.3.1 应具备自我控制能力 120急救既事发突然,又往往现场混乱,在到达现场初期,患者或家属不能全面介绍事发经过、病情等,此时护理人员要头脑冷静,忙而不乱,对各种工作场景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尽快进入自己的工作角色,做好抢救工作。

3.3.2 应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 120急救的抢救现场各种各样,病情和程度各不相同,如遇几次抢救失败,很可能造成护理人员失去信心,不敢面对这样复杂的工作,在这种情绪波动时,要不断正面激励自己,树立信心,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5]。

3.3.3 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刚到达抢救现场时,往往是局面混乱,患者、家属、旁人交织在一起,此时护理人员要快速协调好相对安静的抢救现场,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在抢救时要和医生配合默契,适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将要进行的护理操作及意义,使他们知情同意,配合抢救,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6]。

3.3.4 要具备了解患者心理活动的能力 120急救面对的绝大多数是突发事件,患者和家属往往是焦虑和恐惧,这种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无助感以及个别放弃或不配合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评估,并及时告知医生,有针对性地做好病情介绍、抢救事项及转运的必要等,让患者或家属消除恐惧而紧张的心理,配合抢救治疗,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抢救效果[7-8]。

3.4 增强120急救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疗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尤其是120急救这种特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是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内容。

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因此,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9-10]。120急救的患者大多在突发事件中受伤或突发疾病,抢救现场各种各样,病情各不相同,周围人员各类不同,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也相对增加很大风险,而此时作为急救护理人员,要有冷静的头脑,良好的心态,对环境、患者等进行综合评估,配合医生快速判断病情,还要调控好周围人员,开辟一个相对安静的抢救现场,这样会大大降低护理风险,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 急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3.

[2] 王正国. 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 中华创伤杂志,2002, 18(6):325-328.

[3] 李永生. 临床诊疗工作如何做到有效沟通[J]. 中国医院管理,2008, 28(7):44-45.

[4] 武秀昆. 急救规章制度的创建与诠释[J]. 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34.

[5] 沈翠华,陈丽莉. 加强护士长情商培养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07, 27(12):60.

[6] 李秀丽,朱富娣,张国莉,等. 和谐管理理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启示[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6):78.

[7] 詹初航. 让心理医生第一时间参与抢救生命[J]. 中国卫生,2008, 275(7):44-45.

[8] 王触灵,南晓东,张丽环. 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的紧急救治[J].疑难病杂志,2011,10(6):451-452.

[9] 李加宁,宋雁宾.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48.

[10] 陆海燕. 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74,1277.

(收稿日期:2013-01-11 本文编辑:袁 成)

推荐访问:创伤 急救 护理 体会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