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友制”

时间:2023-11-01 18:32:01 来源:网友投稿

王佳

目前,语文学科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而是要在阅读实践中发挥同伴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书,能边读边批注,说出自己的感受,积极将自己的书推荐给同学。为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教师在班级中尝试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艺友制”伴读,即通过“从师”“访友”等同伴互助的形式,坚持线下和线上的阅读互动,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帮助学生找到阅读方法,体验阅读的快乐和学习的成就感。

一、以“艺”为载体,与师交友,培养阅读能力

“艺友制”中的“艺”就是教学艺术,学生要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朋友”,建立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端正学习态度。

1.建立阅读“存折”

教师可以在新学期开始时为学生发放阅读“存折”,在“存折”内页上设计所阅读书籍的书名、阅读日期、阅读时间、阅读感受等。为了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阅读中先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文质兼美的短文。例如,学生可以从校本课程《新语文》《全阅读》《课堂演讲》中选择读书内容,先由教师带领,鼓励学生先阅读,再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一些优秀的童书。教师可以鼓励阅读积极性高的学生先阅读篇幅短小且有节奏的童诗,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

2.讲授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四年级下册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二是这篇课文有哪些好的词语和金句;
三是阅读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是感受到了什么情感。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就是告诉学生学习这件事情忧患的是没有疑问,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疑问才会不断进步。

3.摘抄仿写不背诵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布置分层阅读任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方式开展换词训练。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五年级下册单元导读页的名人金句做游戏。“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学生脑洞大开,集思广益,马上就能换出许多好词:母爱、历史、阅读、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仿写,并给予正向指导。

阅读的“种子”已经种下,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积极的肯定,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合作中不再惧怕阅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以“友”为契机,构建阅读合作共同体

“艺友制”中的“友”为朋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小组都要有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互助进步。“艺友”是学生同时又是老师。跟朋友合作学习,往往比跟随老师来得有趣,学习自然也更有成效。在这样的互动、互助中,学生能够形成阅读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点有效的实践方法:

1.确定共读书目

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教师在班级内选取了三本书共读,分别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以及中国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教师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这三本书,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受不一样的童年,发现书中的精彩和奥妙。

2.选定搭档,统一进度

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要尽量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搭档,进度统一,从而使小组内形成稳定向上的艺友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艺友制”达到良好的效果。

3.设定阅读任务,定期互查

学生可以在教师所设定的阅读单的提示下,根据三本书的人文主题设计阅读方案。学生可以选择相近主题的“艺友”結成阅读小组,有了这样的分工,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从开始的纵向阅读全文,到横向的比较阅读三本书,并制定每周一查的规定,轮流安排学生担任检查组长,查收组员的阅读手册,大大促进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一名学生,不但提前看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还设计了许多问题,并在每周一查中向其他同学发起了提问挑战。

三、以“做”为手段,多渠道展示,增强信心

“艺友制”中的“制”是规则,更是脚踏实地做。每周的提问检查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做到了生生互动。因此,许多学生不再害怕阅读,也都能够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并走出阅读舒适区,信心满满地尝试整本书阅读,自此,全班自上而下都是满满的书香。

1.营造阅读氛围

教师挑选一些优秀的书籍,布置教室的读书角,如四大名著、中外优秀读本等。利用教室的黑板报,设置“阅读之窗”板块,用来张贴学生写的阅读摘抄、优秀作品等,每月定期更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和表彰。对于组内的学生,不需要刻意对照标准,教师要像呵护幼苗一样呵护他们的阅读热情,奖励进步大的学生参与到“阅读之窗”信息的采编中,培养他们主动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水平,从而体会团队合作的快乐,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打开阅读大门,感悟阅读的精妙。

2.读书交流会谈感受

陶行知先生批评“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而五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难度大、篇幅长、文字拗口的。那么,该如何做到教学做合一呢?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听绘本故事、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四大名著,并在班级内举办《西游记》的故事分享会,让学生的品读变得有滋有味。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并告诉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继续努力。

3.云端共读,线上分享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分享阅读感受,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分享读书会”的打卡接龙活动,鼓励学生开读书视频号等。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发布学生阅读的视频、照片与家长分享他们的进步。如,诗词大会、听写大会、名著《西游记》分享会、自编课间十分钟小剧场——《学霸养成记》、课本剧《草船借箭》等。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把含有语文元素的活动推广到学生中去,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拥有多维度的学习体验,拥有真切的学习感悟,唤醒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由此,教学活动的开展才会变得更加顺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质增效,将阅读量转化为阅读力,让阅读不再是“啃硬骨头”,而是充满了期待的“邂逅”。

猜你喜欢读书语文教师《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我爱读书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读书好时节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我们一起读书吧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读书为了什么小猕猴学习画刊(2015年1期)2015-01-22圆我教师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

推荐访问:艺友制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