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洪水过后,如何重建?

时间:2023-11-01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克莱拉·纽金特

灾后重建一定要用混凝土吗?巴基斯坦建筑师希望就地取材,借鉴传统建筑的抗洪方式,让更多人学会自己建造房屋。

巴基斯坦的古建筑是世界上抗洪能力最为优秀的建筑。位于巴基斯坦东南部信德省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是一个青铜时代的古城遗址,坐落在垒砌的平台上,拥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可以保护其免受季风雨的侵袭。正因如此,古城遗址才能历经4500年而不倒,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巴基斯坦屡遭特大洪水,最近的一次是在2022年8月,全国近1/3的土地被洪水淹没。

然而,巴基斯坦建筑师雅斯敏·拉里表示,负责灾后重建的人们更倾向于从西方而非摩亨佐·达罗遗址获取灵感。“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机构说,应该用混凝土和烧制的砖。我管这个叫‘国际殖民模式,因为这些都不是巴基斯坦本土的建筑材料。”她说。

拉里现年82岁,虽身材瘦小,却活力满满,是巴基斯坦首位女性建筑师。目前,她正在努力扭转巴基斯坦灾后重建的方式。过去,每次发生洪水和地震后,援助机构都会用造价不菲的混凝土或砖制建筑替代被破坏的房屋,因为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说法,只有这些建筑才能抵御自然灾害。然而,面对日益肆虐的暴雨,这些建筑也无法独善其身,最近暴发的洪水中就有数千栋这样的房屋倒塌,而且这类建筑一旦倒塌,就会对其中的居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混凝土会吸收大量热量,在炎热的夏季,待在建筑里的人会非常难熬。对贫困的农村居民来说,一旦建筑工人撤离,维护和扩建都会非常困难。此外,生产混凝土和砖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而特大洪水屡发就是温室效应造成的。(生产建筑材料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1%,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混凝土生产。)

拉里认为,要解决巴基斯坦的气候问题,最好还是就地取材。“已经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传统建筑方式在这方面自有妙招。”拉里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讲座时说,“我们应该因地制宜。”

拉里于1980年创立了巴基斯坦文化遗产基金會,目前正在信德省培训当地村民,帮助他们利用当地可取的廉价低碳材料来修建能够抵御洪水的房屋。拉里设计的房屋需要使用竹板,经泥土和石灰加固后,建在垒砌的平台上。这种房屋在传统泥土小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还可以防水。村民掌握建筑技巧后,就可以随时对房屋进行扩建并培训其他人。2022年9月中旬至年底期间,该基金会在60个村子援建了3500栋房屋。拉里还在试图说服非政府组织、银行和国际捐赠者,希望对方直接资助经她培训过的工匠和社区,并计划于2024年建成100万栋房屋。

时间不等人。巴基斯坦即将进入史上最活跃的重建期。政府数据显示,至少有200万人急需固定的居所。不过,资金也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一些国家和银行年初承诺投入90亿美元的重建资金。

拉里认为,如果用这些资金来建混凝土房屋,并且建筑过程没有居民参与,巴基斯坦将深陷气候危机而无法自拔。她说:“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下一次自然灾害,以及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人民具备抵御灾害的能力。”

然而,拉里并非一开始就很认可本土建筑。上世纪60年代,拉里开始从事建筑工作,最初是在卡拉奇市。当时巴基斯坦刚独立不久,社会上的精英人士仍然深受英国殖民者的影响。拉里那时刚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毕业,她的父亲曾是殖民政府的公务员。她说:“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认为,我们要模仿西方的一切。”

在她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前40年里,拉里深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偏好混凝土、钢铁和玻璃建筑,这些也的确是她的强项。她设计的野兽派住宅、酒店等建筑为她赢得了一系列国内和国际大奖。她最著名的设计当属位于卡拉奇的巴基斯坦国家石油公司总部,于1991年落成。“上世纪80年代着实非常浪费,因为你能获取任何你想要的建筑材料。”拉里说,“作为一名设计师,这种自由也确实让人很愉悦。”

2005年,拉里放弃了这种自由。那年,一场7.6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这次地震导致7.9万人丧生、3.2万栋房屋倒塌、40万人流离失所。彼时拉里正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加入了重建项目。大面积的废墟让拉里震惊不已,于是她决定尽可能利用可回收材料来建造临时安置点。

自那以后,巴基斯坦每隔几年就会遭遇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2010年,冰川融化叠加超强季风雨,特大洪水席卷全国,夺走了1400万人的家园。类似程度的洪水在2011年和2012年均有发生。

由于气候变化,严重自然灾害只会越来越频繁。拉里说,这也是巴基斯坦必须努力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量的原因,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巴基斯坦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算是比较少的。“2005年,我们新建了40万户住宅,基本都是砖混结构的。仅仅五年后,我们的冰川就开始消融了。”拉里说,“虽然我们的碳排放量不是特别高,但我们确实也伤害了自己。”

沙夫卡特·穆尼尔是伊斯兰堡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韧性发展部门主任。他说,和2010年相比,在最近这波重建过程中,本土的材料和设计更受青睐。这是因为负责重建的组织有所不同了。2013年巴基斯坦相关法律修正后,数百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离开了该国,当地的慈善机构随即补位。穆尼尔说:“本国的慈善机构更倾向于使用本土材料,因为混凝土太贵了。”

不过穆尼尔表示,应该根据目前的气候状况对当地的建筑传统进行改良,毕竟现在的洪水季比以前要长了。这就意味着,像摩亨佐·达罗遗址那样垒砌的平台需要大规模推广。如果可以的话,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如屋顶隔热材料等。像拉里这样有经验的设计师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可防水的泥土建筑,拉里改良了石灰消解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用到,可以让建筑材料的运输变得更为便捷。

拉里不仅想改变人们对建筑材料的看法,还想扭转整个灾后救援体系。文化遗产基金会在信德省设立了两个培训中心,一个在马克里遗址附近,另一个在博诺·玛卡兹村。十名资深工匠在这两个培训中心教授建筑技术,人们可以在此学习如何强化泥土、制造竹板,然后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建成八边形的房屋,最后加上屋顶。这些工匠还会走访村庄,向村民们传授建筑技巧。只要村民们学会了建简单的竹子房屋,他们就能利用泥土和石灰将这些房屋变成永久居所,将其装飾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并用同样的方法建一些大型建筑,比如学校或集会场所等。拉里说,村民们还可以和附近的社区交流经验。文化遗产基金会还设立了其他向村民开放的培训课程,比如教授修建炉灶、生产陶砖、编织垫子等,从而让他们具备和其他社区进行交易的技能和产品。拉里说:“这就是知识共享,这样知识就能快速传播开来。”

2022年特大洪水暴发之前,拉里的团队在信德省协助新建了950座民宅和一些大型建筑,用的是现场组装的预制竹板。文化遗产基金会调查发现,其中部分建筑在洪水中浸泡了两个月,却没有出现任何结构上的损毁。

拉里说,这样的房屋一栋造价不到200美元,主要是花在购买材料和支付劳务费方面。文化遗产基金会同时也资助村民成立委员会,由当地妇女领导,来投资一些小产业项目。相比之下,砖制房屋的平均造价为1000至1600美元,混凝土的则更贵。

拉里希望文化遗产基金会未来能专注于培训,这样捐款就可以直达村民委员会。她认为,这种体系可以让村民在灾后重建中享有绝对话语权。此外,这样也会更加高效,更不容易滋生腐败。

拉里也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够让各个国家开始反思重建工作,不光是巴基斯坦,也包括其他不停面对气候灾害的发展中国家。“我觉得现在该彻底转变一下了。”拉里说,“气候灾害不仅仅是一种威胁。如果我们现在开始走正确的道路,就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编译自美国《时代周刊》、英国路透社]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拉里巴基斯坦洪水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环球时报(2022-08-30)2022-08-30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19年6期)2019-07-10又见洪水(外二首)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海外星云(2016年15期)2016-12-01洪水来了幼儿画刊(2016年8期)2016-02-28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4期)2015-10-12巴基斯坦下调风电价格风能(2015年7期)2015-02-27论设计洪水计算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年1期)2014-10-17拉里·金正式与CNN分手环球时报(2012-02-22)2012-02-22失业了环球时报(2009-02-05)2009-02-05

推荐访问:巴基斯坦 洪水 重建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