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内静脉三维相位对比血管成像序列参数优化研究*

时间:2023-10-31 10:36:01 来源:网友投稿

孟宪磊 方佃刚 李志勇 周洋洋 刘龙平 卢宁 肖鑫 曾洪武

深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广东 深圳 518038)

三维相位对比血管成像(3D phase contrast angiography,3D-PCV),是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的一种,而且这种相位差别的大小和血液的流动速度相关,显然血液流动越快,其中的质子空间位移就越大,这样它和静止组织之间的相位差别也就越大。在PC MRV成像过程中,这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梯度脉冲对被称为流动编码(flow encoding,FE)梯度。序列通过施加双极梯度场,造成流动质子群与静止组织的相位差别,抑制背景、突出血流信号的血管成像方法[1-2]。3D-PCV背景组织抑制效果好、小血管显示好,尤其适用于静脉血管的可视性检查或血流的定量分析,认为是脑静脉系统成像的有效检查方法,并且已成为评估DVST的首选方式[1,3-4]。3D-PCV最终所显示的血管与成像参数具有很高的依赖性,3D-PCV会受到流速编码(velocity encoding,VENC)大小、反转角、TR、TE、饱和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颅脑静脉的可视性效果下降,其中VENC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目前,成人3D-PCV的VENC设置通为15cm/s时,硬脑膜窦可充分显示[5],查阅文献儿童暂未发现相关统一标准。本研究拟采用不同的VENC进行脑内静脉系统3D-PCV可视化成像,分析脑内静脉系统的可视化效果,探讨儿童脑内静脉系统3D-PCV最佳的VENC。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已获得深圳市儿童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到深圳市儿童医院行MR扫描的健康儿童。

纳入标准:年龄在1-16岁之间;
无MR检查相关禁忌症;
无神经系统相关病史。排除标准:不能配合MR检查者;
MR扫描发现明显脑内病变者。最终,共有28名儿童纳入本研究。

1.2 成像设备及扫描参数采用西门子Skyr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德国),20通道头颈联合线圈采集MRI数据。对不配合患儿给予2mL/kg体重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镇静后进行MR检查。横断位T1FLAIR:TR1800ms,TE42ms,TI800ms,矩阵320×320,FOV230×187mm,层厚6mm。横断位T2:TR2300ms,TE108ms,矩阵320×320,FOV230 mm×194mm,层厚6mm。横断位T2FLAIR:采用TSE序列,TR9000ms,TE134ms,TI2600ms,矩阵320×320,FOV230×194mm,层厚6mm。矢状位T1:TR 200ms,TE2.49ms,矩阵320×320,FOV250×250,层厚5mm。原始组3D PCV序列:TR37ms,TE8.82ms,翻转角15°,矩阵320×320,FOV250×235mm,层厚1mm。优化组3D PCV序列:TR49.3ms,TE8.82ms,翻转角15°,矩阵320×320,FOV250×235mm,层厚1mm。

1.3 VENC设置采用2D PC方法测量年龄为1岁、3岁、5岁、10岁、15岁的儿童各一例,结果显示其上矢状窦峰值流速分别为19cm/s、18.59 cm/s、17 cm/s、16.35 cm/s、16 cm/s。既往研究表明最佳VENC通常为目标血管峰值流速的120%[6],因此本研究优化组的VENC设置为20cm/s。原始组的VENC为12cm/s。

1.4 影像质量评价在西门子Skyra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德国)后处理工作站对两组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由2名具有10年儿科神经影像研究经历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图像质量进行打分。使用0-3分的评分标准对脑内静脉的可视化效果进行评估[7],具体如下:0分:不可见。1分:部分可见,不足以诊断。2分:静脉结构一般均匀增强和连续性,诊断信心不足。3分:图像质量优良,高度均匀,连续增强,血管边界明显锐利,诊断高度自信。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比较采用Shapiro-Wilk检验分析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1)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参数描述采用均数及标准差,即“()”;
(2)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参数描述采用中位数和级差。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28例儿童纳入统计学分析,平均年龄为6.2±3(±S)岁,男孩17例,女孩11例。2位儿科神经影像医师对两组图像共18个静脉段进行评估。Shapiro-Wilk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两个序列间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优化组的上矢状窦(P=0.004)、右乙状窦(P=0.005)、左乙状窦(P<0.001)、右横窦(P<0.001)、左横窦(P=0.01)、直窦(P<0.001)可视化效果优于原始组;
原始组和优化组下矢状窦(P=0.556)、皮质静脉(P=1)、窦汇(P=0.287)的可视化效果无差异。见表1及图1。

表1 原始组与优化组主观评价得分的组间对比结果

图1 原始组与优化组3D-PCV序列对脑内静脉的可视化效果比较。图1A、图1B、图1C为原始组的MIP图,图2A、图2B、图2C为优化组的MIP图。如图所示,原始组的皮质静脉(橙色箭头)显示明显优于优化组(图);
优化组的横窦(蓝色箭头)、乙状窦(紫色箭头)、上矢状窦(黄色箭头)、直窦(绿色箭头)显示明显优于原始组。

常见脑内静脉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皮质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持续性胚胎窦、骨膜窦等[8-9]。整体而言,脑内静脉系统的疾病较少见,但有些疾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脑静脉窦血栓。脑静脉窦血栓常发生于年轻患者[10-11],最常累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直窦等部位[12-13],造成静脉流出受限,导致多达3-15% 的患者在病情的急性期死亡[10],更为重要的是脑静脉窦血栓是可以治愈的[14-15]。因此及时、准确的脑静脉系统成像有助于脑静脉系统的全面评估,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临床决策的指导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研究显示,MRI是一种良好的脑静脉系统可视化技术,在脑内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主要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含钆造影剂对比增强静脉造影,以保证更好的图像质量,包括信噪比、空间分辨率和静脉血液信号强度等,提高诊断信心[3,16]。然而,注射含钆造影剂可带来额外的危害和风险,主要包括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17]和脑部特定区域的钆沉积[18]。NSF可导致多器官和组织纤维化,包括肌肉、肺、肝和心脏,产生严重的残疾甚至导致死亡[19]。含钆造影剂可造成一些脑部区域的钆沉积物,尤其是齿状核和苍白球等区域[18]。这对儿童来说尤其令人担忧,与成人相比,他们发育中的机体更容易受到外源性毒素的影响[20]。因此儿童患者迫切需要一种非注射钆造影剂的静脉成像代替技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低的VENC(12cm/s)对儿童下矢状窦、皮质静脉等流速较慢的细小脑内静脉段显示较好,较高的VENC(20cm/s)对儿童上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等流速较快的粗大脑内静脉段显示较好。与本研究的结果不同,Mimura S等人[6]发现VENC 为 15 cm/s时成人硬脑膜窦的可视化效果最好。究其原因,可能与儿童脑静脉流速高于成人有关。因此,对于儿童脑静脉3D PCV应适当提高VENC。

根据本研究所得结果,笔者认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目标区域设置合理的VENC,以保证3D PCV对儿童不同脑静脉分段的可视化显示效果,具体如下:(1)对于怀疑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乙状窦、横窦、直窦等较粗大脑内静脉段病变时应选择较大的VENC(20cm/s);
(2)对于怀疑下矢状窦、皮质静脉等细小脑内静脉段选择较小的VENC(12cm/s);
(3)怀疑全脑静脉系统异常应同时扫描较小VENC(12cm/s)及较大VENC(20cm/s)的3D PCV,以全面评估整个脑内静脉系统,防止漏诊。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首先,被试的年龄段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1-16岁,下一步研究应增加其他年龄段儿童的相关研究;
其次VENC的设置范围较小,未对20cm/s 以上的VENC 进行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探讨更高的VENC是否会对儿童脑静脉系统的可视化更有帮助。

综上所述,提高VENC可显著改善儿童3D PCV的静脉可视化效果,增加诊断信息量,提高诊断信心。

猜你喜欢可视化矩阵静脉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3期)2022-08-22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2020年1期)2020-06-11“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3期)2016-06-27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8期)2016-01-20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5期)2016-01-07矩阵南都周刊(2015年4期)2015-09-10矩阵南都周刊(2015年3期)2015-09-10矩阵南都周刊(2015年1期)2015-09-10

推荐访问:相位 成像 静脉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