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3-10-26 18:44:01 来源:网友投稿

李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也迎来了极大的变革,新兴媒介对传统教学工作的挑战尤其突出,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后盾”,若想在新形势下谋求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就势必要从教师素养着手,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创新动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透过教师的“媒介”,实现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从而响应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实际需求,完成高校所承载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具体策略

培育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过程中,高校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尤为沉重,因而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教师团队,是培养出具备极强创造力的学生的有力保证。因此,高等院校也应当在培养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方面倾注大量的精力,最终促成高等教育的“换代升级”,培养出敢于探索、突破常规,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学生和教师对数字化工具、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现代高等教育机构需要积极适应和应用新技术,以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数字化转型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机会,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和远程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创造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其次,技术创新也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但与之相对的是,不同地区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资源分配的差距,有些学生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因此,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努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数字化学习的机会[1]。

除了技术引发的变革以外,全球化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机会,高校需要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具体而言,全球化意味着学生和教师流动性的增加,学生可以选择到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可以选择到其他国家的机构任教或进行学术交流,这使得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更好地满足国际学生的需求,提供跨文化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在此背景下,跨国合作项目、双学位计划和学术交流活动逐渐成为提高学校国际声誉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高校也势必要承担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2]。

(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创新教育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助于适应和引领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更加灵活、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创新教育教学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深入思考和反思,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声誉和竞争力。并且,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带来的前沿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也能够帮助现代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为高等教育的创新贡献力量。

二、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现实阻碍

(一)教學观念创新力度不足

时代背景的快速变化不仅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其形成了极为严峻的考验。随着网络教学逐渐普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教师们的身份也逐渐转变,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的责任,在专业范畴之外,还要肩负着引导学生价值观建设的重任。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以不犯错为荣”,不能够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未能做到教学观念的创新,不具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的媒介特征相结合的能力,更不具备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的应变能力,这对新环境下师资队伍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相当不利[3]。

(二)教师反思能力发展欠佳

反思总结是促成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许多高校教师都存在“思维僵化”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容易满足于现状,忙碌于应对各类检查,而不能够主动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他们中的一些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感到满意,因而习惯于抱着“老教案”开展教学,缺少了对创新的渴望和热情,在教育方面也不思进取,对新时代下教育改革工作进行的研究,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防错能力”,并未形成主动反思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往往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缺乏足够的自省时间与空间,致使其教学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教学反思能力缺失直接导致高校教师的专业懈怠,抑制了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开拓进取精神的养成。

(三)教学模式创新动力不足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往往会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够从属于自己的“学习者”位置上被动获得知识。然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老师的身份也迎来了新的转变,相较于过去特定的知识点教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成为更加紧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要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要舍得并适应身份由“导演”到“演员”的转变[4]。但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过分重视教科书及参考资料的地位,习惯于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敢寻求教学模式上的突破,更难以激发创新动力。

三、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

(一)以制度保障推动理念创新

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保持高质量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高校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尤其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基地,也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正因如此,研究性教学也能够成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起点,然而,如果没有创新的概念作为支持,研究性教学就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总体来看,教师的创新行为是由其内在人格特征、观念态度、知识水平以及环境特点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倘若教师缺少足够的信念、觉悟以及适宜的环境,就无法做出创新的行为。从原理上来看,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它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手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的发展为目标,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特质,能够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由内容向学生能力发展所转移的设想。在这过程中,教育理念也就能够起到诠释“教育在学生发展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育者对教育职能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的作用[5]。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体现为:尊重、平等,教学态度也呈现出民主、和谐的特点,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也得以大量运用。总体来看,在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学目标会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更能体现出研究性教学的特点,也就是实现研究、教学、学习三者的有机统一,将师生关系转变为研究伙伴,实现相互激励、促进,共同求索,最终促成师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另外,创新本就是需要教师不断摸索的过程,因此,高校应当为每一位敢于创新的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具有前瞻性的“预备支持”,也可以是对成果予以肯定的“激励支持”。“预备支持”通常指的是,学校为教师提供孕育创新的环境与资金,为每一位教师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适宜的土壤;
“激励支持”指的是校方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创新的具体成果,对优秀教师予以表彰,这种支持通常强调创新的结果,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可能会熄灭一部分教师的探索热情。因此,高校应当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现状及方向,灵活选用两种支持方法,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保障下,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6]。

(二)以思维养成培育创新动力

批判性思维的提出,是为了纠正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内容的低级学习方式,从而引发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深刻思考,最终促成了一种评估学生综合素养的新型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不仅重视独立逻辑思维能力的水平,还需要验证被评价者获取新知的能力,更能够体现出创新能力、创新动力的发展水平。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具体指的是,对学习者的评价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予以培养。在国外,有学者指出,批判性思维并不一定意味着消极、苛责的态度,而是批判者要呈现出敏捷的思维、探索的欲望以及推理的激情。也正因如此,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帮助学习者养成宽阔的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能够在善待自己与他人的同时,始终保持对外界的好奇与怀疑。更加重要的是,高校所崇尚的“自由教育”也需要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学会自己去获得知识。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学应当呈现客观分析和讨论的态度,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放在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上,要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视角来看待问题,并学会使用各种方式来解决问题[7]。同时,他们也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对自己在推理和逻辑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鉴别,从而对学术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最终促成学生分析、判断、归纳以及总结能力的提升。

“教”与“学”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方式了然于胸,能够熟练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也能够激发教师对教学创新的探索欲望。归根结底,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若想针对问题进行创造性思考,就必须将自己的思路打开,这样教师就可以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直觉、灵感、想象等方式引发出源源不断的想法。之后,运用批判性思维将这些想法展开过滤,并在其中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法。

(三)以学术研究带动能力提升

学术研究是一所高校得以发展的关键支撑,可以说一所高校的创新能力,都能够在科研创新能力上有所体现,并且能够做到以知识创新为己任。从作用路径上来,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构筑现代高校学术创新能力的基石,而创新能力又少不了学术知识的支持,因此,只有教师能够充分体现其对知识的掌握,就更容易提出新的学术研究思路、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

總体来看,高校的学术研究不仅强调每一位教师在其专业范围内,对更高层次学问的探究精神,与此同时,还能够体现出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思路,也能够直观地证明该思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或是应用价值。因此,将学术研究的理念适当地、高效地应用到了教育教学创新之中,本身就是教师极富创新能力的表现。而打通学术研究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将学术研究用于促成教师创新教学的实践,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能力,让他们在对专业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对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促成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应当在此过程中保持谦逊的态度,懂得如何向学生们学习并借鉴各种知识,最终使教学创新、学术研究创新达成事半功倍的结果。

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也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创新,以达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也将成为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重视教师创新相关素养的发展,将创新理念、创新动力、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通过对教师创新素养的养成,带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成果“两开花”。

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策性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ckt2022018。

参考文献:

[1]曹瑞明, 杨镰鸣.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价值转变与制度保障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2):54-61.

[2]李明霞, 朱万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3(6):94-96,136.

[3]张文睿, 刘音, 孔彪, 等.基于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视角下环境类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探讨——以"环境监测"为例[J].科技风,2023(9):14-16.

[4]刘妍.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阐释及提升机制分析[J].高教论坛,2023(2):19-23.

[5]谷长峰, 廖群英.职业教育类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2,19(4):171-175,180.

[6]施蓉蓉.多元协同视域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6):8-9,17.

[7]方雨禾, 陈致远, 刘清泉.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22(5):27-29,61.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具体策略教育教学高校教师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27期)2016-12-15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6期)2016-12-01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2期)2014-02-27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教育与职业(2014年31期)2014-01-19

推荐访问:教育教学 创新能力 路径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