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劳模文化的传播研究

时间:2023-10-26 17:36:02 来源:网友投稿

苏久青

摘要: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绝境求生存的伟大胜利。在组织和动员大生产运动的诸多信息传播载体中,《解放日报》因其党报的特殊地位发挥了强劲的宣传影响力。通过“劳模文化”的传播,《解放日报》宣传阐释了党的方针政策,唤起了边区人民以主人翁意识“学劳模”“赛劳模”积极投身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行动自觉。

关键词: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劳模文化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推进了新文化战略的贯彻实施。通过“文”“武”两条战线协同推进,中国共产党从延安出发,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宣传劳模运动、传播劳模文化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延安时期劳模文化政治话语表达的理论及现实基础

《解放日报》的劳模文化传播,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文化领域“生动立体”的政治表达。“劳模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人的劳动,创造了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并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批判吸收了黑格尔的理论成果,将劳动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者与劳动活动、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人与人的相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阐释了异化劳动观。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也提出“劳动是生产的主要要素,是财富的源泉,是人的自由活动”,指出“资本如果没有劳动、没有运动就是虚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作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它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主线,不仅将劳动解放作为最终指向,还进一步指明了自由劳动实现的途径。

延安时期的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是“劳模文化”传播的实践要求与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肯定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价值的同时,又强调了劳动者是一切劳动的主体,劳动群众在人民群众中居于最稳定地位。毛泽东指出,未来的新中国不仅政治自由、经济繁荣,而且“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的国情下,如何通过文化传播,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组织和唤起群众,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前提。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国民党随即调整对华政策,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包围、封锁,甚至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经费。曾经地瘠民贫的陕甘宁边区人口150万,部队、机关、学校的人员却在6万左右。特殊的斗争形势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根据地面临“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困境。

为减轻人民负担,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1939年1月,“生产运动委员会”成立。2月,在延安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客观分析形势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同时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0年2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大生产运动全面展开。同年11月,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发布《关于开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必须以开展经济建设作为当前最迫切的实际中心工作之一”。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林伯渠把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切工作的“中心之中心”。如何在急迫的革命形势下,及时将党的政策普遍准确传达,汇聚起党、政、军、民、学各界的磅礴力量投入大生产运动,是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能力的重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解放日报》的党报媒体优势,通过文化战线的强大影响力,组织发动人民,协同配合大生产运动的推进。《解放日报》通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价值内核的“劳模文化”的宣传普及,为大生产运动凝聚精神力量。因一项或多项实践活动在同类人中较为突出的个体或集体,被树立成学习典型和仿效对象。

二、《解放日报》对劳模文化的宣传阐释

党报党刊因其特殊的角色定位,在聚合信息、设置议程、拓展信息传播场域等功能发挥上,具有更突出的宣传教育和精神凝聚优势。在文化传播及意识形态构建中,党报不仅仅是一般的宣传载体或介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以旗帜和“喉舌”的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传播语境和话语方式,在拓展文化生产与传播空间的同时,引导作家、编辑、受众对象等文学群体的自觉选择,从而有效完成文化传播中政治话语的意识形態建构。《解放日报》从不完全的党报,在经历了向完全的具有战斗性的党报过渡,对“劳模文化”展开了强劲有力地传播。

1.《解放日报》的诞生及其党报属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华报》已难以适应新的宣传工作要求。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共中央进一步推进文化战略,统一全党舆论宣传口径,有力配合各方面工作开展。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亲自推动创办,亲自过问干部的选派和任用。1941年5月15 日,毛泽东亲自起草《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指出“5月16日起《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正式改组为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中共中央强调了《解放日报》作为党报的重要地位,指出“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宣传内容“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重要文章除报纸、刊物转载外,还要作为党内、学校内、机关部队内的讨论与教育材料广为宣传。但是,初创时期的《解放日报》,并非完全意义的党报。其“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地”的版块设计,大谈国际却对中国革命实际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不够。以《文艺》栏为例,亦存在脱离所依存的意识形态而开展自己媒体议程设置的问题。当时的文艺栏,每月发稿约20次,在延安文艺刊物体系中已展现出主流报刊媒体的极大传播影响力。但是,1941年至1942年初,《野百合花》等近三百篇针砭时弊的“杂文”在《解放日报》相继发表。毛泽东看后,反问党报到底还是不是“马克思”挂帅。从1941年10月,丁玲发表《我们需要杂文》,指出“我们这时代还需要杂文,我们不要放弃这一武器。举起它,杂文是不会死的”,至一系列杂文的涌现和各文艺期刊的大量转载,说明当时的《解放日报》已然偏离了其作为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喉舌”的定位。诸多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对党报党性问题的深刻思考。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发出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明确要求《解放日报》“要把党的政策,党的工作,抗日战争,当地群众运动和生活,经常在党报上反映,并须登在显著的重要的位置”。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真正成为具有党性和人民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舆论风向标,切实发挥起了理论传递、思想宣教和丰富人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宣传组织鼓动作用。它通过政策宣传、劳模事迹报道以及带有议程设置的“大生产运动”征稿,引导着读者、作者、编辑的群体实践活动发生改变。它引导着作者以高度的敏锐性把握主题,并使其体现于自己的创作、发表和媒体推广;
它引导着读者在媒体信息中归纳总结主题,并将其文化传播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应用于自己的实践。这一时期的通讯、社论及文艺作品,多在《解放日报》首发或刊登,通过相关评论,而后作为范本推向全国。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真正成为文化宣传的旗帜。

2.“劳模”文化传播体现新民主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下的议程设置。《解放日报》对劳模文化的传播,从根本上遵循了其依存的意识形态而开展议程设置。1942年4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申明了党报必备的四个品质:“一是贯彻坚强的党性;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
三是洋溢着战斗性;
四是增强组织性,成为各种群众运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倡导者。”而后,《解放日报》的宣传内容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阐释党的政策,构建新的意识形态,真正实现了与“中央息息相关,呼吸相通”。当发展生产成为被提高到边区一切工作“中心之中心”时,《解放日报》及时予以回应,以刊登方针政策、发表时评及报告文学、文艺作品等丰富形式,推动了“劳模文化”传播。

《解放日报》从1942—1944年形成对大生产运动的宣传高潮。在“劳模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强大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三、《解放日报》传播劳模文化的实践路径

《解放日报》作为党的理论政策传播的“喉舌”,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劳模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把党的政策同群众的热情有机结合起来,使“劳动光荣”“学劳模”“赛劳模”的思想观念深入民众。

1.科学构建宣传主题的传播逻辑。“劳模文化”传播,其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精神内核,以文化的传播,通过典型示范的方式,塑造民主政权下的“新人”。为了将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宣传阐释,使其既不缺乏理论逻辑又贴近人民生活,容易被人民理解和接受。《解放日报》对“劳模文化”的宣传主题进行了科学的传播逻辑建构。在主题宣传上,主要围绕“谁劳动”“为什么要劳动”“如何有效开展劳动”的逻辑展开。通过对“谁劳动”的宣传,引导人民树立民主政权下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对“为什么要劳动”的回答,引导受众主体树立科学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以科学积极的劳动动机和态度,光荣地投身劳动;
通过对“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逻辑建构,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既宣达了理论,又避免了艰涩枯燥的纯理论宣教,既给予劳模文化在整个文化和社会空间以特殊的位置,又为公众搭建起走近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桥梁,最终形成劳动道德和伦理的新的建构。同时,在对“劳模文化”主题展开宣传时,又充分运用“破立并举”的强烈对比,宣传劳动模范传播弘扬劳模文化、开展典范教育的同时,对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二流子”进行有力批判,引导传播受众主体自觉做出劳动价值观的科学选择。

2.创新传播形式。《解放日报》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一方面来源于其强劲的意识形态话语议题设置,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从单一媒体向群众大众传播的有效转化。毛泽东提出“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莫艾在《本报革新前夜访询各界意见》中提到农民的回答:“咱一个字也不识,怎么提咱对报纸的意见来?”纬华毛织厂工人给出了“《解放日报》太深奥了”的反馈意见。《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报纸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有力的工具”,要“不仅使一般干部容易看懂,而且使稍有文化的群众也可以看”。对于那些稍有文化需通过别人读报的读者,要至少让他们能对标题产生兴趣。为了动员组织文化不高、识字不多的农民响应党的政策号召,《解放日报》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路径,从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出发对“劳模”文化展开传播。它以纸媒承载多种艺术样式,通过贴近群众生活、富于宣传鼓动性、为群众易于接受和传播的文艺形式,拓展实现“劳模文化”的立体传播和群体传播。由表1可见,《解放日报》对“劳模”文化的传播,充分注意了宣传表达形式。其在标题的拟定上,更加通俗易懂,便于诵读和群众传播。其次在宣传的体裁上,不仅仅通过新闻报道、社论,还充分运用了报告文学、戏剧、秧歌、歌曲、美术等多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报告文学注重通俗易懂地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歌曲朗朗上口便于口口相传。为了让农民对文化传播内容看得懂、记得住、解得下,原先艰涩难懂深刻隽永的文字被替代,文艺工作者将陕北的方言俚语、表达方式呈现于作品中,刊载到了报纸上。由此,《解放日报》的“劳模文化”传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从一张报纸的刊载实现了从人民出发、经由人民参与实现的大众传播,成为推动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力量”。

3.延展传播辐射场域。《解放日报》的传播不只限于解放区,还面向国统区、沦陷区,它将“劳模文化”的传播辐射场域向至广至远拓展延伸。一是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宣传旗帜,其本身就是面向党员、群众最广大受众群体的重要传播媒体。因此,随着报刊的印发,“劳模文化”的传播每天会与数十万的党员干部及群众相联系。二是《解放日报》发挥历史主动性,积极推进“劳模文化”传播形成联动效应,延展传播辐射场域。一方面它通过大量具有导向性的评论文章,为延安文艺大众化、通俗化夯实基调。通过对大生产运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事迹及文艺作品予以评论,引导文艺创作主体发生群体性选择变化,使其自觉从人民出发、书写革命根据地实践和宣传劳模文化。另一方面,通过间接传播,推动各大报刊媒体的刊发转载,在多媒体联动传播过程中拓展传播范围。另外,为打破军事、政治封锁,以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实现对国统区的跨域传播。《解放日报》与《新华日报》,将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与国统区的文化宣传遥相呼应,实现了对红色延安之外的“劳模文化”传播。如《兄妹开荒》经《解放日报》连载后,《新華日报》对其进行转载,有助于传播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四、《解放日报》劳模文化传播的历史影响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劳模文化”的传播,通过综合形式、多维建构,借助艺术语言进行宣传教育和政治表达,成功构建了新文化意识形态,大大推进了革命进程。一是对抗日民主政权下人民的意识进行了改造。人民通过“劳模文化”的宣教和引导,认识到作为劳动主体在民族抗战和民主根据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积极提升劳动素养的新文化,扫除了鄙视劳动、好逸恶劳的封建思想,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成功建立了新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二是掀起了向劳模学习的竞赛热潮。通过赞颂劳模、宣传劳动,及对民众身边模范的宣传报道,群众更加渴望学习劳模,争做劳模。在劳模文化的宣传影响下,边区掀起了向劳模学习、向劳模挑战竞赛的热潮。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党领导边区的社会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解决了边区“生产自给”的现实困难。在学英雄、赛英雄的热潮下,边区通过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自给,度过了困难。在“劳模文化”的宣传影响下,投入边区劳动的劳动力大幅增加。边区农民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在“劳模文化”的影响下,政治、军事、文化、卫生、司法等各方面先进人物和集体纷纷涌现。四是塑造了党的光辉形象,展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气象。“劳模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也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向传播受众进行了具体阐释。边区政府推进了“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以及对“二流子”的改造和“劳动模范”的宣传,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检验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能力。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劳模文化”的传播,引导人民树立了新的劳动观念、构建了新的劳动关系,汇聚起党、政、军、民、学各界磅礴力量,赢得了大生产运动的胜利。这为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归根到底要依靠劳动和劳动者,总结借鉴延安时期党的历史智慧,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沈阳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辽宁省科研基金项目“高等艺术院校鲁艺文化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SYQ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一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5]丁玲.我们需要杂文[N].解放日报,1941-10-23.

【編辑:李栋】

猜你喜欢延安时期解放日报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传媒评论(2019年8期)2019-11-11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商(2016年20期)2016-07-04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1期)2016-06-03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6期)2016-04-26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年7期)2014-09-01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2期)2014-04-02

推荐访问:解放日报 延安 劳模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