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的当代叙事与文化意蕴

时间:2023-10-22 13:00:15 来源:网友投稿

李晓春 穆艳阳

《牡丹亭》作为经典的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在近现代流变发展的过程中,以多样化的再现方式,在剧场、影视、网络等不同场域空间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其中,课植园版昆曲《牡丹亭》在江南园林和昆曲的共同叙事中,记录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探索之旅,呈现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达,映照了当代中国人内在审美的文化心理。

《牡丹亭》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系列中的戏剧代表作品,一直是昆剧舞台呈现和文人昆曲清唱中常演常唱的戏目之一。清末民国,昆曲虽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其剧坛霸主的地位被京剧所取代并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但昆曲《牡丹亭》中的“学堂”“劝农”“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等折子戏一直在全福班、仙霓社等职业昆班的场上演绎中得以薪火相传。《锡报》《申报》等近代报刊中也留下了不少剧评家、昆曲爱好者、知识份子等群体有关昆曲文化的普及以及传承复兴的深入探讨[1]。随着电影技术的传入与发展,昆曲《牡丹亭》以影像的方式留下了戏曲大师们个性化诠释的独特方式,其中比较经典的有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梅兰芳、俞振飞两位京昆界大师合作的《游园惊梦》;
1986年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张继青、王亨恺主演的昆剧《牡丹亭》等作品。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4年,以全本形式舞台呈现的青春版《牡丹亭》进入大众的视野,从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写、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到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国外高校的巡演,不自觉地在年轻学子群体中进行了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唤醒”。此次巡演引起了业内诸多的关注,也成为昆曲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的重要契机。随后,各大昆剧团争相演绎《牡丹亭》,出现了剧场版、厅堂版、园林版等不同的版本,再现了历史中不同场域的昆曲演绎,给当代广大昆曲爱好者带来了多样化的观剧体验和审美享受。其中,实景园林版因其独特的观剧模式、带给当代观众浸入式的观剧体验而备受关注。本文是以笔者在朱家角课植园实地观赏《牡丹亭》的艺术体验引发,结合相关MV作品《偶然间》、2011年上海电视台七彩戏剧频道“戏剧大舞台”专栏的访谈《寻梦· 张军专访》,以及2012年电影纪录片《寻梦·牡丹亭》等素材内容,来探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的当代叙事和文化意蕴。

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探索之旅

自2009年实景音乐演出《印象刘三姐》横空出世以来,实景音乐剧、实景昆曲等体裁的作品相继问世,前者以《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开先河,后者则以2010年课植园版昆曲《牡丹亭》为代表。在这两部作品中,音乐家谭盾均为主创团队的艺术总监,引领了整部作品的艺术定位与文化品格。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借用“音乐剧”这种舶来音乐体裁,对中国民间文学题材进行当代演绎,传达悠久的湖湘文化精神;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则借用园林和昆曲等传统艺术承载手段,折射江南文化意蕴,传达当代人的内在审美诉求。

作为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作品,课植园版《牡丹亭》亦是昆曲艺术家张军在其职业生涯中,从演员身份向创作者身份转型的首部作品。在该作品首演之前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张军经历了演出场域由剧场转向园林的空间变化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艺术创作体验,并由此获得了不一样的表演经验,进而“重新打造了表演的创作观念”。体现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艺术语言,拓展艺术边界,进而塑造艺术形象、表达艺术梦想的探索之旅。该版《牡丹亭》于2010年6月5日在课植园首演,后又于同年10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亮相。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此后成为每年春秋两季在课植园内常演的剧目。

位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的课植园,始建于1912年,历时十五年落成,距今有百年的历史。园林中,包括了富有江南特色的假山水池、石碑长廊、亭台楼榭等元素。课植园版《牡丹亭》内容紧凑,演出总时长约为一个多小时,以男女主角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将故事浓缩成惊梦、离魂、幽媾、回生等四回目。在整场表演设计中,主创团队充分运用了园林的空间与景物来进行场景的分配、音响的呈现、舞台的调度、舞蹈的编排;
音乐上则以原剧目中【皂罗袍】【好姐姐】【绕池游】【山桃红】【山坡羊】等曲牌为核心,加入了打击鼓乐、古琴等音乐元素,在古今对话中展开了一场杜丽娘与柳梦梅的青春之恋,充分调动了现场观者的听觉、视觉和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以各种形式作为载体传情达意。中国古典园林与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具象化表达方式,这些方式以相应的艺术作品承载其思想内涵。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别之一,课植园版《牡丹亭》的当代演绎,既是中国园林与音乐在现实时空的双重表达;
也是江南园林的九曲环绕与昆曲的百转千回在藝术层面同质异构的共同叙事。

二、江南园林与昆曲的同质异构

在昆曲发端、发展、繁荣的历程中,一直与中国古典园林结下不解之缘。回溯至明清时期的江南一带,构园筑宅是士夫乡绅在现实中构建的精神家园,园林中的亭台楼榭、草木花鸟,无不体现着这个群体的审美趣味与精神诉求。这些士夫乡绅曾在园内兴建家班,自娱之余用来款宴宾客,由此推动了昆曲在创作、唱腔、表演、流派等各个维度的演变与发展。以历史上著名的昆曲曲派“无锡唱口”为例,在其发端、发展的过程中,与明代邹迪光所建的“邹园”(即愚公谷)、清代秦松龄改筑的“寄畅园”、侯杲所筑的“亦园”等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代潘之恒曾在《亘史·原近》《鸾啸小品·技尚》等文章中对愚公谷主邹迪光的音律造诣有过不少描述;
清初散文家余怀在游过无锡寄畅园后所作的《寄畅园闻歌记》,不仅是昆曲史上一篇重要的考证文章,亦是今人怀想寄畅园昔日辉煌的浓重笔墨。

具体到昆曲《牡丹亭》,从作者、剧情、文辞、剧中人物等维度或明或暗俱蕴含着丰富的园林元素:剧作者汤显祖,曾受邀至无锡“愚公谷”观演邹迪光家班所排演的《牡丹亭》和《紫钗记》;
《牡丹亭》的核心剧情在园林中发生、衍变,与之相关的《游园》《惊梦》折子戏,是全剧叙事的核心,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亦都以此为基础;
名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则是《牡丹亭》中女主角杜丽娘在面对满园春色时的怀春之叹、青春之慨。凡此种种,都成为了在课植园中再现昆曲《牡丹亭》爱情故事的历史与文化根基。以坐在课植园的“水月榭”中观赏《牡丹亭》的观众视野出发,“水月榭”右侧用来摆放必备的扩音设施;
与水月榭隔水相望的,则是以亭台石阶为核心,由水上栈道、林木山石、木质栈道等组成的演出舞台,乐队演奏人员则隐在亭子右侧后方的“镜清堂”。琴箫悠扬,锣鼓轻奏,竹叶沙沙,“在有限的时间里,昆曲通过高密度的程式化表演,实现无限的叙事空间;
园林跨越空间的界限,通过空间类型的有机组合,实现超越类型的叙事目的[2]。可以说,昆曲《牡丹亭》从古代的文本跨越到当代的园林,为抽象的文字赋予了典雅的空间,契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诉求,传达了中国园林文化和昆曲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传统音乐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的内涵也相当广泛深厚。“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许多意象延续下来,成了特定的符号。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方式及人类情感方式的变化,意象的表达方式也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变化。”[3]在实景昆曲《牡丹亭》和其同系列的MV《偶然间》的当代演绎中,集中了昆曲、古琴、工尺谱等戏曲、乐器、乐谱等独特的中国音乐文化符号,前两者为文人文化符号的表演外显,乐谱则在文本的基础上赋予了其时代的新意。

(一)文人文化符号的表演外显

纵观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文人知识分子从一开始就在昆曲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多个环节深度参与其中。《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名作折射出这一群体的集体文化心理,“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4]。在曲唱方面,昆曲逐渐形成了舞台“剧唱”和文人“清唱”两大唱曲体系。在这两大唱曲体系发展流变中,箫笛始终是伴奏乐器中的主角。

古琴,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和音乐的象征和符号。在古代文人“琴棋书画”的四大必修课中,“琴”占据首位。弹奏琴曲“九弄”亦曾是隋炀帝时期文人取仕的必要条件和必备技能。

在课植园版的《牡丹亭》中,除了主奏乐器箫笛外,音乐编创的一大亮点为古琴场景的呈现和古琴音乐的运用,贯穿全剧始终,成为昆曲叙事的一条重要隐线。琴声与箫笛声、人声以及流水声、风声、竹叶沙沙声、山石的共鸣声等自然声响相互交织,营造了如梦如幻、虚实相生的意境。

(二)乐谱文本符号的视觉传达

工尺谱曾是我国传统音乐发展中影响较大,普及面较广的一种谱式。工尺谱亦是昆曲的重要记谱方式,如昆曲曲谱中比较经典的清代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叶堂编撰的《纳书楹曲谱》、王锡纯编辑成书的《遏云阁曲谱》,民国王季烈所编《集成曲谱》以及俞粟庐所编《粟庐曲谱》等均为工尺曲谱。这些曲谱不仅是记录音乐的一种文本方式,也是当代中国人理解传统音乐的重要文化符号。

课植园版昆曲《牡丹亭》主创张军演唱的国内首支昆曲单曲MV作品《偶然间》,是由《牡丹亭·寻梦》中的曲牌【江儿水】嬗变而来,其工尺曲谱来自于我国民间刻印的第一部大型曲谱巨著《纳书楹曲谱》。课植园亦为该MV的主要拍摄场所。整首MV作品以昆曲《牡丹亭》的场地搭建、剧目排演、剧情片段呈现等为背景,用蒙太奇的手法与人声一起铺陈开来,可视为课植园版《牡丹亭》的番外篇。该MV画面中,在展现场景、传达人声、呈现唱词的同时,以旁谱的手法为观众呈现了工尺谱的板眼和音律。这种运用现代科技使乐谱文本视觉化的手法,使观者实现了听觉、视觉一体化的艺术体验,完成了曲调、唱词与乐谱的同步传播。

综上所述,通过对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建筑、戏曲、音乐、绘画、服饰、武术、医学、古玩等为物质载体,具象表达中华精神文明。经过历史的积淀、岁月的洗礼,这些载体逐渐衍变成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意象,运用于当代中国的人文化生活中。当代人通过园林版昆曲《牡丹亭》的沉浸式体验,被自然滋养,为文化浸润,在审美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身心亦得到了疗愈。

第二,不管是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中杜柳二人爱情故事的完整呈现,还是其中单个曲牌片段式的表达,不仅仅是诠释原作中杜梅二人“爱情超越生死”的青春主题,亦是艺术层面更高维度上通过再现园林美、昆曲美去呈现艺术家更高维度的创作探索之旅,亦如MV作品《偶然间》片尾呈现的字幕“寻梦已始,寻梦未完,行走在此间,心已有彼岸”。

第三,科技的深入发展,传播媒介的不断迭代,为实景园林版《牡丹亭》的再现賦予了新的传播方式与场景。以传统为根基,以当下为主线,将传承与创新巧妙结合,将古代与现代连成一线,从全新的视角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最后,京剧、黄梅戏、越剧、川剧等剧种也都移植上演了《牡丹亭》;
有的还拍成了影视剧,如2009年上映,由昆剧表演艺术家华文漪、岳美缇担任艺术指导,CCTV新影制作中心摄制的越剧电视连续剧《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中的曲牌音乐也成为作曲家创作的重要素材,如首演于2018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维亚教授为竹笛与室内乐队而作的《牡丹亭梦》中,引用了“惊梦”中【皂罗袍】的音调。2023年1月,苏州大学出品的独幕剧《牡丹亭音乐传奇》,是在昆曲《牡丹亭》的唱腔旋律基础上,结合钢琴、大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进行的跨界创作。这些尝试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昆曲艺术的戏剧内涵和表现张力,对当代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注释:

[1]李晓春:《〈锡报〉上海版“游艺座”专刊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类型与内容述略》,《音乐生活》2022年第4期,第63-65页。

[2]王祺雯:《江南园林的戏剧性——昆曲与园林的同构性阅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7年,第2页。

[3]汤双平:《中国古典意象在现代视觉艺术中的演绎》,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30页。

[4]余秋雨:《笛声何处》,《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4-25页。

李晓春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穆艳阳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2级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

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高月)

猜你喜欢牡丹亭实景昆曲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5期)2022-06-16牡丹亭中国宝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少儿美术(2021年2期)2021-04-26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补园和昆曲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4期)2016-01-23读《牡丹亭》东坡赤壁诗词(2015年3期)2015-08-15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5年8期)2015-02-28

推荐访问:意蕴 昆曲 实景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