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20 16:56:03 来源:网友投稿

陈燕南

内容摘要:在文化多元的世界,留学成为各国学术交流的常态,留学生群体也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冲突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和丁允珠的面子理论是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开放、包容的应对策略来化解冲突,以实现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文明互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低语境 面子协商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多元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留学成为世界各国科研、学习的常态化现象。留学生作为母国文化的文化载体,既是对外交流的使者,又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主体和主要推动力量。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接近40万,排名前三的留学生生源国为韩国、美国和泰国;2019年我国海外留学生总人数突破70万,其中在美留学生人数超过37万名,成为美国最大海外生源国。两相对比,中美之间的留学活动交往频繁。数量如此庞大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学习、生活,会经历哪些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因何而起,年轻的留学生们又该如何应对,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发生在我国留学生身上的真实个案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个案背后的文化价值维度方面的原因,发现在跨文化交往中,留学生存在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对所在国深层文化了解不多,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技巧,才能更好地融入所在国的学习生活,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一.高低语境理论

跨文化交际学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学界公认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为该学科理论奠基人。霍尔1976年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可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类型。两种文化类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的信息传递方式是间接还是直接。高语境文化以“和”为贵,强调语境的重要性,言语表达较笼统,含蓄,表情达意较为婉转,不会直抒其意,信息传递往往需要意会而非言传。低语境文化突出直接的言语交际,信息传递清晰,直白,不隐藏真实意图。高语境文化中群体意识强,而低语境文化中个性比较鲜明。中国和美国被认为是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典型代表。

丁允珠在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面子协商理论。她认为,面子是自我在特定关系情境下展现的自我形象,因为高低语境文化侧重不同,所以实际沟通时应采用不同的面子协商模式。高语境文化强调群体认同而低语境文化侧重自我认同。低语境文化追求“挽回面子“(face- restoration),“留面子”(face-saving),表现为对他人隐私的尊重;高语境文化看重“要面子”(face- assertion)和“给面子”(face-giving),体现了个体被包容、被接纳的需求。

高低语境理论为人们深入了解不同文化提供了理论注解,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差异,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冲突理论及个案分析

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是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跨文化交际或交流研究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相互交流的过程,其目的旨在“获取足够的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减少文化冲突”,进而适应彼此,相互认同。跨文化冲突描述的是两方或多方在实质或相关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期望、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感知差异或意见相左。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推动,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层面,中外在政治、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广泛开展,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不失时机地开展“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融和彼此了解。然而,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人文环境,导致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仍时常出现误解、对立、甚至理念认知上的冲突和深层次的排异反应。本文选取的个案就是发生在海外留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虽是“微不足道”的日常小插曲,虽不能以一概万,但管中窥豹,通过分析个案的来龙去脉,解剖交际双方对待事件的不同态度,不难发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价值观导致了跨文化冲突个案的发生。开展跨文化教育,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保证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1.个案背景描述

个案为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复原。个案的主角A是一名来自广州的中国留学生,当时在一间美国私立大学读大四。该校常年招收海外留学生,以欧洲和亚洲学生为主。学校包容多元文化,经常举办以各国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定期向社区民众开放。此外,该校长期与我国高校合作,开展教师互访,交换生项目及双学位课程。个案描述的小插曲就发生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晚会结束之后。晚会有中西器乐演奏、舞蹈等节目组成,参演人员为本校师生及校外演出嘉宾。

插曲一:

晚会结束后是答谢表演者和志愿者的工作餐,工作餐由当地的中餐馆提供,菜肴装在大餐盘里,一字排开,自助取餐。当晚的食物有饺子,糖醋排骨,炒面,炒饭,麻婆豆腐,素炒青菜,还有广东特色食物虾饺。排队取餐时,个案主角A同学开心地把盘子堆得滿满的,身体却仍站在原处,目光在餐盘间来回转动,大饱眼福。一位参与活动组织的美国老师B看到后,平淡地说道:“吃完了再来取。”(Finish your food and come back for more.)A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盘子,跑了出去。两个中国学生跟了出去,发现屋外的A同学大哭不止。A坚持要投诉B老师,因为觉得被冒犯了(she felt offended)。在美国高校,对教师而言,遭遇学生的正式投诉(complain),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事情最后经笔者反复调解,并以B老师道歉收尾。

插曲二:

晚餐的送餐时间比约定时间晚了20分钟,美方负责人坚持要克扣餐费作为延迟送餐的惩罚,而中方负责人认为晚餐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很好;中餐馆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既然事前没有约定惩罚条款。就不应克扣餐费。

2.个案分析

分析个案,不难发现高低语境理论、面子等因素对各当事人的深刻影响。

(1)面子问题

插曲一反映了中国人的“面子”观,即在乎他人的评价,失了“面子”带来的精神伤害要远远大于一切痛苦。这在A身上表现尤其明显。A本人来自广州,再过半年即将完成四年留学生活。把取餐纸碟装得满满当当,与其说是对美食的向往,不如说是慰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情。却被美国老师当面“训斥”,感觉非常没面子。“当面子受损时,人们往往会因为没有受到应有的对待,产生因身份而触发的复杂情绪。”结果,一句无心的话触发了A同学的敏感神经,使事情差点无法收拾,中国学生和美方教师双方都无比尴尬。对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人来说,只是就事论事,好心告诉中国学生注意用餐礼仪,却差点招致投诉,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2)高低语境文化

个案中简单的对话也反映了中美文化作为高低语境文化之代表的语言特点。

B:“ Finish your food and come back for more.”

A:
……

B老师的话是低语境文化的典型信息传递。一句普通的祈使句,只是直白地告诉学生“吃完了再来取”,语气上并没有不客气或斥责之意,也没有用很重的词,表意直接简单,这是美国人直线思維方式的表现;然而,这句再平常不过的句子对于A来讲,却是“冒犯”。美国老师的“言外之意”是“批评”,在公开场合指出更是驳面子,不给面子。虽然在场的中国学生不多,且没有几人留意到这个小插曲,A还是觉得“面子”挂不住。还需要指出的是,事后A同学坦白,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中国学生,B老师的批评让她很内疚,觉得丢了自己面子事小,关键是丢了中国人的面子。美国老师多年来往返于中美之间,每年都要到广州短期授课。尽管对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感兴趣,却还是因为忽略了面子对中国人的重要性而导致个案发生,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给面子是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A同学和B老师的应对方式深度诠释了高低语境文化在言语表达上的显著差异,以及不同文化模式对人们思维和行事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A学生没有回答B老师的话,直接走出了用餐地点,是在用无声的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只是其中有几分羞愧,几分恼怒,却只有高语境文化熏陶过的人才能揣度了。

插曲二的焦点在于对于餐馆延时送餐是否应给与处罚。中国人受集体主义导向的高语境文化影响,而美国人则是低语境文化特征显著,两个群体处理冲突的方法截然不同。中国人以和为贵,处理冲突的方法多是“协商,妥协,退让,避免冲突”。既然餐馆保质保量完成了送餐,用餐人员满意,就应变通灵活,小事化了,不予处罚,避免破坏过年其乐融融的欢乐气氛。更何况餐馆老板是多年合作的华人移民,是华人群体的一份子,过年餐馆人手紧是客观事实等。考虑上述因素以及华人的同胞情结,事先并无约定处罚条款,事情应以支付全款圆满结束。然而,对于崇尚效率和竞争的个人主义导向的美国人来说,他们认为没按预定时间送达,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即为不当,就可以通过扣款等方式“公事公办”,予以惩罚。

三.化解跨文化冲突的策略

个案中描述的小插曲令我们意识到东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层面天然存在差异。既然差异无法避免,那么怎样处理好这种差异,就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求同存异,彼此尊重,互学互鉴,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基于此,提出三点化解跨文化冲突的策略。

1.以尊重、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明,聆听不同声音,促进文明互鉴互赢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文化、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生存权,因此应相互欣赏,和谐共荣”。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也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正视文化多样性,彼此尊重,发扬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的传统,接纳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促进文明互鉴互赢。年轻的留学生们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包括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秉持开放的心态,聆听来自不同文化的声音,进一步提高跨文化意识,为留学生活做好心理上的铺垫和准备。

2.打破文化定势,培养共情力

个体的成长因受自己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文化交流中人们总会带上本国文化的烙印以己度人,这些先天形成的看法和思维会阻碍我们对于异国文化的包容。面对新的环境,留学生应以谦虚友好的心态打破原有思维定势和文化定势,要多和旅居国人民交朋友,深入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推己及人,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尝试透过他人的视角看自己,从而更全面地观察不同文化的人群,了解多元文化的存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共情力。只有寻找到中国文化与异国语境的深层结合,才能最终跨越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找到跨文化交际的和谐相处之道。

3.保持开放性思维,培养“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

开放性思维是化解跨文化冲突的前提。在允许差异存在的前提下,留学生应着力培养“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消除偏见和误解,并从跨文化冲突的失败案例中汲取经验,要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在动态的文化交流互动中学习成长,实现古人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而实现多元文明共存共赢。

近几年,随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客观变化,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为世界发展注入了新的不安定元素。如何在对外交往中求同存异,打破隔膜,化解矛盾,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上,与各国一起携手走向未来,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发展,也关系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未来走势,更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和推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既要警惕欧美等大国的文化沙文主义,也要秉持包容开放的心态参与跨文化活动。据笔者观察,新一代的留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目睹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民族自豪感强烈,对中国食物的依赖,对乡情的寄托更甚于他们的父辈。年轻的留学生走出国门,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未来将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如果能进一步创造条件,帮助留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符合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而且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个案抛砖引玉,提出基于尊重多元文化形态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 147/201604/t20160415_238378.html中国教育报2016-4-15.

[2]https://www.sohu.com/a/417139131 _460424

[3]IIE Open Doors / Annual Release  https://opendoorsdata.org/annual-release/

[4]Hall, E.T. Beyond Culture[M]. Anchor,1976:101.

[5]Ting-Toomey, Stella. Managinginterculturalconflictseffectively. InL. Samovar&R. Porter(Eds.),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M].(7th ed.). Wadsworth, 1994:
360-372.

[6]Oetzel, J., Garcia, A.,& Ting-Toomey, S.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ce concerns and facework behaviours in perceived conflict situations:
A four-culture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J].2008,(19):382-403.

[7]Ting-Toomey, Stella. “The Matrix of Face:
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 In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ed.) William B Gudykunst. Sage, 2005:73.

[8]Chen Guoming,&Straosta, William J..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192.

[9]劉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时间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
76-84.

[10]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的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43- 244,201.

[11]https://language.chinadaily.com.cn/news/2014-04/01/content_17396012.htm

[12]郭明俊.“和而不同”思想的多重意蕴[J].唐都学刊,2020,(3):52.

[13]李微焓,王梅.跨文化冲突研究——以沪上某外资银行上海籍和香港籍员工为研究对象[J].山东社会科学,2014(5):375-376.

[14]姜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J].当代世界,2018(7):
75-78.

[15]任洪生.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实、挑战与应对[J].学术前沿,2022(1)下:75.

猜你喜欢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7期)2016-12-16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9期)2016-12-08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推荐访问:案例分析 交际 中国留学生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