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试卷8篇(完整)

时间:2023-10-19 11:04:01 来源:网友投稿

历史2022中考试卷第1、D2、C3、B4、B5、C6、B7、D8、C9、C10、C11、A12、C13、B14、B15、C16、D17、B18、B19、C20、B(5分)(1)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中考试卷8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中考试卷8篇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1篇

1、D 2、C 3、B 4、B 5、C 6、B 7、D

8、C 9、C 10、C 11、A 12、C 13、B 14、B

15、C 16、D 17、B 18、B 19、C 20、B

(5分)(1)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1分)

(2)爱国主义精神(1分)

(3)中国:对仗工整,押韵;(1分)外国:文字相对自由(1分)

(或中国:诗歌篇幅相对短小:外国:有长篇的英雄史诗。)

(4)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写出任意1点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

(6分)(1)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制度,最后失败。(1分)新文化运动。(或思想文化方面向西方学习)(1分)

(2)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英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英国是由思想到制度再到经济,(1分)中国是由经济到制度再到思想。(1分)

(3)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正常发展进程;中国近代化是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结果;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写出任意2点得2分)(如写出西方近代化原因,如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不扣分,但也不得分)

(7分)(1)实施一五计划。(1分)一五计划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二者相互促进。(1分,意思相近即可)

(2)人民解放军(或国防建设)。(1分)国防建设的发展为国家的外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1分)

(3)第二单元按照时序性原则编写,第四、五单元按照专题性原则编写。(或第二单元突出时序性,第四、五单元突出专题性。)(1分)建国以来的巨大成就。(1分)经济(或科技、体育等)。(1分,写出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5分)评分说明: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自拟题目:(1分)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联系: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史实正确,线索清晰;(1分)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分)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7分)(1)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工业产量下降;(1分)苏联工业不断发展。(1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1分)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分)

(2)苏联抓住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和各国厂商急于寻求市场的有利时机,大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1分)

(3)国家的宏观调控;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机遇。(答出任意一条得1分,共2分)

20XX中考模式试题历史试卷八附带答案相关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2篇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 )

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

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

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隋朝融汇南北之长而推陈出新,作出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和创新。图中所示隋朝实行的制度

①体现了皇权增强的趋势②强化了家相的擅权专断③反映了行政分工与牵制④造成了皇权的专制独裁一

①②

①④

①③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客相复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下表是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来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了官员素养

放宽了录取标准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

①放弃重农抑商政策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④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②④

②③

③④

①④

从灭南宋之后甘肃、江北、陕西数省的继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攘,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窥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

代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实现地方高度自治

削弱了地方与中的联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 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正走向没落,社会对教育的新需要,为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一大批私学大师先后出现……鲁国的孔丘……广泛地吸收学生.私学的兴起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

材料二 唐玄宗时,颁布《求儒学诏》,……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相应的学校教育机构,里有里学,乡有乡学,州府县有州府县学,中央有中央官学,还允许私人办学。另外在内教坊中设有音声博士,京城也设置了左右教坊,掌管俳优杂技、音乐舞蹈小画目.教育。在鸿胪寺中聘请儒士给外国使者讲授经文,向外传播中国文仪。

——林琳 《国古代教育史》

(1)材料一中“旧政治"指的是 , 由“学在官府” 到私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之所以出现“门下人品混杂”,是因为孔丘的在教育方面秉持 思想。

(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宋时教育发展的状况,并简要评价其影响。(3分)

(3)日前,陕西省发布公告,明确要求20XX年全省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我省教育改革的又大成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读你对当前我省教育改革的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材料二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 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官阶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

——摘编自瑰晓巍、 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材料三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1)材料一中“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是在 时期,图中A、 B字母处应填的相应内容分别是 和 ,从中国古代选 官制度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 选拔标准逐步趋向 。(4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率相制度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3分)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难以保持持久威慑力的主要原因(3分)

我选做: ( )

(3)20XX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XX年党风廉政和反腐工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东京梦华录》 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署,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千,夜食于此故也。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四 郑和船队七下 西洋期间,“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仍在厉行,海禁导致民间海外贸易被迫转型为走私性质的私商贸易。民间海外贸易的需求张力和朝廷政策的矛盾冲突始终贯穿明清两朝。

掩盖在倭寇之乱中的真相是,倭寇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日本倭寇,但更大的一种倭寇是东南沿海商民。

(1)材料一图A描绘的是 (城市)的繁荣景象,图B所示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称 ,图B 和图C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共同反映了 (3分)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唐来时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4分)

②宋朝城市娱乐场所叫什么?

依据材料三,结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的商业贸易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和后果。(3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1分)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3篇

(1)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都护。

(2)①海外贸易发达,中外交流频繁;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有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在广州、杭州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很广,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的落后,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接受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国家落后,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为共产组织的诞生提供了有生力量。

(2)民主、科学;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

(3)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等。(任答案两点)

(1)条件: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大大提升了英法美的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教训:要确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要尊重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正义诉求;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

(2)两极格局;实质:美苏两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积极影响:确立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为战后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3)影响:不利于两大阵营国家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事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4)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应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4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制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其中“平定蚩尤乱”的地点是( )

涿鹿 牧野 长平 阪泉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中国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西周 秦朝 西汉 宋代

他是尊崇儒家的,但他的好大喜功、迷信神仙等,又无不与儒家思想相背驰:他有时表现得异常果敢,如痛惩匈奴,却又时时提防别人的暗算。他一生兴高采烈的致力于开边事业,最后却又在痛悔中结束。他是( )

秦始皇 秦二世 汉高祖 汉武帝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材料说明古代“丝绸之路”( )

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强了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沟通

商贸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促使商人改变了初衷

商贸活动承载了风俗习惯,所以推动文化相互融合

商贸活动加快民族融合,到元朝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

①② ①③ ②③ ②④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兰亭序》是祖冲之的代表作品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玄奘 鉴真

阿倍仲麻吕 马可˙波罗

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国家分裂的时代

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李鸿章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教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宣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德国闪击波兰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

解放战争期间,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年12月11日,温州市鼓楼工商所向章华妹颁发了由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的营业执照。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这表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国营企业改革起步

个体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匆忙制作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源于(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是( )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促使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形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提高了西欧国际社会的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如图是哪一宗教的传播线路( )

佛教 伊斯兰教 道教

法国人民把每年的7月14日作为国庆节,是为了纪念(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公社的建立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法兰西帝国的建立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

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米、重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 )

《共产党宣言》 《独立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国家工业复兴法》

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

签订《九国公约》

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慕尼黑会议 开罗会议

当地时间20XX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 )

新经济政策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实现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对工业的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 )

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工业 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伏尔泰说:“即使中国的皇帝,也不能向最下等的人说……禁止你思想”。这表明他主张( )

人文主义 反抗神权 三权分立 自由平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共40分)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材料二发生在某国的一次变革

——整理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国此,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还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改编自《新全球史》材料四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商鞅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变法,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哪种社会制度?

(2)材料二所述变革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变革的名称是什么?这变革使该国的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萧条”指的是哪一历史史实?凯恩斯的思想在哪一事件中得到了提前利用?这一事件对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对变革创新有何认识?

(13分)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作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2分)

材料二“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5分)

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3)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该国史实加以说明。(4分)

(4)现在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2分)

对外政策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实践证明,唯有顺应历史潮流,方能发展壮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空,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延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

——-总理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哪个历史事件?从世界联系的角度来看,它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从材料可得知当时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一带一路”合作的提出源于中国历史上哪条商道?当时沿着这条通道,从中国出发,最远能到达哪里?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有何建议?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ADAB CADCB DDADA

DCCAC BAAAC BACA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1)战国时期;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封建制度。

(2)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197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变革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13分)(1)成就: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提出力学三定律。

(2分)(2)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3分)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1分)共同作用:建立世界霸权,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1分)

(3)国家:苏联(1分)。建立世界秩序方面:成立华约,建立经互会,展开美苏争霸(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最后结果:苏联解体。(1分)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①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经济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

③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侵略、掠夺建设不了和谐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只能给世界带来灾难;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答出两条言之有理即可)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意思相近可得分)

(3)经济全球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丝绸之路;大秦(古罗马)或者欧洲。

(4)国家应创建一个健康、良性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企业参与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言之有理即可)

20XX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五相关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6篇

1、D 2、C 3、B 4、B 5、C 6、B 7、D

8、C 9、C 10、C 11、A 12、C 13、B 14、B

15、C 16、D 17、B 18、B 19、C 20、B

(5分)(1)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1分)

(2)爱国主义精神(1分)

(3)中国:对仗工整,押韵;(1分)外国:文字相对自由(1分)

(或中国:诗歌篇幅相对短小:外国:有长篇的英雄史诗。)

(4)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写出任意1点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

(6分)(1)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制度,最后失败。(1分)新文化运动。(或思想文化方面向西方学习)(1分)

(2)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英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英国是由思想到制度再到经济,(1分)中国是由经济到制度再到思想。(1分)

(3)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正常发展进程;中国近代化是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结果;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写出任意2点得2分)(如写出西方近代化原因,如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不扣分,但也不得分)

(7分)(1)实施一五计划。(1分)一五计划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二者相互促进。(1分,意思相近即可)

(2)人民解放军(或国防建设)。(1分)国防建设的发展为国家的外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1分)

(3)第二单元按照时序性原则编写,第四、五单元按照专题性原则编写。(或第二单元突出时序性,第四、五单元突出专题性。)(1分)建国以来的巨大成就。(1分)经济(或科技、体育等)。(1分,写出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5分)评分说明: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自拟题目:(1分)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联系: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史实正确,线索清晰;(1分)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分)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7分)(1)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工业产量下降;(1分)苏联工业不断发展。(1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1分)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分)

(2)苏联抓住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和各国厂商急于寻求市场的有利时机,大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1分)

(3)国家的宏观调控;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机遇。(答出任意一条得1分,共2分)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7篇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佛教艺术的发展 古代建筑成就

古代政治中心的变迁 中原古代文明

观察下列图片,其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殷墟 ③少林寺 ④洛阳古丝绸之路遗迹

①② ②④ ③④ ①③

年3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再次强调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为维护新疆领土主权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李鸿章

《清议报》1898年创刊于日本。《清议报》一面痛斥“逆后贼臣”,歌颂光绪帝圣德,一面热烈倡导民权,着重以“哲理”启迪国民。由此可知《清议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自强求富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梁启超指出:“科举之法,非徒愚士大夫无用已也,又并其农、工、商、兵、妇女皆愚而弃之。夫欲强国必自智其农、工、商始,欲强其兵必自智其兵始?吾生童无专门之学,故农不知植物,工不知制物,商不知万国物产,兵不知测绘算数……人皆智而我独愚,人皆练而我独暗,岂能立国乎?”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抨击了科举制的弊端 主张学习西方建设高等学府

“名校何其多,吾独爱燕园。维新变法当年,大学堂初建。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之意,摈除名利念。”这里叙述的学校是( )

京师同文馆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洋新学堂

年12月11日,位于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的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命运影响的博物馆。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 )

①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③中国是一战战胜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④《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①②③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④

在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展出了一幅示意图(右图)。这一展品揭示了(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这里的“新路”指的是(

倡导民主科学、深入发动群众

建立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推进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位于南京的原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如今,这里是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每天都会有很多中外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览。这座建筑直接见证了( )

解放战争爆发

战略大决战

国民党政权垮台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完成,历时近十年。下列人物体现出的精神与红旗渠精神最为一致的是 ( )

冼星海 黄继光 王进喜 屠呦呦

下列结构图中间空白处应填写(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形成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刘少奇得到平反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

罗马对外扩张的影响 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工业革命这一惊天巨变使社会生产突飞猛进,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新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新的矛盾”指的是( )

①封建势力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③西方工业国家和落后地区的矛盾 ④生产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

①② ①④ ③④ ①④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这本书中,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这两大革命起到的共同影响是( )

冲击欧洲封建君主专制 使世界各地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倡导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是在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英国、法国打败了俄国。战争中俄军使用的老式滑膛枪只有英、法射程的三分之一,舰队用帆船来对付英、法的汽船。军官腐败无能,军事思想和战术更远远落后于英、法。克里米亚战争结束的同一年,英国、法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俄国和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政府的腐败 落后的制度 武器落后 国内改革不彻底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863年—1947年)出生的时候,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居住在城市,而在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不居住在城市。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汽车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提供了舒适方便的生活 两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城市的繁荣

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

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 从理论到现实 从一国到多国

美国《1935年税收法》中规定,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凡单身年收入超过500美元者、已婚夫妇年收入超过1200美元者,都必须纳税。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者,税率高达59%——75%。实行这一制度的直接目的是(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别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材料三 特洛伊人正在集会,在普里阿摩斯的门前,汇聚在一个地方,年轻的和上了年纪的男子。腿脚飞快的伊墨丝说道:“老人家,你总爱没完没了地唠叨,就像在从前和平时期那样——要知道,我们正进行着杳无终期的战斗。我经常出入人们拼斗的战场,却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军伍,人海般的阵容,就像成堆的树叶或滩沿上的沙子,他们正越过平原,将在我们的城下战斗。

——《荷马史诗》选段

材料四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莱蒙托夫《祖国》选段

(1)材料一和材料三,从诗歌内容上看有什么共同点?(1分)

(2)材料二和材料四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1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诗歌的什么不同?综合上述探究,请你总结中外优秀诗歌的共同作用。(3分)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近代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1835年—1901年)指出: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历史学家钱乘旦指出: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

(1)材料一指出,汲取欧洲文明,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请从中国近代史中举例证明这一观点。据材料一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什么?(2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英国近代化道路有何不同?(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道路上“次序颠倒”的原因。(2分)

(7分)阅读下列目录,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什么?三大改造时间与之基本一致,写出二者的相互关系。(2分)

(2)“钢铁长城”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国防建设与外交之间有何关系?(2分)

(3)上述目录中第二单元和第四、五单元的编写原则有什么不同?上述目录从不同方面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请再举出另外一个不同的方面。(3分)

(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3000万。

材料二 1928年到1932年,苏联许多新建的重点工程都是由美、德、英、法、意等国的公司直接参与建设的。著名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帮助设计、建设,仅1931年下半年就有250名美国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有20多家美国公司帮助苏联制造轰炸机、战斗机,法、意、英等国公司为苏联提供了驱逐舰和坦克图纸及模型。

材料三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比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经济状况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些不同的根本原因。(4分)

(2)概括出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1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苏联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

历史2022中考试卷 第8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是“家争鸣”时期

甲时期民间对儒学完全否定

乙时期认可程度高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

人们对孔子和儒学的认可和政府的政策关系不大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某一次侵略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这是对鸦片战争后影响的评价

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指学习西方近代文明

负面作用是指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下列该作品所表达的意味不正确的是()

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此时推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士气

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中央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1978年-发表南方讲话时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发展市场经济

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据此回答5-6题。目前,俄罗斯教科书修订专家组一致认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所经历的是苏联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这条“现代化道路”()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

以重工业为重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重视改善民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既促进了国家迅速发展,又埋下了解体祸根

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对下面两幅图片中的措施所体现的共同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迅速推进了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重要的目的是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的,但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能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一条横贯东西方的陆上交通要道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奉汉武帝之命访问西域诸国,密切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

材料二 海船出海,每艘船上的客商多达百余人,船上由巨商兼任船长、副船长、杂事等,持船深而阔,商人每人分得几尺地方,分占贮货,夜晚睡在货物上,货物多为陶器,兼有其他,大小相套,少有间隙。……其他国家的人到广州数年也不会归去,时人称之为“住唐”……广州的蕃坊里,海外诸国人聚居,设有蕃长,蕃坊公事,一般为蕃人,其衣袍穿着如同华人一样。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革命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

——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1)材料一中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军事战略目的是指 ______ ;张骞无意中开通的这条陆上交通要道被称为 ______ ;张骞出使后,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______ 的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主要表现。

②依据材料三,说明清统治者采取的“逆大势而行”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这一政策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 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如下图,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中西会通”和“中西融合”的呼声不绝于耳。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从此,中国思想文化格局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时期的新人物,包括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主张中西学的会通和融合。随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崛起,近代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和融合,最终促成中国古老文化的新生。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第二条: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4-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何重大意义?

(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提出的革命口号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图中“两只相握的手”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文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从产生、壮大到领导国家经历了艰辛的成长过程,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促成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因素有哪些?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无序的世界】

材料一 1919年,伍德罗?威尔逊、劳台?乔治和乔治?克里蒙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决定如何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从维护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应该从巴黎和会中汲取哪些深刻教训?

【平行的世界】

材料二

(2)反映了二战后怎样的政治格局?其实质是什么?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3)请谈谈两大阵营在经济上“冷战”的影响并举出一例20世纪50-70年代时期反映世界紧张局势的重大事件。

【交织的世界】

材料三 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而且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

——张书琛《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4)依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推荐访问:中考 试卷 历史 历史中考试卷8篇 历史2023中考试卷(推荐8篇) 2023年历史中考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