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末复习方法8篇

时间:2023-10-08 11:04:01 来源:网友投稿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第1篇一、口诀浓缩法就是以整齐压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形式上近于顺口溜,内容上极其概括,然后实行强化记忆。应用时根据口诀进行联想展开,达到准确全面记忆的目的。如红军四次会师编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期末复习方法8篇,供大家参考。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8篇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1篇

一、口诀浓缩法

就是以整齐压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形式上近于顺口溜,内容上极其概括,然后实行强化记忆。应用时根据口诀进行联想展开,达到准确全面记忆的目的。如红军四次会师编成口诀:“56-四懋,510---陕吴:66---二四甘,610---三会字(每句5个字分别代表年份、月份、部队番号和会师地点)”。口诀浓缩法简单有趣,但是在开始时需要动一番脑筋,把识记材料编成生动有趣甚至有韵味的口诀,这是要下点工夫的,不过,一旦编好,便终身难忘。

二、内容浓缩法

就是根据材料主干,将其内容的精华和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复习中国古代史的井田制,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国王所有,诸侯享有,奴隶耕作,形似井字”。或者进一步浓缩为:“王有、侯有、奴耕、井形”。这样记忆的好处是在需要回忆这段内容时,只要酌情在每段话上“添枝加叶”就可以了。内容浓缩法需要积极的思维和辛勤的筛选,只有这样,才能把精华提炼出来。在浓缩的过程中删繁就简、择精选萃,使知识在数量上大大减少,在质量上成倍增加,显著地提高记忆效率。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内容如下:(1)颁布均田令;(2)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实行汉化政策。(3)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的统治政策。可浓缩为:“一均、二化、三迁治”。这样读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

三、字头浓缩法

就是将每句话、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字头浓缩法在记忆中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缩影,特别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中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亚、大秦等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再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其主要领导人----兴中会的孙中山,华兴会的黄兴,光复会的蔡元培,日知会的刘静庵,可浓缩为:“兴华光日,孙黄蔡刘”。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2篇

一、回顾 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首先向说明复习的范围,让明确复习目标,之后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 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 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 初中语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 培养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六、小结 升华情感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3篇

大多数同学在前半张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有人甚至只扣3-5分。但往往因为作文,少则扣了6-7分,多则10多分没了,因此与优秀失之交臂。其实,作文想拿高分有许多不错的方法: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

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4篇

关于期末复习,我主要分了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提升阶段。

基础阶段:计划4课时,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精心设计好复习提纲。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根据提纲列出的每一课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从课本中提炼一些填空题,精选部分选择与判断题进行达标检测,及时反馈,扎实基础。

提升阶段:计划2课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复习巩固。通过精选材料题及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检查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答题规范各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应试素质。

在材料题的处理中,以点拨为主,以学生记忆为辅。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题,关键的是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既要让学生好好审题,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材料题看起来题目很大,其实答案很简单,所以一定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组织政治语言,拓宽思维,把材料题答完整,答完善。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争取多一些达到及格,尽最大能力使历史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尽自己最大努力,使大部分同学更优秀,让全体同学达标合格。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5篇

1、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推广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

2、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 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蒋道平

(4) 两弹元勋邓稼先

(5)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6)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7)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8) 为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许海峰

3、请写出下列成就的历史时期。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过渡时期

(2) 大庆油田的建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原子弹和导弹试验成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根据下列内容的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

(2)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1年

(3)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1992年

(5)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3年

(6)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87年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长春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

(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

(4)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5) 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浦东开发区

(6) 汪辜会谈新加坡

(7)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中国上海

(8) 亚非会议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9) 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0)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的地点上海

6、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特征。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2) 1956年底-196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 1978年-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1)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2) 土地改革的完成1952年底

(3) 汪辜会谈1993年

(4)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1990年

(5) 江泽民发表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1995年

(6)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7) 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

(8) 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9)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10)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的时间20XX年

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或名称。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3)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九年义务教育

(4) 新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方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5) 1986年,四位老科学联合向中共中央写的建议《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863计划

9、请写出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

(1) 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

(2) “大跃进”开始1958年

(3)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1978年

(4) 澳门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

(5)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997年7月1日

1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彭德怀

(2)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邓小平

(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

(4) 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江泽民

(6)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黄继光

(7) 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邱少云

(8)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

(10) 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毛泽东

(11)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美方代表 尼克松

(12) 同中国发表联合声明的印度和缅甸总理尼赫鲁、吴努

11、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

(2)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

(3)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

(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

(5)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6)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 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9)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13、请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1956年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

(3) 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

(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5)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6)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7)土地改革的完成 1952年底

(8)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3年7月

14、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

(3) 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

(4)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五”计划的完成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6篇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

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

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3)注意教材中的插图、文献材料和注释和课文中补充的小字。

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字部分往往容易在检测中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7篇

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

2、立足基础,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 第8篇

1、第一单元: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金田起义、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

2、第二单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第三单元: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4、第四单元: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共七大、抗战胜利。

5、第五单元:重庆谈判、三大战役。

6、第六、七单元: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魏源与严复的思想。

专题一、专题二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背诵,强化记忆,训练学生通过某一知识点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与该主题有关的知识,交给学生如何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如何联想,交给学生联系的技巧,无论横向亦或是竖向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包括

1、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主要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所签协议《略》

2、抗美援朝:目的,统帅,意义

3、新兵种组建:新中国成立前第一支海军,海空军司令部分别成立时间,意义

4、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地区,意义,与“一国两制“区别

5、土地改革:能掌握所有国家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的改革,四个阶段:1950年土改,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涉及一个知识都要为学生展开,由一个小的知识引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问题联想到于此知识稍微有联系的所有知识,通过训练能自己熟练驾驭课本,将课本自动分成几个板块和主题进行学习

六个专题的复习时间安排是:第一二专题因为属于期中考试以前的内容,同学们比较熟悉,所以控制在一节课内完成,专题三四分别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题五六公用一课时,若再给学生分析问题形成思维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五节课,时间紧任务重,除去复习剩余三课时,计划抽出一节课时间完成20XX——20XX年期末考试卷,进行考前测试,另外已经给学生印发了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基础题和材料解析题,,利用两节课的时间,限时限量让掌握记忆技巧,(嘴快动,脑快转,只盯一题,速战速决)大题的背诵基本在阅读三遍后就完成。

因为专题统和了整册书的内容,跳跃性非常大,所以每天布置作业时主要以读书记忆为主,而后构筑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书写作业的量不会太大,每次一道大题或20道选择题,作业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早自习,政治和历史有十五分钟的背诵时间,每天固定让学生背诵一课的知识点,并且由组长抽测本组组员背诵情况。(注:已经将五个班的组长重新筛选,每班10——11名,每名组长负责抽测3位同学)

以上计划是期末考试前的所有课程安排,当然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会适时的改变和调整复习进度。

推荐访问:二期 复习方法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8篇 初二期末复习方法(合集8篇) 初二期末如何备考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