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3-10-05 19:08:01 来源:网友投稿

于淑会, 史 巍, 尚国琲, 张红娟, 康园园

河北地质大学 a. 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b. 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纵深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新生代主力军, 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意义重大。

近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1〕35 号), 再次提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

而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诸多实践中, 创新创业(双创) 教育质量评价是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必要一环, 是对双创教育质量的反馈, 也是双创教育提升的基本点。

因此, 本文以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探讨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分析, 以期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并为加强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2.1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参照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好坏不能单靠数量或者质量来界定, 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创业过程、 淡化创业结果也是双创教育的特征要求[1]。

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否对大学生起到了效果, 即是否转化成为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充实与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来实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2]。

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监察作用, 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参照。

2.2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优化教学模式的科学指引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 对其重视程度也还不够, 很多学校的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由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入手, 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壁垒, 从现实暴露的问题入手进行多维度考察有助于对教学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 这是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也能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2.3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发展经济社会的必然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期, 亟需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来助力经济转型, 高等院校的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科学知识且勇于突破传统, 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可以引导高校正确指引学生, 激发其创新创业潜力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3]。

我国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较低且缺乏卓有成效的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双创教育反响平平。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评价体系做了一系列创新研究, 杨华天等[4]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吕美[5]研究基于CIPP 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这些学者在双创理论基础上创新了双创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2020 年9 月下发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成效自评表》, 本文在整合以上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提出3 个维度11 个子指标在内的质量评价体系(表1), 并以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进行了实例研究。

考虑到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 学校、 老师与学生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分别评价不能体现其相关性, 于是将评价分为组织保障、 教育过程、 教育成效3 个维度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 其中组织保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教育过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教育成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表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本文构建的“创新创业质量评价体系” 在投入实际评价过程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组织保障与教育过程为定性评价, 教育成效为定量评价。

下文将以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对其创新创业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

4.1 组织保障评价

发展规划方面, 河北地质大学“十三五”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培养过程, 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 等一系列举措。

工作机制方面, 学校早在2016 年已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名单和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 文件精神, 经研究制定了《河北地质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并下发执行;且早在2013 年便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下设办公室, 探索“企业式、 创业型” 办学的新模式, 为学生搭建创业与就业活动平台。

但就制度建设与资金保障方面, 学校的情况仍有待改进。

学校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纳入到教师的考核标准中, 且学校安排的扶持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非常有限。

4.2 教育过程评价

学校培养方案修订中融入了创新创业的目标要求, 实行弹性学制, 放宽学生修业年限, 允许调整学业进程, 保留学籍休学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休学时间可视为其参加实践教育实践, 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在学生的必修学分中创新创业课程占据了一定分数, 且面对全校学生开展了创业基础必修课, 其中创业基础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占据2 个学分。

对于教学创新, 学校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改立项, 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中也是主推“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 开展一系列学生实践创业活动, 例如组织“校园五元钱活动” “校园创业项目计划” 等,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 且支持专业教师讲授创新创业类课程, 力求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能力, 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

不仅如此, 学校还有一部分校外指导老师, 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相关培训, 面向教师也是每年开展相关培训。

在实践训练方面, 我校建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与河北恒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陆源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省地理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合信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玄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产业学院”并已送审申报, 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实践平台。

其次, 学校依托校团委等组织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在学院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 在2021—2022 年度“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 我校共提交98 份竞赛作品, 其中土地学院占24 份, 超过85%的项目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与。

4.3 教育成效评价

4.3.1 教育效果

依据培养计划,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 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比例达到36.02%,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如表2。

从表2 中数据分析可知, 除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外, 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以“挑战杯” 为例, 该竞赛分为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与创业计划竞赛, 每两年举行一次, 学生对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与度要远远高于创业计划竞赛, 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仍较为薄弱, 且目前参与竞赛的学生基数不高,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仍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表2 创新创业项目获奖情况Table 2 Award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4.3.2 学生反馈

(1) 对象与方法

利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二、 大三、 大四在校学生展开调研。

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参与问卷学生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 包括创新创业意愿、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创新创业满意度3 个方面, 对11 个问题的反馈情况采用五级程度表示; 第三部分为学生对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需求。

本次调研共搜集网络问卷161 份, 问卷参与者中男生70 人、 女生91 人, 占比分别为43.48%和56.52%, 其中涉及大二90 人、 大三41 人、 大四30 人。

(2) 反馈结果

首先, 在创新创业意愿方面,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课程或竞赛的兴趣较强, 但对于利用自身技能去进行创新创业项目信心一般。

在对161 位学生的调研中,78.88%不同程度的有兴趣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课程或竞赛, 16.77%的学生表示无兴趣, 4.35%的学生表示很无兴趣, 教师应发掘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相关项目, 而对无兴趣的学生进行心理督导。

在大学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联系程度中, 16.155%的学生表示有很大联系, 同时也有14.29%的学生认为无联系,也表明了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太清晰, 需要加强专业教师对于创新创业的指导。

对于学生是否有信心利用自身技能去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这一问题中,70%的学生表示有信心, 其中很有信心者高达17%,对于近30%无信心者应鼓励其多参与相关培训或宣讲会, 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增强信心。

其次, 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 本次针对161名调研对象中就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比赛或者研究论文的学生展开调研, 其中40.74%的学生在活动中获奖。

大家对于能力的提升认同感较强(图1), 也体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1 创新创业能力反馈Fig.1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feedback

最后, 在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方面, 学生对于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较高, 少数满意度较低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深入了解改正(表3)。

表3 课程/师资满意度反馈 (%)Table 3 Course/faculty satisfaction feedback (%)

4.3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果

就目前来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 一是通过创业教育训练提高了学生创业的勇气与决心, 追踪3 年前已毕业学生就业现状, 发现创业人数在逐年上升, 在校生的创业意向也较以前有较大提高; 二是创新实践成果提升工作效率, 学生将学习到的“奖励激励制度” 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建立其公司针对母校的福利群, 定期发放福利从而提升母校教职工对其公司的关注度。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也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大的重要举措[6]。

本文针对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结果, 提出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5.1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对学生的调研过程中, 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校内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或者培训持观望状态, 积极性一般。

从学校方面出发, 深入贯彻创新创业理念, 更大力度地推进创新创业活动是目前改进这一问题的正解。

只有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将创新创业实践从“小众” 转向“大众”[7], 让小部分积极分子带动大群体, 才能在集体中逐步营造“全民创新、 万众创业” 的氛围。

5.2 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学生的反馈中揭示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分离的现状,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法融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 大多数参与到创新创业竞赛或实践的学生所做的项目也是与专业相脱离的,这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之一。

鼓励学科专业老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 提升其创新创业理论实践能力, 并参与讲授创新创业课程, 将学科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相融合,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 是促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较优路径。

5.3 拓宽创新创业知识获取渠道

当前, 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途径仅限于课程与竞赛, 且课程内容较为宽泛且大多停留在理论层次, 难以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真正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或活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各高校应承担起拓宽该渠道的责任, 安排一系列座谈会、 创业沙龙、 创业实训等活动, 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真正理解创新创业, 掌握一定创新创业技能并愿意投身其中。

猜你喜欢双创竞赛专业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双创”浪潮方兴未艾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

推荐访问:教育质量 评价体系 构建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