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开放大学系统建设内涵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3-10-05 13:44:01 来源:网友投稿

张瑞海,封红梅

(河北开放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80)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新常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就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重要部署。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开放大学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1]2020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开放大学的性质定位。[2]开放大学教育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本研究基于新时代对开放大学提出的新要求,以河北开放大学省、市、县三级办学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河北开放大学转型发展面临的系统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内涵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服务河北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使命和责任。

系统是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系统办学是开放大学与生俱来的属性,也是开放大学最大的特色和最独特的优势。办学40余年来,河北开放大学一直坚持系统办学,现已形成以省校为龙头、11所市校为骨干、147所县校为基础的、遍布全省城乡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办学网络,是全国开放大学系统中办学体系最完整的省域开放大学之一。

1.全省系统办学现状

国家相继出台的有关政策,给开放大学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河北开放大学积极适应新的发展形式,努力探索适合全省办学体系的发展模式,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积极拓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目前,全省办学体系以开放教育为主要学历教育办学形式,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作为学校自己的办学项目正在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主要有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网络教育和社会培训等。

2.市县校更名现状

2020年9月,教育部出台《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39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统一更名为××(省域名或城市名)开放大学”,标志着电大向开放大学更名转型正式拉开帷幕。2020年12月19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河北开放大学,更名后即大力推动市县电大更名工作。市级广播电视大学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置均较为先进,11所市校已于2021年获准更名。相较而言,县级电大更名存在一定困难。截至2022年10月,全省147所县校中,已更名90所,剩余的57所县校更名存在一定困难。

3.县校星级评价现状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指出,要保证整个办学体系的教学质量,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建好县级电大,在神经末梢中注入提高质量的基因,强化提高质量的行为。[3]因此,河北开放大学借助市、县电大更名转型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改善硬件办学条件,规范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提升系统整体办学水平等,开展了县级电大星级评价试点工作,通过县校自评、市校考核和省校综合评价,确定五星级县校4所。通过星级评价,选树了典型,带动了系统建设。

1.未实现县域全覆盖,县校发展不平衡

全省共有169个县(市、区),拥有县校147所,但仍然存在空白县(市、区),未实现县域全覆盖,且独立设置县校占比不高。非独立设置县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和支持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个别县校运行状况不容乐观,生存问题已经突显,进一步发展难度较大。由于县校开放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未纳入河北省教育统计体系,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针对开放大学的考核标准,对县校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不够,导致部分县校被边缘化,各县校发展不均衡。

2.三级办学体系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

河北开放大学特有的省、市、县三级办学体系是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但由于三级办学体系主体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人、财、物均隶属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人事、财政、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省校与市校、市校与县校仅有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其办学主体之间主要依托各办学项目进行业务来往。因此,省、市、县三级办学体系之间多是依托合作共赢的业务往来和多年的系统情感来维系,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系统合力还不够强。

3.市县校办学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各市、县校事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学历教育办学收入,综合考虑办学收入及办学资源、管理经验等,目前各市、县校开办的学历教育主要为开放教育,学校自己的办学项目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仅实现了市校全覆盖,县校开办较少,办学体系的办学形式发展不平衡,存在一定办学风险。对于非学历教育的开展,各市校发展较快,很多县校虽然挂上了社区教育学习中心的牌子,但受资金限制及收入限制,开展实质性非学历教育活动较少,即使有所开展,也大多以讲座或大讲堂等形式开展,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和连续性。

4.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开放大学体系着力推进创优提质,省、市、县三级办学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各县校教育教学质量仍然参差不齐,部分县校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县校仍把招生作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部分县校师生比不达标,专职从事开放大学业务的教职工人数较少;
三是县校普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办学过程中的监考费、班主任费、课程辅导费等常常得不到保障,影响教学运转,进而降低了办学积极性。

5.未形成体系整体文化

文化品牌的建设对学校社会影响力、识别度、师生归属感等均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体系文化顶层设计规划起步较晚、对体系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体系文化建设整体较弱。并且市校、县校领导班子的稳定性、连续性等对体系文化建设也会有一定影响。有的县校校长由中小学校长转任,任职时间短,缺乏长期规划和体系文化建设意识。一些非独立设置的县校,开放大学业务往往只依附某单位的一个部门或科室,县校负责人不是独立法人,也不利于体系文化建设。

1.健全开放大学办学体系

河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虽然是全国最为完整的省域开放大学之一,但距离真正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一体化办学体系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省域内还存在空白县区,在街道、乡镇设立学习中心的也较少。为推进办学体系建设,《河北开放大学(体系)改革发展方案》在政策上给予了支持,其明确提出县级开放大学要在街道、乡镇设立学习中心,社区、村设立学习点,推动形成覆盖全省的开放大学一体化办学体系。全省办学体系要以此为指导,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抓手,积极拓展在空白县区设立县级开放大学,县级开放大学在县域范围内积极设立学习中心和学习点,加快健全遍布全省城乡的办学网络。

2.全力推进体系更名

目前,省校、市校和90所县校已完成更名,剩余57所县校由于机构编制、人员场地、办学水平等问题,更名难度较大。《河北开放大学(体系)改革发展方案》中明确要求,确保各地开放大学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拥有与办学和服务职能相适应的人员和场地,这为解决剩余未更名县校的机构编制、人员场地、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河北开放大学通过建立校级领导分片包联机制,实行月调度、定期通报制度,采取实地督导调研等形式进行推动,目前大部分县校已经具备了更名条件,剩余的重点、难点县校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一县一策,确保圆满完成体系更名任务。

3.提升县校办学条件

为适应开放大学转型发展需求,改善提升体系办学条件是重点任务之一。通过前期积淀,省校、市校无论是办学硬件、软件,还是师资力量等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开放大学办学需求,但距离先进性、智慧化、科技化还有一定差距,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先进省域开放大学经验,进一步优化提升。相较而言,县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距离开放大学要求相差较大,并且县校间发展不平衡。为帮助县校改善办学条件,可由省校、市校设立基础设施援助基金,支援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县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其办学积极性。县校也要以更名转型为契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支持,申请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4.拓展市县校办学形式

要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培育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健康发展。根据两种办学形式在学校转型发展中的不同定位和作用,找准工作重点,做到各有侧重、相互促进。同时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积极探索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市县开放大学要转变观念,加大非学历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工作力度,积极整合老年大学、党校、成人学校、农广校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建设成具有现代教学基础设施、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市县开放大学。

5.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开放大学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受人尊敬的大学的基本要求。省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深化考试改革,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省办学体系要继续探索具有远程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员成长成才,聚焦学员能力素质和技能提升,推进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坚持有效教学过程和支持服务落实落地。同时要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既不低于又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开放大学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办学评估和星级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提升的目的。

6.培育开放大学核心文化

全省办学体系要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以增强系统凝聚力、向心力为目标,加强系统文化建设,塑造河北开放大学(体系)文化品牌。重视学校品牌宣传与形象设计,全面推动河北开放大学视觉识别系统在校内及体系的推广应用,提升学校辨识度。开展校史馆建设,编纂年鉴,加强对学校历史文化资料的整理、归档。组织学生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增强校友文化,提升学生归属感。加强省、市、县校宣传工作的对接与协同,发挥系统优势,形成宣传合力,着力提升开放大学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打造河北开放大学体系文化,凝聚学校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系统是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系统办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分工合作、节约成本,可以集中力量、办成大事。一旦脱离系统,各级开放大学主体办学的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生存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开放大学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全省上下必须团结一致,维护系统稳定,加强系统建设,形成系统强大合力,更好地服务河北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河北办学大学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农机(2022年7期)2022-10-11“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伙伴(2018年1期)2018-05-14

推荐访问:河北 路径 内涵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