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脏康复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时间:2023-10-05 11:28:02 来源:网友投稿

薛明珠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脉供血障碍,导致心肌持续缺血性坏死,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且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段呈青年化发展趋势[1]。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的特点,早期恢复冠脉供血,保护心功能,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的重要途径。过去临床医学认为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减少活动量,从而避免再梗死,但是长期卧床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临床提出了早期心脏康复干预[2]。心脏康复是一种综合干预手段,包括用药、运动、营养、生活指导等方面,促使患者构建健康的行为方式,改善预后结局,从而尽早回归社会生活。较多研究指出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再梗死发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目前在基层医院得到了推广应用[3]。为了观察早期心脏康复干预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3月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
年龄56~78岁,平均(65.6±4.6)岁;
梗死位置:广泛前壁22例、前间壁10例、下壁8例、侧壁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
年龄39~79岁,平均(55.3±4.1)岁;
梗死位置:广泛前壁22例、前间壁14例、下壁8例、侧壁5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

对照组4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加入早期心脏康复干预,主要是在PCI术后24 h内开展心脏康复干预,具体措施为:a)康复前评估:首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耐量、心理状况、心绞痛发作情况。身体状况评估内容为:心肌梗死诱因、心功能分级、影响运动状况的因素、身体重要器官功能状况、腹围以及BMI指数。运动耐量评估方法主要是采用6 min步行距离测试,根据公式计算患者能够耐受的运动当量,公式计算为:运动当量=(4.948+0.023×6 min步行距离)/3.5。心理状况评估主要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心绞痛发作情况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发作情况进行评估。b)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术后主要以创伤被动关节运动为主,可以进行踝关节背伸、趾屈活动以及关节的主被动活动,之后在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下下床活动,可在病房走廊内缓慢走动,在患者活动能力改善后,可在病房内适当活动,活动以患者耐受为宜。之后逐步开展上下楼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洗漱、穿衣、吃饭等,每次15~20 min,2次/d。康复训练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心绞痛、再梗死的发生;
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停止训练。c)出院后康复锻炼:出院之后需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优点能够南方是,根据计算公式确定患者能够承受的遇到弄强度,并建议患者使用运动手环观察心率变化,运动时心率最好保持在(170-年龄)次/分,定期随访,评估患者对运动强度的耐受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运动方案。运动之前需要做好热身活动,每次时间不要超过60 min,运动之后还要进行放松运动,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出院之后采用电话或微信随访的方式,加强对患者的指导,读出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并加强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最后比较两组满意度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各评分变化的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各评分变化的变化 分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 例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剧烈胸骨后疼痛,且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无法缓解,部分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随着PCI技术的推广应用,其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存活患者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运动耐量降低、生活质量下降[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心脏康复是指通过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干预,最大程度的改善心脏病患者的社会功能。随着临床对心脏康复研究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治疗的重要内容[3]。《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程序指南》中指出心脏康复可通过多种干预措施,包括病情评估、运动锻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促进心脏病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我国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心脏康复理念之后,在临床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近些年的心脏病相关指南中也普遍认可了心脏康复的重要性。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之外,越来越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文章选取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睡眠、生活状况的变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与生活质量。随着现代患者思想观念的变化,对于临床服务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早期心脏康复干预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要求。

综上所述,早期心脏康复干预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心肌梗死心脏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从9到3的变化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心脏青年歌声(2019年5期)2019-12-10这五年的变化特别文摘(2018年3期)2018-08-08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3期)2016-01-06鸟的变化系列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5年7期)2015-07-03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1期)2015-06-10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6期)2015-03-11“让路”让出的变化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干预 康复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