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羽毛球技术的优化——以咸阳师范学院羽毛球专项学生为例

时间:2023-10-04 10: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李 绍

(1.碧瑶大学 研究生院,菲律宾 碧瑶2600;
2.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隔网对抗运动,其对于运动员的要求当中,核心要素为速度,基础要素为力量,而耐力要素是运动员获取胜利的保证。运动员除了需要在方法和技术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外,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不是将训练肌肉作为目标,而是突出意识、神经以及肌肉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得神经、肌肉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不断提升小肌群的实际协调效果,避免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同时利用运动神经形成刺激信号,这一信号会使得肌群产生急剧的收缩并带来巨大的力量,肌群又使神经系统产生更加灵敏、高效的信号,多个部分之间互相促进,从而提升运动员的整体运动水平[1]。

传统力量训练主要强调单一肌肉的训练,在力量提升的同时运动员整体肌肉体积也随之增长[2],但会给运动员带来身体肌群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实际的运动动作出现脱节的问题。功能性力量训练属于不稳定锻炼,强调的是意识和肌肉之间的有效协调,不断提升深层小肌群的协同发展,避免过度锻炼所带来的运动损伤。因此,文章以羽毛球专项学生训练为主,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羽毛球专项学生的具体影响,同时分析这一训练在羽毛球项目的实际效果,以提升业界对于核心力量这一特殊训练的关注度,为进一步优化运动员的整体技能状况提供借鉴。

1.1 研究对象

以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8 级本科羽毛球专项20 名男生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有一定的羽毛球技术基础,实验前笔者对其身体素质、羽毛球杀球速度进行了测试。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实验于2020年7~12月份在咸阳师范学院体育馆进行,将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实验。A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B组进行传统力量训练。

(1)实验分组

实验前,为了排除对照组及实验组间个体差异的影响,对其综合身体素质及实际杀球状况进行预先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在实验前的各项指标数据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能够排除这两项数据对于最终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统计学上认为两组在身高体重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进行实验。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T检验

(2)实验控制

在实验当中,严格管理与控制整体的训练流程以及训练内容。A、B 两组均在星期二、星期五羽毛球专修课后开展相应训练,A组为实验组,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实验中的各项指标均由相同测试人员在同一时段及场地进行测试。

(3)实验测试项目的选定

身体素质测试。核心参照指标为《我国青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量指标与评价标准研究》[3]。测试项目包含测试速度的30 米跑,测试身体协调状况的摇短绳跳,测试力量状况的抛球、侧推铅球以及跳远项目,测试耐力状况的25米×5 往返跑。

杀球速度测试。利用杀球速度测试来明确实验前后受训者杀球速度的变化状况,从而明确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杀球的影响状况。测试仪器:博士能手持雷达测速仪,型号为101911(16~177 km/h)。测试过程:在受训者进行杀球动作的刹那,笔者持测速仪在杀球方向的0~15度之间,瞄准羽毛球运动方向按下测试键,测速仪显示屏上便会显示出受训者的最大运动速度。在实验前后,每人分别测量5次,取最大值分别为初始杀球速度和实验后杀球速度。

测试对象及分组。从20 名实验对象中选取16名杀球技术规范流畅的羽毛球专修学生。分为2组,每组8 人进行每周两次、每次15 分钟的杀球技术专项训练,保证受试者对杀球技术的熟练,避免因为不当动作所带来的速度下降。

(4)实验测试安排

A、B 两组的力量训练均分为两个阶段,难度和强度都是逐渐增加。A组功能性力量训练安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 周至第12 周。具体训练内容如下:1.坐式交叉腿转身;
2.仰卧屈腿收腹;
3.直臂俯卧三点支撑;
4.单脚平衡垫蹲起;
5.双手前抛实心球;
6.仰卧交叉打腿;
7.俯卧直臂支撑摆腿;
8.单脚平衡垫闭目蹲起;
9.单肘侧支撑转体;
10.单手前抛实心球。训练细则:1、2、3项20秒×3组,4、8项15次×3组,5、10项10次×3组,6、7、9项20次×6组;
每组间歇1 分钟。第二阶段训练周次为第13 周至24 周,具体训练内容:1.屈肘压瑞士球单脚支撑;
2.仰卧夹瑞士球上举;
3.坐瑞士球转身;
4.瑞士球上背桥;
5.瑞士球上哑铃卧推;
6.仰卧瑞士球转腰;
7.坐瑞士球斜拉橡皮筋;
8.单膝跪瑞士球斜拉橡皮筋;
9.单脚平衡垫跨步加转体;
10.平衡垫上哑铃半蹲起。训练细则:1、2、4项20秒×4组;
3、6、7、8、9(单侧)项15次×4组;
5、10项,50%RM,10×4组;
每组间歇1分钟。

B 组传统力量训练安排分为两个阶段:训练周次安排同上,第一阶段训练内容:1.哑铃屈腕;
2.哑铃仰卧曲臂上提;
3.负重半蹲起;
4.仰卧起坐;
5.卧推;
6.负重提踵;
7.高抬腿;
8.俯卧撑;
9.背起。训练细则:1、2 项15 次×4 组;
3、5、6 项,60%RM,8×3 组;
4、8、9 项15次×3组,7项20秒×3组;
每组间歇1分钟。第二阶段具体训练内容:1.哑铃屈腕;
2.哑铃仰卧曲臂上提;
3.负重半蹲起;
4.仰卧起坐;
5.卧推;
6.负重提踵;
7.负重高抬腿;
8.俯卧撑;
9.背起。训练细则:1、2 项15次×5组;
3、5、6项,60%RM,8×4组;
4、8、9项20次×3组;
7项,10%RM,20秒×5组;
每组间歇1分钟。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软件和SPSS27.0,对于实验前后所搜集的各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配对并T检验,判断本实验是否存在显著效果。

2.1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1.1 A组与B组实验前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由表2 可知,在持续6 个月的训练之后,两组学生成绩开始出现显著差异。除了25 米×5 往返跑这一项目外,其余各项目A 组较B 组均有显著提升。其中速度、力量方面的指标提升最为明显。而在代表耐力状况的25米×5 往返跑项目当中,尽管其成绩也有一定提升,但是总体幅度偏小,大概是因为实验之后的测试,各组的体力分配不均匀,受训者在最初阶段发力过猛、后期乏力,因此导致该项目的成绩受到影响。

表2 A组实验前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比较

由表3可知,B组在持续24周的训练之后,受训者在30 米跑、后抛球、跳远三大指标上有显著提升,且在推铅球这一项目上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说明受训者在速度、力量这两方面的提升较为显著。但是30 秒摇短绳跳和25 米×5 往返跑不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受训者在协调状况以及耐力状况上提升不明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传统力量训练有助于快速提升受训者的身体力量,推铅球项目主要依靠的是上肢力量,因此该项目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第二,传统力量训练片面强调上肢与下肢分离的锻炼[4],但是对于肢体和躯干之间的协调锻炼不足,因此在摇短绳跳项目当中的提升偏小。而耐力素养的提升,或许是因为受训者平常进行羽毛球练习的时候,持续进行变速、变向跑动,长此以往带动了耐力状况也随之提升。

表3 B组实验前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比较

对比A 组与B 组实验后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表4),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且A 组的成绩明显优于B 组的成绩,表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羽毛球项目当中的速度、力量、协调以及耐力等方面,其实效性更高。

表4 实验后A组和B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比较

2.1.2 功能性力量训练与羽毛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

羽毛球项目的主要特色是持续时间较长,来球的实际方向以及速度都有着快速的变化,因此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养要求较高,运动员必须有强悍的体魄才能够紧跟球场的变化。30 米跑的成绩能够有效地测试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运动员速度方面的影响状况[5]。在羽毛球赛事中,对手常见的战术很可能是在强力后场球之后突来前场球,运动员需要迅速移动位置,这对于运动员的速度要求较高。此时运动员意识已经到位,脚步却无法迈开,这就是片面进行下肢训练、其他部位训练不足引起的后果。功能性力量训练有助于运动员运用整个身躯的力量,使其多个位置的肌肉可以有效地融合于一体并加入到运动当中,进而提升运动员在场地上的实际移动速度。摇短绳跳这一指标属于协调状况的直接反映,该项成绩的提升代表着运动员躯体协调能力提升显著。挥拍动作时,运动员需要变换两腿的位置,收拍动作时,需要一侧的手、腿同时变化。功能性力量训练有助于受训者同时发动手、脚的力量来协同完成动作,因此可以有效地提升受训者的协调能力。而后抛球、推铅球等成绩的提升,说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爆发力也有显著的效果。

2.2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杀球速度的影响

2.2.1 A组与B组实验前后杀球速度的对比

从表5可以看出,功能性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于提高羽毛球专项学生杀球速度都是有效的,但是A组的提升效率高于B组。

表5 实验前后A组和B组平均杀球速度比较

2.2.2 功能性力量训练与羽毛球专项学生杀球速度

羽毛球杀球动作是一个需要运动员全身肌肉共同参与的技术动作[6],若想要杀出高速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强有力的上肢,还需要身躯的协同发力,将全身上下所有力量集中于击球的爆发点上,从而构成发力所需要的“鞭打”效果[7]。运动员需要具备大肌肉群深层的小肌肉群之间自下而上的力量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的能力。另外,跳杀技术是羽毛球运动中偏难的技术,其需要运动员跳跃之后在空中达成反弓的形状,最后迅速进行收腹动作完成杀球,这需要其全身多个肌群、整体性运动在三维空间内共同参与完成。

作为柔性力量的一种,功能性力量训练有助于提升受训者神经支配肌肉的能力,优化多个肌肉之间的协作水准,提升衔接多个动作的能力,强化众多技术动作之间的配合效果。该训练突出羽毛球杀球动作的一体化和控制下的动态平衡,将提升众多肌肉加入整体发力作为目的,而非仅仅强调提升个别几块肌肉的力度。

2.3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2.3.1 实验过程中A组与B组运动损伤情况分析

在为期24 周的训练当中,两组成员均有受伤状况发生,但受伤部位有所不同。对比两组的实际受伤次数,A 组受伤人次显著低于B 组。而就损伤部位来分析,上肢部位包含肘、腕、肩等,前者有6人次的伤病,而后者有13人次;
躯干部位主要是腰、背,前者出现3 人次损伤,而后者有8 人次;
下肢部位主要是膝、踝,前者有6 人次损伤,后者有10 人次的损伤。因此在羽毛球专项训练当中,上肢、下肢属于高频受伤位置,但A 组的整体损伤次数明显低于后者。原因有二:第一,在运动员上肢做各种击球动作时,比如高远球、抽球和杀球等,A 组所进行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使得下肢的力量得以有效的传送,降低上肢所承担的负荷,并且确保整体动作的规范化,可避免片面使用上肢的蛮力来击打而引起的损伤,能有效地降低运动员上肢伤病的几率。第二,下肢运动损伤,通常是因为运动员在跨步上网、急停变向、向前扑球和跳杀球等过程中,身躯向前缓冲的力度过猛、落地之时丧失了重心而导致的。显然,A组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来提升其平衡水平,训练过程中避免前倾的训练,更容易保持身体重心,下肢所承受的压力自然减少,因此就降低了下肢损伤的概率。

2.3.2 功能性力量训练与运动损伤

在比赛当中,运动员需按照球场上的实际状况来采用多样的步法来进行蹬跨、挥拍等技术动作,身躯一直处于急剧的停滞与冲击之中。运动员还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动作来进行击球,若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力不合理,往往会带来运动损伤。例如后场头顶杀球,如果运动员转体起跳、背弓杀球和后撤步落地的任何一个环节失去重心或动作不连贯,都极易造成身体的损伤。功能性力量训练有助于提升受训者整体的平衡状况,确保运动员在飞速地向后退步以及转体前进过程中进行击球动作时,其重心可以更为稳固,身体的多个肌肉之间可以高效地协调,能够确保动作有效且舒展。运动员更为合理的发力,可避免因失重心、僵硬动作所带来的运动损伤。因此,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增加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3.1 结论

功能性力量训练是针对专项运动而展开的突出躯体和众多小肌群之间的协调效果,着重对运动员进行平衡、稳定、动态等方面的训练。关注神经对于肌肉的实际支配状况,确保受训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一直保持着优质规范的技术动作,有助于提升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经过24周的羽毛球专项教学训练,研究结果表明:

(1)功能性力量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杀球的专项技术。

(2)功能性力量训练可降低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早期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3.2 建议

(1)在实施功能性力量训练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风格等特点来划分层次、由易到难地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2)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要两者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杀球受训者羽毛球羽毛球幼儿智力世界(2022年3期)2022-03-12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少年体育训练(2021年8期)2021-12-15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体育风尚(2021年8期)2021-01-08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31期)2020-11-24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灌篮(2019年16期)2019-11-25羽毛球接杀球,是不是你的心魔?金秋(2019年12期)2019-09-20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年9期)2019-09-16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山西青年(2019年7期)2019-01-15羽毛球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飞行的羽毛球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0期)2018-10-15

推荐访问:羽毛球 为例 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