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的治神守气思想探析*

时间:2023-09-18 16: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曹志文 刘 洁 黄红喜 张梓健 焦 琳

“神”与“气”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概念,是中医学构建生命观、阐释生命规律有效载体。什么是神?《黄帝内经》理论指出,神主宰着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为人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指令,人之成形及其生长代谢均离不开“神”的赋予,使得“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素问·生气通天论》)。另外,《黄帝内经》指出神也具有物质属性,如“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神的活动依赖于精、血、水谷精微等有形之物,同时精气血的盛衰有助于判断神的功能状态。《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在经络系统中,“神”可以表现为游行出入经脉系统的经络之气[1]。什么是气?气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2],人是世界的构成部分,人禀受天地之气,取天地之精华,化生为人,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决气》说:“人有精、气、 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人禀受天地之气,在体通过气化运动可表现为精、气、津、液、血等物质形态,气的不同的形态承载不同的功能属性,可见气是生命本源,其表现形式与功能丰富并强大。在针灸理论中,经气的概念尤为重要,它运行于经络系统之中,是经络系统发挥其功能的有效载体。什么是治神守气?“治神”与“守气”是针灸学者提炼总结出的针灸治疗基本原则,关于治神的内涵,当前普遍认为的观点主要包括2个方面:①指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意守神气,患者平心静气,意守感传;
②指医者在针灸施治过程中注重调节患者的神志状态。笔者结合《黄帝内经》经典以及临床实践思考认为,治神还有第3层内涵即对患者疾病、体质、心理、诊疗方案以及治疗可预见的结果的判断,并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形成统一认知的过程,这种判断与认知随着疾病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不断循环,不断更新。“守气”顾名思义是指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当行催气手法使针下出现经气感传时, 配合提插捻转等手法, 令针刺感应维持一定的量效与时效,使得“气”聚而不散的过程。《灵枢·小针解》告诫说:“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强调了“守气”之重,《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可见“守气”是针刺疗法取得有效刺激量的关键。

从古至今,“治神守气”始终被历代医家奉为针灸治疗的守则,笔者通过梳理发现,《黄帝内经》十分重视 “治神守气”,并从多种角度对此进行了阐释与说明。①治神是行一切针刺疗法的前提与关键,临床施行针刺疗法的要决及真谛在于治神守气。如《灵枢·本神》曰: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官能》)。②医术高明的医者在临证时常常践行“治神守气”,《黄帝内经》提出:“粗守形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灵枢经·小针解》)。医术高明者通过守神,可觉察内外,知人之血气有余不足,施以相对应补泻疗法;
同时,他们懂得体悟患者气机变化,根据气机变化调整针刺的时机与手法,并强调得气之后需密意守气,做到气留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③针灸“治神”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针灸“治神”分三步走,包括针刺前的“定神”,治疗过程中的“守神”,以及治疗结束后的“调神”。针刺治疗之前当“定神”,医者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患者针刺操作事宜及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心理建设,帮助患者疏导紧张情绪,遵从《灵枢·终始》告诫:“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医患双方取得初步信任,待到患者气息平稳,神志安定时为进针时机。针刺治疗中当“守神”,《灵枢·小针解》说:“上守神者, 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 可补泻也”。针刺过程中,感知患者气血有余不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称为“守神”。针刺结束后需“调神”,医者需嘱咐患者调养身体,注意精神调护,切忌情绪大幅度波动,如《素问·刺法论》 曰:“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勿大悲伤也”。如此诊疗,通过医患之间在情感上关怀与支持,有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医患共同体[4]。可见,针灸“治神”不失为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临床实践方法之一。

“治神守气”是源于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诊疗动态观的特点必须采用的诊疗原则,其中“治神”不单指医患双方面对疾病专心严谨的态度以及医患双方神志的调节,更多的是指医者对患者疾病、体质、心理、诊疗方案以及可预见的结果的判断,并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形成统一认知的过程,针灸临证把握治神守气要认识清楚治神守气的内涵,需要从整体、辨证、变化的角度出发,站在宏观的角度捕捉病证的变化。

3.1 遵循中医整体观中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脏腑组织间关系,以及机体自身与外界环境联系性的思维方法,该观念建立于阴阳五行学说与气-元论之上,阐释人体自身整体观,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并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辨证、养生、防治全过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笔者通过研读《黄帝内经》发现,针灸临床“治神守气”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整体观、诊疗整体观2个方面。

3.1.1 人与自然整体观纵观针灸治疗全过程,舒适安静的诊疗环境是“治神守气”的关键要素,如《灵枢·终始》要求针刺前医患所处环境需静谧,医者精神内守,犹如门窗紧闭那般(“深居静处……闭户塞牖”),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时要专一其神,(“魂魄不散,专意一神,……以收其精”),医者行针刺之术时集中精神,浅而留之,微而浮之,催气至病所,使“本神定而气随”方可停止操作(“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灵枢·官能》也强调了医患双方以及环境协调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用针之要……徐语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可见针灸“治神守气”与安静舒适外界环境密不可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之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维理念。

3.1.2 诊疗过程整体观“治神守气”诊疗过程的整体观需落实到单次治疗前、中、后以及针灸诊疗全过程中。单次针刺进针前,应本于神,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神为本,其内涵包括2个方面,①指进针前医患双方安神定志,②强调患者专一其神,配合医者完成针前诊治,医者通过仔细诊察患者治疗前经脉气血精神状态判断针是否可以治,如《灵枢·本神》言: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 (藏) 以 (已) 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素问·针解》强调,医者针刺进针时,思想集中,不要分散于其他事情,专心致志观察患者,不左顾右盼,同时针刺手法要正确,下针时端正直下,不可歪斜。下针后,务必注视患者的双目控制其精神活动,使经气运行通畅。(“神无营于众物,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可见医者进针时应意念集中,沉着冷静“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细心感受针感,适调针刺反应,令气易行。同时要求患者神情安定,均匀呼吸,感受经气变化,体察针刺反应。在治疗后,应嘱患者注意调养精神,放松情志,不妄劳作,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另外,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针灸诊疗全过程中都要做到“治神守气”。《素问·标本病传》曰: “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疾病是不断变化的,其阴阳相对关系、病位深浅、标本缓急、气血状态等也在不断变化,《黄帝内经》指出,凡每次针刺之前,医者需认真辨明疾病阴阳相对关系,病位前后变化,以及标本轻重关系,逆从治的选择等,认真分析记录患者病情变并作出综合判断。如此诊疗过程,是将治神守气原则贯穿于针灸治疗全过程,是“治神守气”内涵的进一步阐释,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

3.2 源于辨证论治治神守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特点,并以之为前提。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变化规律、指导治疗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诊疗体系的最大特色。针灸理论体系以经络理论为核心,在针灸辨证体系中,经络辨证是针灸辨证论治的精髓,如《灵枢·刺节真邪论》言:“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而下之”,阐释了针灸临证重视经络辨证。《灵枢·终始》云:“审、切、循、扪、按, 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终始篇提出在针刺之前需了解患者的形肉气血状态,可通过审之、切之、循之、扪之、按之的方法对经络状态进行诊察,辨清疾病病位、病性、病势,明确用何经、取何穴、施何法。审、切、循、扪、按诊察方法均为精细感觉,在诊察过程中,要求医者专一其神,认真感受分析审察触诊的内容,仔细专注了解患者经络状态,充分了解患者疾病状况。完成经络诊察后,清楚经络虚实状态,可指导针刺治疗的催气与守气方法,以此提高临床疗效。另外,无论针刺前的诊察还是针刺操作中催气守气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病症信息,确定操作是否合适,同时与患者建立互信合作关系。患者在交流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医生的关心以及专业素养,初步建立医患信任,消除杂念,专注疾病,静心感受气机变化。由此总结,针灸“治神守气”原则是辨证论治基本原则的衍生,是基于辨证论治基本特点所必须采取的诊疗原则,在针灸临证工作中,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3.3 基于诊疗动态观“治神守气”是基于疾病以及诊疗动态变化的特点所必须采用的治疗原则。《素问·六微旨论》所言:“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运动与变化是自然界不变的根本规律,运动和变化也不断地更新着世界,推动世界不断进化,人作为自然界的构成部分,也遵循这一变化规律。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中医学在认识生命,研究人体生命、疾病、健康等问题上,常常持有辨证发展、对立统一的态度[7],即恒动观念。针灸理论体系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分支,在认识疾病方面同样遵循恒动观念。针灸临证以经络理论为核心,重视经络辨证,经络辨证很重要的一点是辨别经络的状态,经络状态并非一成不变,临床诊病需辨别经络阴阳之转变,如宋代窦材《扁鹊心书》曰:“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经络为识病之要道”,给予后世医者警醒。另外,腧穴的状态也存在状态之别,陈日新教授带领团队从临床现象出发,逐步挖掘潜心研究30余年,创新性地提出腧穴敏化理论,该理论提出腧穴不是孤立的固定于体表的解剖部位,而是分布于体表的个体化的、动态的、敏化部位。根据腧穴是否敏化可将其分为静息态和敏化态2种不同的穴位状态,敏化态的腧穴是一种新型的疾病反应点,也是疾病的最佳治疗点,静息态的腧穴是体表的部位,不具备功能属性。随着疾病的发生好转与痊愈,腧穴的2种状态相互转换,疾病发生时腧穴敏化,随着疾病被逐渐治愈,腧穴状逐渐趋于静息[8]。面对疾病与腧穴的动态变化,临床应该如何应对?《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血脉陷空者而调之”,《灵枢·周痹》给出了指导,它告诫后人,针灸临床医生每次针刺之前应切经络,重视经络辨证、经络诊察,重视针灸手段的选取[9,10]。基于疾病本身以及诊疗的动态化的特点,针灸“治神守气”治疗原则应运而生,要想把握疾病的进展转变规律以及经络状态变化,医者必须专心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变化,捕捉患者经络状态的变化,仔细考量使用何种针灸方法,同时应与患者积极沟通,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双方协调合作。

综上所述,疾病是不断变化的,面对病证变化,中医学者挖掘古书总结前人经验悟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基本思维方式与诊疗原则。笔者通过《黄帝内经》理论的学习结合临床实践思考,认为“治神守气”针灸治疗原则基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诊疗动态观的特点所应运而生的。针灸“治神”不仅指医患双方面对疾病专心严谨的态度以及医患双方神志的调节,还体现的是诊疗过程中对疾病本身、对患者体质以及心理的整体认知与综合预判。针灸“守气”是令针刺感应维持一定的量效与时效,是针刺疗法取得有效刺激量的关键,针灸临床需时刻遵循“治神守气”治疗原则,将“治神守气”治疗原则贯彻到针灸临证单次治疗与治疗的全过程中。

猜你喜欢整体观灵枢黄帝内经Instructions for Authors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2年2期)2022-11-26《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7期)2022-11-21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2年2期)2022-07-02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戏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0年4期)2020-12-31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0年3期)2020-11-03《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中文信息(2018年6期)2018-08-29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采采卷耳飞魔幻A(2016年4期)2016-04-14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中学数学杂志(2015年9期)2015-01-01

推荐访问:黄帝内经 探析 理论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