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获得感提升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3-09-17 19:04:02 来源:网友投稿

王怡雯,茅 峰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1306)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思想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及各环节。此后,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详细规划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将育人体系一体化,致力于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成果直接体现到教育对象的成长情况[1]。为了更好地衡量教育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获得感”一词被越来越广泛地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当中。

获得感不是指狭义上的学生获得感,而是指包含学生、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等所有教育要素的获得感,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获得状态[2]。从狭义层面而言,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学生需求被满足的程度,以及基于获得而产生的精神感受,如认同感、价值感,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能否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广义层面而言,获得是整个育人体系的收益,不仅包含学生,还包含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不懈奋斗的教育组织者,以及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而精益求精的管理者、服务者等,所有教育资源的投入都是为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提升教育整体的获得状态。

(一)了解学生的多元需求是起点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3]。学生的需求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发生变化,教育者面临的挑战也日趋复杂,需要整个育人体系协同发力。一方面,需要自上而下构建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
另一方面,根据制度运行情况,建立评价体系,自下而上持续反馈,逐渐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全员育人”的基本内涵要求高校各育人主体形成育人合力,在这个动态调整的体系中,学生是核心,所有教育资源的投入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包括价值定向、认知提升、能力培养、思维锻炼、人格健全等。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以了解学生需求为起点,精准施策,关注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获得感,实现教学相长,以期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进步。

(二)制定清晰的教育目标是准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不仅是施教者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是受教者的行为准绳和成长方向。施教者关注受教者在知识、心理、思想和行为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培养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施教者和受教者而言,清晰的教育目标至关重要。以目标为导向,施教者落实育人使命;
作为反馈,受教者的获得感为施教者提供了不断完善育人举措、育人载体和育人环境的方向,为进一步提升育人成效拓宽思路。

(三)供给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是关键

教育要素实现有效供给的前提是精准捕捉到学生的需求,制定恰当的目标,继而整合和调动资源,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履行育人使命。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慎重对待,一是“谁来供给”,二是“如何供给”,厘清这两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教育要素的作用,增加学生的获得感。

要弄清“谁来供给”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包括增加硬件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育方法等。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知识和信息的接收方、感知者,获得感的强弱是对教育要素供给有效性的有力评价。只有明确学生的需求特性,由相应的施教主体来回应学生的期待,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切实增强其获得感。

要解决“如何供给”的问题,应辩证分析施教者与受教者两方面因素。虽然施教者起到主导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方法运用和情感共鸣等诸多细节都会影响受教者的思想认知和情感体验,而受教者自身的需求期待有高低,认知能力有差别,若要让每个人皆有所获,须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从获得到产生获得感,是一个受教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上逐步内化的过程。在与受教者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将育人理念贯穿其成长成才的整个过程,并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保证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互动的有效性,从而构建起双方共同成长、皆有所得的动态反馈机制。

(一)建立互信

相比高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者,深耕教育一线的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最久、互动最多,更了解学生的动态和需求,更便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精准捕捉到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后,通过与学生共情,建立互信的情感纽带,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一方面,保障互动反馈机制的持续优化,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另一方面,在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辅导员自身也在与时俱进,探索专业化发展路径。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不喜欢理论的堆砌和空洞的说教,大水漫灌式的宣传教育只会将其越推越远。基于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感兴趣、能听懂、易接受的方式精准滴灌,才能做到润物无声。辅导员与每一名学生之间都有一个“情感账户”,每一次与学生接触都是一次“储值”的契机。无论是学业发展、职业规划还是心理困境、社交难题,求助辅导员是学生基于信任迈出的宝贵一步,辅导员则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抽丝剥茧,为其答疑解惑,深化互信,为获得感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深化认同

学生获得感生成的机理是需求被满足,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即内化于心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表达和代表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需要[4],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现实生活,回应学生所需,引发学生共鸣。

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案例能够以小见大,有助于牵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如专题片《零容忍》和《榜样6》,前者列举一系列腐败的真实案例,展示了国家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也警醒广大青年,以反面案例为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后者则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展现了百年党史中的一个个榜样和其背后的故事,鼓励广大青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活情景场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主观的感性体验转化为客观的理性思考,鼓励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自2020年新冠感染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在危急关头用现实表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亲历疫情的青年大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三)持续反馈

学生的获得感生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构建一个长效的反馈机制,持续地观察和评价学生对于教育要素供给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的反馈有助于辅导员及时调整“传道、受业、解惑”的方向,对于学生养成“学问思辨、身体力行”的良好习惯亦有裨益。因此,建立一个多元的辅导员育人评价体系,科学测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5]。

获取学生的反馈分为两种,一种是即时的反馈,另一种是长期的反馈。即时的反馈即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后短期内的反馈,通过问卷调查、个体或集体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的积极性,如定期开展座谈,邀请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代表与学院中层干部、各系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代表进行交流,反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效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建议等。长期的反馈,即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跟踪反馈,全面地观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领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和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自我探索,也需要辅导员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针对其能力、性格等方面,结合数据和经验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权衡利弊,科学制定自己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生涯发展方案。直至步入职场,辅导员应进一步追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将学生获得感评价与其成长成才的过程更好地结合起来。

(四)共建笃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的目标。学生获得感的第一层是有所得、有所思,即前文所述“内化于心”的过程,而学生获得感的第二层是有所行、有所用,即“外化于行”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历史中汲取养料,对照现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从知到行、不断递进,既符合事物认知规律,也揭示人才成长路径。除了“以史为鉴”,学生还应当“以人为鉴”,特别是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施教者自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施教者的言行举止会对受教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恪守道德标准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更是向受教者播撒理想信念种子的最好方式。因此,辅导员启航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锤炼专业能力的过程,为育人目标而努力,实现协同效应,提升整体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一)凝聚群体共识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将积极意义的育人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技术极为发达的时代,正向引导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更倾向于参与度更高、互动性更强的育人形式,如利用翻转课堂、微格教学、体验式教学等。通过创新育人模式,将传统的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变成思维碰撞的平台,激励学生开拓思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同时,依托新媒体技术,如“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人物角色的演绎和丰富多样的场景呈现文字、影像资源,融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积累,凝聚群体共识,扩展获得感范围,增加获得感强度。

(二)观照个性需求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和摆渡人,需要在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因人施策,最常见的方式是与学生谈心谈话。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多是“问题型”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6]。

对于辅导员而言,学生的困惑蕴于“知、情、意、行”等方方面面,梳理和分析问题的过程需要与学生共情,不仅要了解问题的表征,更要探其缘由,明确症结所在,寻求解决方案更像是一个带领学生走出迷宫的过程,陪伴其渡过迷惘和黯然,重新树立起信念。对于学生而言,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需要勇气,除了家人、朋辈的关心,亦师亦友的辅导员对于陪伴其成长,为其启航未来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00后”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浸润下成长的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产品的更新迭代催生了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学生对于碎片化阅读的需求随之增加,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微博热搜、各类直播平台对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甄别各类自媒体平台,首先,辅导员应当积极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择善而从;
其次,依托优质、多元的媒体平台,与学生保持互动,引发价值共鸣;
最后,通过整合创新载体,畅通沟通渠道,引导学生从被动约谈变为主动交流,鼓励学生审视自身,将点滴收获化为进步的动力。

(三)深耕专业发展

辅导员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深耕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之路的过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纲要》所规划的“十大育人”体系聚焦短板弱项,为贯彻落实“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提供了有力抓手。作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的一个环节,网络育人或网络思政是“互联网+大思政”的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举措,同时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新颖有趣的形式,运用青年话语体系,将鲜活生动的事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脉搏[7],进一步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因此,“教人者先受教育”,辅导员应深入学习“十大育人”体系的内容,在贯彻落实育人理念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工作特色。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反馈和获得感提升为准绳对照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优化专业化发展方案。依托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专家导师、团体沙龙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源渠道,拓宽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及时运用到凝聚学生共识和聚焦学生需求当中,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工作获得感。

猜你喜欢教者三全育人辅导员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好辅导员这样炼成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1期)2016-02-16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戏剧之家(2015年13期)2015-08-07某生课寝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5年5期)2015-03-02校外辅导员的一天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中国火炬(2009年12期)2009-10-17

推荐访问:视域 探析 育人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