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3-09-14 15:28:02 来源:网友投稿

陈学军

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是冬春季流行率较高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某些规模化猪场中,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95%以上。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希望对更好地防范该病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
诊断;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2)05-0034-03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急性、接触性肠道疾病。我国的猪流行性腹泻与引种有关,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猪场,尤其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病毒性腹泻疾病。猪流行性腹泻在部分猪场的发病率达100%。不同年龄猪群感染该病后死亡率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哺乳仔猪感染后的病情最严重,死亡率达95%[1],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更好地预防猪流行性腹泻,需要从病原入手,掌握其流行特征,并根据临床症状和有效的诊断及时明确病情,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特征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其中央区域为电子不透明区,外侧有囊膜,附着许多纤突,纤突呈花瓣状,向四周放射状分布[2]。该病毒不能凝集家兔、猪、鼠等12种动物的红细胞。自然条件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大多数冠状病毒的理化性质相似,病毒在50 ℃的环境中相对稳定,在40 ℃、pH 5.0~9.0,或37 ℃、pH 6.5~7.5条件下稳定,经多次超声波处理或多次反复溶冻处理后,病毒的感染力不受影响,但温度超过60 ℃,处理30 min,即可将其灭活[3]。流行性腹泻病毒对猪肠道绒毛膜有较强的侵袭性,可以破坏小肠绒毛,减少营养吸收面积,造成体液大量流失,最终引起猪群严重的脱水。

1.2 流行病学

在猪场,携带病毒的猪群和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是猪流行性腹泻最主要的传染源。猪发病后,由于发病猪腹泻症状逐渐加重,会向外排出大量病毒,污染周围环境,从而导致病毒的快速传播蔓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仅感染猪,不会感染其他动物。任何年龄、品种的猪对该病毒都比较敏感,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中仔猪的症状最严重,发病率有时达10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猪污染周围环境后,健康猪通过直接接触,经口自然感染,也有报道认为可以经呼吸道传播。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流行初期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季节性,但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病表现出季节性特征,以冬春季的发病率最高。

2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18~24 h,育肥猪感染后的潜伏期在2 d左右。自然感染的猪群一般在受到病毒侵袭后5~7 d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年龄越小的猪潜伏期越短,早期主要出现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短期内身体严重脱水。人工感染的仔猪一般在感染后12~20 h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18~80 h内出现呕吐,20~30 h后出现腹水和运动僵硬。腹泻症状为粪便逐渐变稀,呈白色或黄白色,常常喷射而出,夹杂大量的水分。仔猪的呕吐物会夹杂很多没有消化的凝乳块。随着腹泻症状加重,机体严重脱水,消瘦,最终衰竭而亡。出生1周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 d衰竭而亡。年龄稍大的猪群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逐渐下降,持续腹泻4~7 d后可恢复正常。成年猪感染后往往只表现出呕吐、厌食。

3  病理变化

大多数病死猪身体严重消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皮下干燥。胃内存在很多黄白色凝乳块。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张,尤其是小肠扩张最明显,呈半透明状,肠道内蓄积大量的液体内容物。肠道附近的淋巴组织肿胀、出血,肠道绒毛膜萎缩、脱落,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由7∶1变为3∶1。可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对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但要确诊,还需要做好与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发的腹泻的有效鉴别。

4  鉴别诊断

4.1 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

临床上无法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区分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要想鉴别这两种疾病,可应用直接免疫荧光、中和试验和间接ELISA等血清学方法以及RT-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4.2 与猪轮状病毒病的鉴别

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猪轮状病毒后都会出现精神沉郁、腹泻、脱水等临床症状,但二者也存在一些区别。豬轮状病毒病主要发生于8周龄以内的仔猪,且腹泻症状较猪流行性腹泻轻,死亡率相对较低,未见胃底出血现象。

4.3 与仔猪红痢的鉴别

猪流行性腹泻与仔猪红痢的临床症状均为精神沉郁、腹泻、脱水等。但由C型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往往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仔猪,不表现呕吐症状,粪便呈红褐色。

4.4 与仔猪黄痢的鉴别

精神沉郁、腹泻、脱水等临床症状是猪流行性腹泻与仔猪黄痢的共同特征。但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通常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仔猪上,粪便呈黄色,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剖检可发现十二指肠、空肠的肠壁变薄,甚至呈透明状,内有黄色的内容物,胃黏膜出血,有明显的红色出血斑。

4.5 与仔猪白痢的鉴别

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白痢通常发生于10~20日龄的仔猪,同样会出现精神沉郁、腹泻、脱水等临床症状。但病猪不表现呕吐症状,会排有腥臭味的乳白色稀粪。剖检发现小肠前端肠壁变薄,甚至透明,未见出血症状。

4.6 与猪痢疾的鉴别

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可感染不同年龄及品种的猪,各个季节都会发病,感染猪也会表现腹泻等症状,但该病常见于1.5~4月龄猪,粪便含有黏液及血液,初期粪便稀软,后期粪便呈胶冻样。剖检发现大肠、结肠及盲肠黏膜出血,可见酱色或巧克力色的肠内容物,大肠黏膜坏死,出现黄色或灰色的伪膜。

4.7 与猪坏死性肠炎的鉴别

猪坏死性肠炎通常引起4~12周龄的猪发病,粪便为焦黑色或血痢,可能会突然死亡。6~20周龄的育肥猪感染后通常变为慢性病例,死亡率较低,在5%以下。发病猪生长缓慢,表现为体重下降。剖检发现病变主要发生在小肠末端50 cm处和邻近结肠的上1/3处,与流行性腹泻不同,猪坏死性肠炎会导致病变部位的肠壁产生不同程度的增生,肠管变粗,病变部位回肠内层增厚。

5  科学治疗

目前,猪流行性腹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加速发病猪群康复。发病猪群每天口服补液盐。补液盐由3.5 g氯化钠、1.55 g氯化钾、2.5 g碳酸氢钠、20 g葡萄糖与1 000 mL的温水配制而成。停止投喂饲料,向发病猪群提供清洁的饮水,可在饮水中添加益生菌和少量的红糖来弥补机体脱水。发病仔猪每天口服10 mL健康母猪的抗凝血或者高免血清,连续3 d,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了预防继发感染,给发病仔猪每天肌内注射1次2.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        (0.1 mL/kg),或者选用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剂量为2.5 mg/kg,每天肌内注射2次。按照上述防控方法进行3~6 d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6  预防措施

防控猪流行性腹泻应加强针对性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冬季的科学防疫,防止病毒传入猪场,禁止从疫区购进仔猪,防止狗、猫进入猪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根据猪群的生长特征配制饲料,落实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哺乳仔猪管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时更换板结发霉的垫料,保证垫草整洁、松软、保暖性能好。当出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封锁隔离,制定严格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制度。坚持自繁自养,避免随意从外地引种,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入猪场。根据免疫接种方法和要求,做好妊娠期母猪以及仔猪的免疫接种。母猪一般在妊娠前后分别注射1次传染性肠胃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每头4 mL,仔猪为1~2 mL。

猪流行性腹泻在有些地区呈周期性流行,会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当前猪流行性腹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根据临床症状实施对症治疗。为了有效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需从提高抵抗力、加强环境卫生等方面入手,保证猪群健康,有效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李志亚.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的区别[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371-371.

[2]陈志新.猪腹泻的病因分析与防治原则[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168-169.

[3]荣海宇,王红利.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180-181.

猜你喜欢防治诊断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4期)2016-10-17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腹泻 诊断 防治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