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经典原著研读报告

时间:2022-06-28 09:40:02 来源:网友投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经典原著研读 报告

 研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老师第一节课布置这个研读任务时,我便选择了这本过去从未触碰的《毛泽东选集》。之前经常在电脑上阅读博客、论坛,那时候年岁尚小,还没有能理性地分辩他人言论的真假,看了很多新媒体平台上,假造事实,编造毛主席就任时代的丑事,任意丑化、妖魔化毛主席的谈吐的文章,此中也包括假造《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是由别人代笔之类的说法。那时候的“非毛化”思潮,也影响了年少的我,虽然没有去参与网络上声势浩大的“反毛运动”,但是从此之后我也没有真正的翻开过《毛泽东选集》。

  现在心智年龄都已成熟,过去偏听一方的情况也已逐渐更改,如我已经愿意更全面的了解一件事情,认识一个人了。因为这段时间疫情的爆发,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只能在家里通过线上网课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一学期所学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以为内容会很枯燥,而且又是以网络授课的形式,但是授课老师风趣幽默的谈吐风格,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多样化的上课方式,打破了我一开始对这门课程的抵触情绪,在这门课里,我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了解了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知道了每一个中国领袖对于毛泽东真实而恳切评价,也因此,我更加迫切的想要去了解这个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当我通读完《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文章,我深受震撼,佩服于毛主席如日

 月经天,江河行地的行笔风格,更佩服于他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去苦苦探索“中国该何去何从”,他就是那个曾经怀抱满腔热血,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心为中国引导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美好新中国的伟大领袖。

  新民主主义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那时的中国,是具备很是庞大的意义的。毛主席在文章中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为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础,有着以下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里,想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就必需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是在当时,中国还尚是一个内忧外患、经济落后、文化愚昧腐朽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曾解答过这个题目。但是《新民主主义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所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它解答了中国要如何以一个落后的、腐朽的、外有强敌内不团结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一个如毛主席所讲的伟大目标:“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663)

  通读整篇文章,《新民主主义论》统共分了九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我

 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驳资产阶级专政、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每个主题都是一个关键论点,精简有度的点出了当时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上,所面临的国内的实际问题,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所在。在每一个论点之下,文章里都有理有据的论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每一个主题,我更加深入的学习了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尝试分析了许多关于中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以及革命后的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革命后又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等等。如下将尝试阐发我有所体悟的主题。

  在第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中,文章里提到:“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习,感觉锐敏,首当其冲。”

 (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662)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毛泽东又为何要写这篇《新民主主义论》呢?关于这个问题,先要了解《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背景。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 1940 年 1 月 9 日,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并于同年 2 月 20 日在延安出书的《解放》中合刊登载。我们知道,在 1940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在从全面防御阶段,转向全面相持阶段,正是抗战阶段进入最为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主要承受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来自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主要兵力的进攻;另一方面来自于国民党,国民党中的顽固派在军事上进行对日消极抗战、政治思想

 上进行反共运动,并且针对共产党的摩擦越加频繁。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也变成了当时中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对于这个内忧外患的国家,毛主席认为,“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663)

 也因此,针对“中国该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他写到了中国革命要实行两步走:“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666)

 第四个主题里提到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是“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665)

 这说明,中国革命与天下之革命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就拿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来举例,两处革命相同的地方,在于以下几方面:1、指导思想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领导者毛泽东和列宁,都结合本国国情发展马克思主义。2、两处革命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暴力的人民大革命。3、两处革命都使被压迫的人民得到解放,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有差异的地方在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

 家,在推翻额资产阶级统治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说它的性质,它是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革命是发生在经历了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无数次血的斗争被暴力镇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推翻的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的统治,其性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是中国革命是天下革命的一部分,但中国革命有其特别点。

  最后,还是想写写我认为的,新民主主义论的意义。在通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又如爱不释卷一般,继续将毛选四卷从头通读,又结合了老师推荐的几代伟人的著作,对这一理论的影响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新民主主义论在文中提到了所要成立的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方向,这是毛主席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模式和方向的理论,这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都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经验分析,对于我们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其独特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是值得新时代的中国,在建设中加以借鉴、吸收的。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刻苦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优秀思想,继续发扬毛主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进而创新理论的精神。将其运用在生活中,刻苦钻研,严肃认真,努力争做中国优秀的好青年!

 注:可自行加页

推荐访问:研读 毛泽东思想 原著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