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

时间:2022-06-22 08:32:01 来源:网友投稿

 江苏省 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课题

  中期评估表

  课题名称:依托阳湖拳传承尚武精神的校本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

 T-c/2013/078

 课题类别:

 省级立项

  课题主持人:

 陈文红

 工作单位:

  常州市荆川小学

 组织评估单位:

  常州市规划办

  中期评估日期:

  2015 年 11 月 6 日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中期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

 ㈠、专家指导引领,明确方向 课题研究初期,由于课题组成员自身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方面认知的不够清晰、深入,我们专门邀请了省教科专家王一军老师一行,开展了有关课题内容进行研讨,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后续又邀请常州市教科室龚主任、李博士等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论证。在专家们的一次次指导引领下,我们开始了课题的实践研究。

 ㈡、形成管理系统,保障实施 本课题研究将历时三年,以每双周五为学习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课题组成员在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再设计有较深厚的知识基础;专家引领,定期请专家对课题进行具体指导;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为落实课题研究提供能力保障;隔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学习沙龙研讨,交流心得体会;领导支持,使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有组织和经费保障。

 我们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校教研活动进行整合,并根据我校制定的《荆川小学课题管理条例》有关制度严格执行。

 1、半月一科研:每次星期五下午,结合综合组教研活动开展研讨,有“文献学习”“专题讲座”、“沙龙研讨”、“说课评课”、“个案交流”等。

 2、一课一反馈:每个完整课结束,反思自己课堂上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并写好一个教学后记。

 3、一月一特色活动:每个季度整理一篇读书笔记,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4、一期一典型案例:每个学期上好一堂实验课,并整理出一个典型案例。

 ㈢、加强学习培训,扎实基础 为了使教师能站在更科学、更理性的高度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我们要求教师积极研读有关理论书籍。我们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理论学习书目,如:有关科研的《我该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案例解读》,有关尚武精神研究的《中华体育精神研究》《儒学·民族精神·体育精神》、《先秦时期的尚武精神》、《社会尚武精神探源》、《北宋讲武礼初探》等,如有关当今武术教育发展的《阳湖拳》、《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等。

 在教师培训上,我们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不失时机地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我们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听课,要求老师带着课题意识去学习,把每一次听课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㈣.进行师生调研,诊脉现状 在课题方案形成后,我们并没有立刻投入进行有效策略的研究,而是通过抽样调研的方式,用诊脉的方式对我们学校师生对尚武精神的了解,对武术学习的兴趣等进行了调查剖析。

 调查显示 74.2%的同学是通过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来了解武术的,然而在湍急的市场经济潮流下,影视作品的夸大演绎中,武术的精华遗失,失去了其原有的精神内涵,武术成为了另一种意义的“舞术”,这是导致学生对武术认知不正确的重要原因。在调查中 82.6%的学生没有在体育课上了解学习武术,这是导致学生对武术认识不正确的根本原因。92.5%的师生说不清楚“尚武精神”的意义,对武术精神知之甚少。教

 师们更是很少接触武术教学,在主题活动的组织中,更是从没有关注过“尚武精神”。

 ㈤、基础研究和实践研究 A、基础性研究 1.阳湖拳发展与传承的历史研究 2.阳湖拳与尚武精神的文献研究 3.当代小学生学习阳湖拳的价值意义研究 B、实践研究 1、阳湖拳与体育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2、荆川先生及阳湖拳历史、故事等开发校本课程 3、阳湖拳与尚武精神主题探究活动开发的研究 4、学校武术节系列活动开发组织实施的研究 2、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㈠ 、依托文献研究,提炼传承 1 、提炼符合 小学生传承的“尚武精神”

  尚武并非是推崇暴力,而是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和勇气。尚武精神具体表现为 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伴随着近代民族兴衰而一路同行的“尚武精神”无疑积淀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思想最优质的精神标志和载体。在面临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加剧的今天,我们可以很好的拿起“尚武精神”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帮助学生铸牢民族精神支柱,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尚武精神”的价值和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

 ⑵、以刚健有为和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范畴。这种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尚武精神”的本质与内涵正是刚健有为和改革创新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具体展现和载体。

 沿用温力教授对“尚武精神”概念的总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 、“尚武精神”在小学武术教育中的传承 “尚武精神”这一精神教育素材不仅是促进学校武术技术教育和激发学生习武热情的内容,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民族传统文化及国防思想教育的优良内容。

 (1)武术形象的重新塑造和价值功能的定位是“尚武精神”在小学传承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武术的价值同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武术由军队、民间逐渐走进了体育、教育和艺术表演等领域。中国武术同现代社会一样发生着巨大的转型。“体育的武术”、“教育的武术”、“文化的武术”成为了当今武术社会价值的主体。学校武术教育的形象不宜是竞技武术的“难”和传统武术的“繁”,而应是明快、简约、时尚、实用、文明健康的形象,唯有如此才能博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和向往。而“尚武精神”的传承也必须以青少年实践和习练武术为前提。

 (2)中小学武术教育地位的提升,目的、内容和方法的革新是“尚武精神”传承的关键 目前的《课程标准》中对武术内容与其它教学内容同等对待,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而日本的剑道、空手道、柔道,韩国的跆拳道均作为各自中小学的体育必修课。只要充分意识到武术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并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武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境况终会改善,从而可以发挥出“尚武精神”巨大、深厚的教育价值。

 (3)地方拳种成为校本课程是“尚武精神”传承的有效手段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主要由本校或校际之间的教师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尚武精神”是各拳种的精神根基和文化内核,地方拳种成为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完善各地区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各传统拳种的传播和文化空间的保护。如果地方传统拳种能进入当地中小学校并成为校本课程将会形成对“尚武精神”的有效传承。

 3 、增进了解阳湖拳及其学生传承价值

  ⑴、阳湖拳的身体锻炼价值

 阳湖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之一,江苏地区特色拳种,其强健体魄之功效当为传承的主要形式。阳湖拳不仅有套路练习形式,还有对抗练习形式;套路练习中不仅有拳术,还有多种器械;不仅有单人练习,还有对练,并且还有各种流派。阳湖拳动作幅度小、动作突然对场地要求不高等特点。长期练习阳湖拳,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培养意志品质等。

 ⑵、阳湖拳的爱国主义精神价值

 自古以来,常州武进地区人民不屈外辱,自元朝以来至太平天国都有可歌可泣的以暴制暴的武力抗战历史,尚武风气千年不绝。常州武进一带流传着许多阳湖拳师爱国主义、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传奇故事,人们口口相传,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夸赞与敬重。这些故事代代流传形成了阳湖拳派的“阳湖武魂”精神,与阳湖拳的传承共同构成了常州武进地区人民自强自立,不屈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提高道德水平,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阳湖拳传承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弘扬民族人文精神,传播地方文化的作用。

 ⑶、阳湖拳的竞技审美价值

 武术既是一种人的身体活动,具有人体运动的一般审美价值,又是一种武技,能表现人在攻防技击时的技巧和能力,所以又具有一种技击性的神秘色彩和审美价值。阳湖拳重于进攻,在进攻中常常表现出暴风骤雨般先发制人的态势,加以出拳时飘忽不定的身体形式增加了表演的不确定性。另外,在表演过程中各种器械(阳湖拳的器械大多以乡间农具为主)的运用也提高了阳湖拳表演过程中的可读性(体现出阳湖拳独具乡土特色的风格)。因此,阳湖拳在表演过程中最能体现它的审美性和技击性。

 ⑷、阳湖拳的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武术历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不仅具有身体锻炼的功能,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兼具道德修为和技术体系的双重价值功效。通过阳湖拳的手、眼、身法、步等拳术和各种器械技法的技术技能进行人体的外部肢体教育;还可以通过阳湖拳的德、礼、书籍、拳论、秘诀等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也可以通过阳湖拳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文思想等进行心理情感教育、精神信仰教育、审美欣赏教育和人文修养教育等。总之,阳湖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式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挖掘阳湖拳的教育价值,

 对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㈡ 、挖掘“荆川文化”,传承“尚武精神” 阳湖拳为江苏唯一的地方拳种,相传为宋代“南侠”展昭所创,由唐荆川先生传承发扬。我校充分利用挖掘“荆川文化”, 创设学习荆川先生的氛围,开展“荆川”系列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荆川文化”,学习荆川尚武精神,让荆川文化感染学生,让荆川精神渗入学生心田。

 1、荆川故事宣讲。学校收集唐荆川故事,并把荆川故事汇编成一个个学生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把荆川故事汇编成册,学生在课间之余就可以阅读唐荆川的小故事,创设了学习荆川先生的氛围。然后再利用荆川故事会,让学生学讲荆川故事,在活动中学荆川精神,真正让荆川精神渗入学生的心田。

 2、荆川墓前入队。每学期的“荆川墓前我入队”已成为我校的传统少先队入队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荆川公园祭扫唐荆川先生,并在荆川墓前举行了庄严的新队员入队仪式。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逐步树立崇高理想和人生目标。

 3、“荆川好少年、好儿童”、“荆川学子”评比。学校以培养“品行端正、人格健全、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健康阳光、特长初显”的荆川学子为目标。每学期学校会评选出一批“荆川好少年、好儿童”进行表彰。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增强校园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㈢ 、开发阳湖拳校本课程,传承“尚武精神” 阳湖拳是常武地区的一个特色拳种,相传由宋代武进籍的展昭所创,到了明代文武双全的唐荆川成为其杰出的传承者。近二三十年来,这一地方拳种面临失传的危险,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小。以保护、传承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湖拳为己任,我市首家现代武馆——荆川武术馆在荆川公园陈渡草堂正式挂牌。而与此地毗邻而居的荆川小学,更是应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开发实施阳湖拳校本课程。

 最初,学校只开设了阳湖拳社团。随着阳湖拳社团成语一次次地捧回金灿灿的奖杯、奖牌,越来越多的同学都想加入阳湖拳社团。社团活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果断进行了调整,保持社团活动不变,但同时把阳湖拳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普及性的教学活动,这样,就有更多的同学可以来学习阳湖拳。

 1 、阳湖拳校本课程开发 ⑴ 、加强教师培训

  我校聘请了阳湖拳传人——王宁教练员,其自小学习武术,在全国甚至世界各类武术大赛中多次获得金银牌。王教练除了负责学生的教授以外,学校还组织其对全体老师、体育老师进行不同层次的阳湖拳培训。每周一下午 4 点起,全体老师都会集中在操场上,在王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阳湖拳套路的学习。体育组老师还会在其的带领下,学习更深入的拳法套路、器械动作等内容进行专业培训,以便在体育课、校本课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练习。学校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阳湖拳协会活动,到武术特色学校观摩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确保授课质量。

 ⑵ 、编撰校 本教材 在课题组领衔人——陈校长牵头下,组织课题组成员及体育组教师,在王宁教练的协助下,共同编写《阳湖拳秘籍》校本教材,并邀请了市、区阳湖拳专家对该教材进行了校对,让教材内容相对规范,让教师教学有据可依。教材内包含有阳湖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阳湖拳简介、考核评价方式,以及图文并茂的功夫扇、十八棍等三套拳法的招式拆解。确保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考核评价规范化、系统化。

 2 、阳湖拳校本课程实施

 学校成立了以课题领衔人陈校长为组长的阳湖拳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中,各年级在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每周拿出 1 课时作为阳湖拳武术校本课。为了确保武术校本课能够有效落实,将各年级每周一节的武术课排入课表,确保课时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课堂教学是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此学校组织体育组教师定期开展武术校本教研,组织教师互听互评,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制定课时计划,课后及时反思,定期开展观摩研讨课和示范课,确保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一直面临操场小、不规范、训练场地不够的困境。但为了保武术特色的牌子,我们克服困难,认真上好第一节武术校本课,真正将武术教学的侧重点体现在教育教学这中,不仅使校本课真正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使全校学生真正通过校本课的学习,在身体等各方面受益。

 学校将武术教学作为学校的校本特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通过体育课堂、大课间双渠道,对学生进行武术方面的训练。将武术确定为大课间的活动内容,突出特色,内容多样,形式创新。首先进行集体武术操练习,接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武术活动。一二年级以武术基本功为主,着重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三四年级则安排了拳法套路,五年级安排了功夫扇,六年级则安排了棍术套路。武术活动既丰富了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又保障了学生的“每天锻炼 1 小时”,如今我校学生柔韧等身体素质,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真正体现了学校“崇文尚武、正德健体”的办学目标。

 3 、阳湖拳校本课程评价 ⑴ 、体育成绩评价中融入武术元素 现阶段,我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在原有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武术基本功的考核,根据年级的不同来细化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多元化。在成长脚印档案袋里,每学期我们都将对学生武术校本课程的学习给予相应的评价,并记录在册。

 ⑵ 、等级制考核评分 A、评价的内容 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体能的变化——详见各年级单元教学计划中的评价内容; 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参与学习与练习时的态度,以及在课堂学习和课后锻炼中的行为表现; ③、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武术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往与合作精神; ④、内驱动能与发展愿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继续深入学习的愿望。

 B、评价的形式 ①、教师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当是一个综合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本课程后知识技能、体能发生的变化、行为表现和进步的幅度、自我评价与组内评定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②、学生自我评价——由学生对自己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自我综合评定。

 ③、组内相互评价――由学生根据各组员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团队合作精神进行综合评定。

 ④、用分数折算成四个 A、B、C、D 评价等第。

 ⑶ 、武术 之星评比 每学期末,我们将进行校园武术之星评比,综合学生在武术操、武术课、武术训练以及武德方面的表现,班级推荐,学校评比。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⑷ 、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为了鼓励学生习武,激发学生习武的兴趣,提升习武水平,每年,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批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武术比赛,根据获奖等次给予相应课程考核加分。

 ㈣ 、形成武术特色教育活动,传承“尚武精神” 为了弘扬阳湖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我校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每天一套武术操;每周一节武术课;每月一次武术特色活动;每学期一支武术训练队;每年一届武术节。结合武术特色活动和武术节系列活动,学校开展了“观武术电影,育高尚品质”“读武林高手 讲武林故事”、“习武健体、养得立志” 、“我是小小武术迷”等武术系列教育活动,形成了在武术特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活动典例。

 1 、班级“尚武精神”特色 主题 教育活动 “为武之道,以德为本”是我们中华武术思想意识方面的武德修养教育,几百年来,它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武以德立”,“武以德先”,通过武术特色教育来渗透德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以及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我是小小武术迷” 通过谈握手礼、碰鼻礼、抱拳礼等各种礼仪导入接着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看过哪些武术电影和听过哪些武术歌曲,再组织学生进行武术视频的欣赏调动学生习武的兴趣。教师乘机让孩子们谈谈心目中的武林高手,观看他们的表演,认识他们表演时用的器械,了解中国武术门派并进行武德的教育。这次的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武术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武德意识,培养高尚的情操。

 2 、“尚武精神”教育与 其他 课程整合 学校大队部开展了 “观武术电影,育高尚品质”的活动,首先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武术电影《叶问》。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积极撰写观后感。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表彰,为获奖学生颁发了奖状。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叶问大师以及咏春拳等相关知识,拓宽了武术知识面,培养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不倚强凌弱,不居功自傲,礼貌待人,彬彬有礼。本次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获奖作文在校园橱窗内进行展示,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学武之风。

 我校将武术教育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武术学习有个正确的定位,并对武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情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提升对武术内涵的认识,把武德内化为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行为标准。

 3、 、 荆川 武术社团 的 选拔提优 荆川小学阳湖拳武术社团开办至今已有多年。每周五下午 3 点起,学校专门聘请由“阳湖拳”传人王宁教练来校指导社团活动。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在王宁教练的认真训练下,阳湖拳社团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在钟楼区星级社团评比中,首次参评的“阳湖拳”社团被评为四星级社团,后续获得最高荣誉五星级社团。

 4 、开展 荆小 武术节系列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学校从 2014 年起每学年举办一次武术节活动。武术节期间主要开展武术知识竞赛、武术小报比赛、了解武术杰出人物、学习良好武德、学习武术技艺、开展武术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教师举行武术特色发展沙龙、武术特色教育论坛、教师武术比赛,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师生走进武术,学习武术。同时,结合学校体育节和各种文化活动,有机渗透武术思想、文化,使武术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武术特色。为推进武术教育,提高武术运动水平,进一步彰显我校武术教育特色,每学期学校都会定期开展武术小明星的评比,学校定期表彰为武术教育

 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㈤ 、师生素养、能力的提升 1、 、 提高了学生的武术技艺和武德修养

 随着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许多社团成员开始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在南京举行的“法影”杯第四届南少林华夏武术大赛中,我校的阳湖拳社团第一次出击,就斩获颇丰,获得 4 金、1 银、4 铜和 5 个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常州举行的江苏省“精益杯”武术交流大赛中,我校阳湖拳社团又获得了全省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个人项目获得 3 金、3 银、6 铜和 2 个第四名。常州市首届学生武术(跆拳道)大赛中,我校武术队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张昊然获得了个人第一名。张昊然同学在常州市优秀校园体育之星评比中获得武术之星。

 2、 、 提升了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教学,着力课程整合,在不断的研究、实践探索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丰富自己的学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课题研究中的不断摸索和探究,教师们对有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阳湖拳校本课程的初步体系,从而也提升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许磊老师撰写的《浅谈阳湖拳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沈剑伟老师撰写的《依托阳湖拳传承荆川尚武精神特色项目》、许龑老师撰写的《依托阳湖拳传承尚武精神活动方案》在省级刊物《新课堂》上发表。

 3、 、 促进了学校特色 项目 品牌的形成 荆川小学阳湖拳的名声越来越响,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荆川武术队有 20 名同学被邀请参加电影《唐荆川》和《阳湖拳》的拍摄。一些大型活动也纷纷邀请我校武术队前往进行表演。如:永红街道的广场文艺周周演、喜迎十八大的文艺汇演;钟楼区《法耀钟楼 司法传情——献礼十党代会、喜迎“124”》大型法制文艺专场演出;常州市第 27届“民中•育苗杯”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等等,每次演出,都好评如潮。“依托阳湖拳,传承”在钟楼区学校特色项目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3、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体育教学工作量太大:跑步、广播操、运动队训练体质健康标准等任务太重,致使体育教师不能集中精力踏踏实实的进行阳湖拳武术校本的研究实践。

 2、课题组的专业人才少、武术科研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着武术教育科研的质量和进度。教师个人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理论知识仍有一定的局限,很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在武术特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中,虽然我们也设计了许多的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提高,但是我们发现我校渗透尚武精神教育的特色不够鲜明,尚武精神的传承还有待深入。

 4、武术科研课题成果偏少,武术教育内容的实践研究课题没能得到创新性发展。

 4、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关注骨干教师的培养,给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探索、创编、完善阳湖拳校本课程。

 2、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集中精力打造二、三个渗透尚武精神教育校本特色项目,使尚武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更加深入。

 3、建立更加完善的阳湖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形成三至六年级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合理多样的评价体系。

 4、进一步规范完善“荆小武术节”的活动项目设计,活动方案规划,使其成为我校新的传统活动。

 5、课题内容、人员、计划有无重大调整,如有调整,应另行提出书面报告,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报省教研室审批

  (以上内容均由课题负责人填写)

 二、中期评估意见

 评估组

 组长( ( 签字) )

 年

 月

 日

 三、中期评估组成员 序号 评估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签 名

 四、主持人所在单位盖章

  单位公章:

 年 年

  月

  日 日

 五、组织评估单位(省规划办或市规划办)盖章

  单位公章:

 年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江苏省 教育科研 课题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