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面推行河长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18 09:52:02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 20xx 年工作安排,为协助做好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推进情况专项报告的相关工作,2 月下旬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农业农村工委,先后召开三次座谈会,召集区水利局、住建局、环保局、农委、经信委等部门和各镇区深入了解情况,在 xx 高新区(盛泽镇)和 xx 高新区(黎里镇)广泛听取意见,实地查看治河现场和工作资料,赴治水先进城市绍兴市柯桥区学习取经,为推动我区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察实情、谋实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河湖概况 全区水域面积 351.2km2,占总面积的 27.9%。拥有 50 亩以上湖泊 320 个,其中列入省保护名录的湖泊 56 个、108.4km2,非省保湖泊 264 个、48.2km2。湖泊面积占全区水域总面积的 58%。拥有各类河道 2600 多条,其中流域性河道 3 条、县级河道 24 条、镇级河道 297 条、农村河道 2298 条,有 22 条河道被列入省级骨干河道名录。河道总长 2300 多公里,河道密度 1.96km/km2。太湖归属省级河长,江南运河、太浦河(含 xx)、頔塘、白蚬湖、黄泥兜、吴淞江、澜溪塘、澄湖、元荡、斜港—屯浦塘—急水港等 10 个河湖归属苏州市级河长。

 二、基本情况 20xx 年,我区按照上级要求率先在全省推行河长制工作。20xx 年,根据中央、省、市全面实施河长制的要求,我区迅速行动、细化方案,全线发力、狠抓落实,以“打造江南水乡标杆”为目标,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全力以赴推进 “升级版”河长制,各项工作在全省脱颖而出,在年度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作河长制改革工作交流发言。

 (一)突出高位推进,组织体系健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突出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成立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区镇两级河长制办公室,划拨专项经费,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由主要领导担任河长的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共有 20 位区级河长、214 位镇级河长、371 位村级河长,实现河长全覆盖。

 (二)突出政策配套,工作运转有序。一是建章立制定规矩。制定出台河长会议、信息共享、公众参与、工作督查、考核问责与激励、验收等六大制度,有效建立了“党政领导、河长主导、社会引导、部门联动、上下共治、长效管护”的工作机制。二是摸排问题定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完成“一河一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形成问题清单 1071 项、任务清单 1185 项、责任清单 1927 项、工作清单 1421 项,基本掌握河湖情况。三是细化流程定进度。深入完善河长履职标准化流程,明确河长认河、巡河、治河、护河四大步骤和程序标准,至去年 8 月中旬,全区三级河长全部完成认河和首轮巡河工作,河长公示牌全部安装到位,“一事一办”交办机制运转有序,各级河长定期巡河、挂图督战和协调推进工作进入常态化。

 (三)突出标本兼治,多元治理共进。充分结合区“263”行动、“三水同治”、“两高一低”、“三乱”整治等专项工作,全区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实行水岸同治和联防联控,打好治理组合拳。去年,区住建局完成 136 个小区排水达标区建设和 251 个村庄生活污治理,持续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的建设和

 维护;区环保局加强环境工程建设,完成治太工程 8 项,部署印染企业专项整治,淘汰喷水织机 43718 台,雷霆环保行动成果位列苏州首位;区农委大力实施化肥减量、农药零增长、池塘标准化改造等工程,实现太湖一级保护区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其余整治任务过半;区经信委做好产业“把关人”,推进清洁生产,共关停淘汰企业 62 家,开展专项整治,限制、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符合发展要求的示范工业企业。区水利局加快推进流域性重点水利工程和圩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7 亿多元,治理黑臭河道 14 条、清理重点河湖住家船只 1000 多条,累计打捞蓝藻、水葫芦超过 10 万吨。以全省最高分通过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功能全方位提升。

 (四)突出创新实践,监管质效升级。区水利等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开发了区级河长制 APP系统,与全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推动河长制改革“互联网+”建设。自今年 3 月正式运行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河湖问题工单为抓手,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监督、考核评价的管理闭环,工作效能明显提升。依托亨通集团的深海感知技术,探索推进“xx 水生态感知网”建设,构建河湖水质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为治河提供科学参考。一期示范工程计划在东太湖建设。探索省际“联合河长”模式,主动与浙江、上海等地协调,建立交界河道联防联治机制,共同推进治河护河工作。鼓励各地推行河湖管护市场化运营,继续推进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移交市政集团统一管养。

 (五)突出监督考核,压实责任到位。完善河长监督体系,明确设立以“两代表、一委员”为主的河长监督官制度,即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各级河长一对一的监督制度,建立考核管理办法,督查河长牵头开展治河工作,维护长效管护机制。突出河长制工作在镇区科学发展考核中的比重,将河长制落实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约谈,对推诿拖延、履职不到位的予以严肃问责。多方位、多举措保障责任落实到位。

 三、存在问题 对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区人民对生态环境改善特别是河湖水环境改善的期盼,与治水先进地区相比,我区河长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一)公众护水意识仍需激发。公众对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工作的知晓度还不高,宣传普及尚不到位。有些群众认为日常生活导致的河湖污染“微不足道”,存在向水里随意倾倒垃圾,沿湖搭建违章建筑等行为。在相关部门治理执法过程中,配合度不高,大水面生态养殖中部分地区仍存在投料投肥投药等回潮现象。此外,河长制工作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和实施,存在“上头热,下头冷”“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水体监测信息公开主要局限于政府内部,群众发现问题、举报监督的程度不够强,全民全面参与治水攻坚有待加强。

 (二)控源截污工作亟需加强。一是整体水质不容乐观。我区水质监测结果显示,20xx 年 11 月至今,53 个区控湖泊中只有 18 个连续 4 个月监测数据达到控制要求,31 条区控河流 9 条出现超标。二是控源截污任重道远。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区还存在一些老城区雨污尚未彻底分流、污水管道老化、接管集中处理率实际较低等老大难问题。工业污染源众多,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污水处理厂分布较散、规模偏小,少数存在排放不达标现象。三是治理方式相对单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项措施

 多,源头治理、标本联治、系统治理等组合拳还不够强。此外,震泽甲鱼厂尾水污染严重,xx 等地鲈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对河道污染也不容小觑,缺少治理良方。

 (三)多方协同机制还需优化。河长制工作机制运营时间短,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不顺畅等现象。基层反映在具体治河过程中,存在职能交叉,责任认定不清,不乏由于协同不够造成问题拖延解决,缺漏工作清单、消单慢等情况。各镇区之间河湖界面,特别是与浙江、上海上下游省际河湖界面的相关问题处理上,协调沟通处置问题的主动机制还需加强。河长履职力度存在不平衡性,对河长的压力传导还不够,河长履职积极性呈现层层递减情况。

 (四)智慧水利平台尚需打造。对比河长制工作先进地区,我区在智慧水利平台的打造上才刚刚起步,河湖智能化信息动态监测点覆盖不足,巡河巡察手段单一,河湖三维立体视图尚未构建,取水口、排污口、排水口等重要位置信息仍处于纸面管理状态,监测计量的手段比较有限。镇村级河湖的信息化平台普遍缺失,河长巡河信息化电子考核有待加强。

 四、几点建议 对照全力打造“江南水乡标杆”要求,借鉴先进地区治水经验,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民治水。继续加强河长制工作的教育宣传,普及河湖保护知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入到治河护河的队伍中来。继续落实代表、委员监督制度,对河湖水质信息和打击反面典型进行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媒体曝光的威慑作用。对 12345 大联动平台中河长制的社会监督一栏进行宣传推广,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更多人自愿自发地参与到监督中来,形成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河长制 APP 系统,推行区镇村系统统一开发,增强公众参与河湖监督功能模块,扩大系统使用人群,方便民众实时掌握河道治理相关信息。积极倡导发展“民间”河长、“志愿者”河长,提升社会监督合力。

 (二)加强源头管控,统筹综合治理。水环境问题想要标本兼治,光盯着河湖本身是没用的,必须注重控源截污,打好组合拳,从源头抓起、抓好。一要规范排水管理。全面排查并取缔未经审批的取水口和排污口,对允可的入河排放口要加强整治,设置污排、雨排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对重点排污口应加装在线计量监督设施,严格排放标准,严惩违规排放。二要加强污水防治。加快城镇区排水达标区建设,强化污水接管工作,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优先创造条件落实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污染企业,按期完成喷水织机整治任务,及早启动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三要强化环境治理。加大对黑臭河道的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河道淤泥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探索淤泥固化处置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沿湖和水面的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积极推进农业肥药减量控污,统防统治工作,尽快对温室甲鱼、特种水产等污染较严重的水产养殖行业进行整顿,坚决落实水面生态养殖“四不”标准。继续做好畜禽养殖场整治关停的后续收尾工作。

 (三)加强联动监管,保持高压态势。充分依托全区社会综合治理网络化联动指挥平台,加快搭建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全面充实水利基础数据,扩大水生态感知网,增强巡察监控能力和会商指挥系统,尽快实现一个平台管水治水。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制,增强河长办专职人员,加强基层力量。加大对河湖治理投入力度,做好年度财政预算安排,重视研究河道整治长效管理的资金保障机制。不断强化各级河长办主动找问题、派工单,各级河长主动协调处置、及时消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河湖联动巡查和综合执

 法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侵占水域岸线、违法排污、未批先建水工程与涉河项目等违法行为,按照“河岸同治”原则,深入开展水环境执法监管,切实维护良好的河湖管理秩序。

 (四)完善系统运转,保障长效管护。强化各级河长、河长办和各成员单位的协同机制,加强信息互通,提升工作质效。一要压紧压实河长职责。进一步强化各级河长在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保障河长既挂帅,又出征,坚持靠前指挥,亲自协调督办。建议为每位区级河长落实一个政府部门作为河长制单位,协助河长开展工作,切实增强河长履职力度。二要建立健全会办机制。优化信息沟通渠道,强化信息化交办督办制度,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对区域性问题、综合难点问题、普遍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施策。探索实行区域片区化治理。河道综合整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多问题是流域、区域的问题,要突破现有“就河治河”的现状,实行片区化、网格化治理模式,区镇两级河长可按照一个流域或一个片区认领河道,统筹协调流域内或片区内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三要全面加强督查考核。对各级河长在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履职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定期通报履职情况。可探索建立河长年度述职制度。加强对下一级河长及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督导考核,对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河长及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到位。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将河长制工作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等进行挂钩。

  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xx 年开始在全县全面推行河长制,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一年多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河长制管理体系。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xx 县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河长制工作机构。县河长办设在县水利局,安排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4 人;乡镇(街道)相应设立河长办,共安排工作人员 44 人。全县共安排河(段)长 475 个,其中县级河长 16 个,乡镇级河长 145 个,村级河长 314 个,实现全县河长全覆盖。明确各级河长是河道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履行保护、管理、治理“三位一体”职责。安排了河长制工作专项经费,20xx 年落实工作经费 36 万元,20xx 年县财政预算工作经费 800万元。为实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依章问责”,制定了《xx 县河库保洁工作方案》、《xx 县 20xx 年河湖保洁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出台了县级督查制度、考核制度、验收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及河长巡查、部门联动、联席会议等相关制度。下发 xx 县“1 号总河长令”,规定对各级河长巡河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实施负面评价倒扣机制。县河长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电视台等部门联合不定期明察暗访、电话抽查,监督全县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重点督查“八个到位”和“洁净河道”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领导,20xx 年 9 月,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调整 xx 县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明确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县长任总河长,县委常委担任各级河流河长,分管副县长任县河长办主任,县水利局局长任县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县水利局、环保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

 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各乡镇河长办相应进行了调整。落实“一事一办”,建立“河长工作联系单”制度,发现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跟踪问效,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2、全面启动河长履职。全县 475 名河长通过认河、巡河、护河、治河等工作方式“走马上任”,开展巡河工作。

 全县的河道和上型号水库全部落实管护员,按照“全覆盖、抓重点、明责任”的要求明确管护责任,加大对包干河道和水库的巡查力度,第一时间发现、交办、处置问题,通过不间断巡河巡库、常态化打捞,确保水面清洁;积极响应省“1 号总河长令”,开展“保护 xx 河,河长大巡河”专项行动,及时集中处理巡河过程中发现的河道两岸垃圾,确保了巡河活动实效。

 3、切实推进水污染源头防治。20xx 年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黄石市振兴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xx县潭水河、车溪河、白水河、黄狮江、西河、舂陵河“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方案》,为有的放矢、分类推进水污染防治奠定基础。为解决日常巡查发现的河道非法采砂场、运砂船舶、“僵尸船”、“清四乱”行动等难点问题,县河长办统一调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300 余人次,开展 3 次集中整治执法行动,取缔非法砂场 5 处,处理非法采砂船只 6 艘,拆除非法坝体 3 处。积极开展水边绿化。完成西河沿岸 18 公里、舂陵河沿岸 32.4 公里的河边绿化,水边环境进一步美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有序开展。抓规划管理与源头控制,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修订《xx 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方案》,制定《xx 县 20xx 年畜禽养殖禁养区养殖场退养工作实施方案》,退养养殖场(户)9 户,退养栏舍 13566.62 平方米,减少牲畜产能 12000 头以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建设,全县已完成粪污染治理设施设备配套畜禽规模养殖场 196 家,达 78%。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成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加强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多措并举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不合理施肥量。制定《xx 县到 2020 年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冬种绿肥生产,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应用,禁烧农作物秸秆。加强农药经营监管。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与治理试验示范成效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环保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全面启动西河沿途二十多个自然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加强对舂陵河沿河的工业企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河道违法采砂行为等的排查整治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对全县境内入河排污口进行统计核查、建立台账,并设置唯一编号身份公示牌,切实保护河道完整,维护河湖健康。开展河流源头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河湖跨界断面和重点水域水质监测和执法。严格日常环保行政监管执法,有效提升水污染防治。

 4、持续跟进宣传造势。设立“河长”公示牌 337 块,其中县级 21 块、乡村级 316 块,公示牌内容规范、标识清楚,牌上建立微信公众号,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所有“河长”名单均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设立图说河长制宣传栏。新闻媒体持续跟进报道巡河新闻及执法情况。

 二、存在问题 1、认识不高,合力不强。一是部分单位认识不高,工作主动性不强。河长制是新生事物,涉及面广、事大,非群策群力不可为,但由于教育培训不够、考核追责不严,一些部门和乡镇对此认识不高、履职不

 力,存在被动应付现象。二是部门配合不力,效果不佳。联动机制执行不畅,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未完全形成,部门执法存在踢皮球现象,河长制工作成员单位信息共享不畅,存在“一家热,别家冷;纸上热,行动冷;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治理、水资源治理、河岸线管理等领域的执法力度不大。三是乡镇责重力小,手段不硬。乡镇对河长制有属地管理的职责,是河长制履职的重点,然而,乡镇对涉河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对拒不改正者只能劝阻和批评教育,没有执法权,不能像森林防火一样责权相当,与执法部门联合执法难度大,致使村民的一些涉水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制止,一些陈规陋习难以根除,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2、投入不足,保障不够。一是河长制工作经费投入不足,资金到位慢。20xx 年是我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局年,县财政仅投入 36 万元用于河长制基础工作开展,且有限的资金还不能及时拨付,造成部分工作滞后,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乡镇普遍反映河长制工作开支较大,乡镇财政难以负担。乡村河道保洁工作是制约我县河长制工作开展的一大短板。因工资过低,只能聘请一些年龄偏大人员从事保洁工作,成效不理想,还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源头治理资金不足。我县农村“一水两污”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还是刚刚启动,乡镇镇区供水厂虽已建成供水,但建设标准不高,供水管网覆盖率低,镇区无污水处理厂,农村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沿河居民生活垃圾堆放目前虽有好转,但无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也没有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尚未达标排放,甚至直排,如太和镇镇区 1.2 万余人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西河。沿河(溪、沟渠)居民生活垃圾堆放不规范,没有定期收集处理,汛期直接冲入主河道,直接成为了水体污染源。治理污染河流的资金严重短缺,污染河流和黑臭水体难以得到有效治理,无法实现源头治本。三是机构人员落实不到位。县乡村三级河长办人员力量薄弱。县级河长办虽有 4 个编制,但工作人员只有 1 名,工作开展困难;乡镇(街道)河长办人员身兼数职现象普遍存在,工作只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和上报数据报表层面,没有充分履行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成效不佳。

 3、控源不严,效果不佳。一是污染河流治理难度大。我县地域大,河流多,有限的财力难以落实“一河一策”治理要求,污染河流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其本身无法自我净化,存在继续污染,甚至进一步恶化现象,没有真正正本清源。二是养殖业污染难以根治。养殖业管理不善,畜禽粪污染资源化利用渠道不畅通、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运营成本高、养殖户施肥投饵等因素造成水体污染。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难以彻底控制。化肥农药超标使用导致污染。据县农业局调查监测,我县化肥使用在水稻上超标了 0.3 倍,在烟草上超标了 1.4 倍,每年农药用量达 500 吨以上,农药利用率只有 30%左右。大部分农药、化肥都漂移、流失,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产生污染,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上升、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地膜使用、耕地重金属超标等因素也造成水体污染。四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仍然严重。在农村,传统陋习积重难返,一部分人养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由于农村集体经济拮据,管理不规范,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处理能力差。“厕所革命”一时难以有效推进,根治难度大。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因素造成人为污染水体。五是工业污染依然存在。我县工业企业分布散,环保监管存在缺位,污水乱排直排,工业废水、废弃物乱排乱放,黑臭水体管控治理不力造成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

 4、宣传尚弱,氛围不浓。一是典型引领不够。全县河长制方面的示范亮点不多,示范引领推动作用不强。二是对公众教育引导不足。对公众水环境保护治理的宣传引导不足,河长制基本知识的普及有待加

 强,全民爱水护水意识有待提升,讲卫生、环保低碳节能的好的生活习惯尚未普遍养成。三是全社会参与氛围不浓。群众志愿护河的参与度不够,部门、乡镇、村护河上下整体联动、形成合力的工作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三、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打赢碧水攻坚战,切实履职河长制,全县上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来落实。一要落实联动机制。全县已经健全完善了河长制的管理体系,关键是要让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建立完善以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属地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管护的河道管理保护机制,强力推进县乡村及民间河长(自然村或组)四级联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河道巡查、监督整治力度,切实发挥日常管理保护措施落实的主体作用。二要实行严管重罚。建议呼吁从省、市级层面着手,通过人大立法授于乡镇河长制综合执法权。强力支持订立有硬约束力的村规民约来规正村民的不良行为。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水污染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肆意倾倒生活垃圾、污水乱排、河道采砂、涉河违法事务、建筑垃圾等行为,该教育的严肃教育,该处罚的坚决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作用,切实抓好河道保护治理。三要强化督查考核。认真落实《xx 县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和《xx 县 20xx 年度河长制工作考核细则》,严格考核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履职实效,表彰敬业有为者,问责敷衍了事者。认真落实《xx 县 20xx 年河湖保洁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和《xx 县河库保洁工作方案》,据实考核河长履职情况,重点督查考核“八个到位”和“洁净河道”落实效果,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加快县乡“一水两污”、垃圾填埋场、弃土(渣)场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乡村沿河两岸群众的“一水两污”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污水、废弃物、建筑垃圾等规范处理,切实从源头上保护河道,保护水源。尤其是要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大其水污染整治力度。目前,急需建设太和镇污水处理厂,防止镇区污水直接排入西河,为净化县城饮用水西河临时取水点水质奠定坚实基础。二要加大河长制工作经费县级投入。组织人员精准测算河长制经费预算,至少做到保底支持,尤其是要保底保障河道保洁、“一河一策”河道治理方面的经费投入。建议像聘请护林员一样对待乡村河道保洁员,设岗定人,安排每人每年 8000-10000 元的保洁工资,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劳务工资发放与保洁工作效果挂钩,由乡镇检查考核据实发放。对于流经多个乡镇的主要河流,探索实行河道保洁服务外包、实行由发包方和乡镇共同监管方式,通过专业公司、专业船舶、专业人员进行打捞,避免上下游、左右岸发生矛盾,同时也可减少安全隐患。三要加大治理力度。对一些已污染或易污染的河流,摸准底数,做好详细规划,落实“一河一策”编制整治方案,加大治理资金县级财政投入,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实现正本清源,使河长制真正落到实处。四要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健全机构,提升能力。明确河长办机构编制,配齐配强河长办及河长人员,尽快从各部门抽调专人或选调人员办公,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同时,要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培训学习,做到要履职和能履职相结合;各级河长必须安装使用巡河 APP 软件开展巡河,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监控设备,实现人工巡河与科技巡河相结合。严格落实“县级河长一月一巡、乡级河长一旬一巡、村(社区)级河长一周一巡”巡河要求,实现河

 湖长制“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的工作要求。

 3、严控源头,强化监管。一要抓实养殖业的源头防污。抓规划管理与源头控制,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全面实施《xx 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方案》、《xx 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xx-2030)》和《xx 县大中型水库渔业发展规划(20xx-2030)》,实行严格的功能区域分类管理制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完善。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农牧结合、种养配套、以种定养”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禽粪污向有机肥转化,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尽快启用已建成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执行《xx 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方案》要求,有效妥善处理病死动物,以防污染水源。加强渔业水域生态保护,进一步规范天然水域养殖行为。全面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对各类养殖水域制定相应管控制度,加强水质保护。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积极响应 6 月 6 日全国“放鱼日”号召人工放流鱼苗,促进我县鱼类资源修复。加大渔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发挥乡镇动物防疫站渔政协管员作用,增强渔政执法能力。禁渔期间,县渔政管理站与沿河各派出所联合执法,重点对违规渔具进行清理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电、毒、炸鱼等行为。二要有效管控农业面源污染。认真实施《xx 县到 2020年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用肥,以便有效减少因化肥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积极强化农药经营监管,严格审查农药经营资格,建立详细的农药经营动态管理档案,严格开展化肥农药市场执法,推广健身栽培、灯光诱杀、生物防治等技术。通过融合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指导农民科学用药,防止和减少因农药过度施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与治理试验示范,继续抓好“耕地重金属污染 VIP+n 技术修复治理试验示范”和全省重金属污染耕地扩面修复试点工作,对重金属污染耕地进行应急性综合治理修复,为探索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积累经验。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广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烟、猪-沼-粮”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降排减污的目标。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要尊重自然,切莫一味贪求美观而强行曲改直,不留洄水湾,水渠一律“三面光”,致使水草不生,鱼虾不存,破坏自然水生态。三要抓实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落实《xx 县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方案》、《xx 县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和《xx 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以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废弃物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等为主攻方向,认真实施“三大行动”,切实改变“脏乱差”现象,减少人为污染。四要加大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依法处罚乱排直排行为。加大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力度,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减少工业污染。抓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湿地公园建设,涵养水生态。要加大整治力度,依法有效撤除河道上的小水电站、拦河坝、围堰等,还河流水流畅通,保河流水量衡稳,促进水生态自然修复。

 4、大力宣传,强化引导。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根据“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每个乡镇选取 1-2 个“样板河”开展示范点建设,通过系统治理,努力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高水准的集景观、休闲于一体的水生态文明示范亮点,提升环境品味。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全县水污染防治水平。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大村民水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引导力度,在全县开展河长制工作“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加大

 河长制集中培训力度,普及河长制基本知识。讲卫生、护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好习惯要倡导人人养成。三要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乡级“河湖卫士”志愿者工作站,并组织开展护河志愿活动,把群众、媒体、志愿者、民间环保组织等动员起来,利用在乡镇设立的“图说河长制”宣传栏和电视、网络、“村村通”广播等广泛传播河长制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公众对河流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以实际行动参与河流水质保护,逐步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遏制人为污染水源的行为。

推荐访问:推行 调研报告 河长制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