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培养目标导向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方式研究

时间:2022-05-31 18:12: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2017年城市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城市规划专业作为研究城市发展工作的主要学科,兼具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新常态”形式下,面对城市工作由工业化向宜居化转变的时代要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也应紧随时代发展背景,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推行教学创新研究。研究结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专业《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教学改革课题,探究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改革的动因所在,目标将改革融入到规划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中,给教学方式提供可行的思路,使其赋予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是相关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 城乡规划;教学改革;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056-02

1《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改革背景

我国规划专业始建于1952年同济大学,建设初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城乡规划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规划内容和方式日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各高校为应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城乡规划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研究。我校以《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为改革试点,通過理清专业学科建设特点,做好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前提,以培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依据,建立“应用型”培养目标导向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课题。本文以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课程的设计,提出围绕分解讲述内容、转变授课方式、更新授课计划的设计类课程改革内容,旨在将改革融入规划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中,给教学方式提供可行的思路,使其赋予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是相关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探索。

2.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内涵

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的专业特色,依托校企联盟模式,通过与合作单位的签约,结合横向课题内容,尝试进行规划设计类课程改革探究。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依托科研机构开展教学研究,通过科研支撑教学,实现应用型教学的途径。

(2)承接横向科研项目,支撑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带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组织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3)校企联盟合作。

通过与设计院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的联合,激发青年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热情,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尽早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毕业后可以尽快地融入到工作中,未来面向地方规划设计单位,学生就业与设计院有效接轨。

3.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

本专业培养以地方城乡建设发展需要为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及法律意识,主要在专业规划编制单位、管理机关,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核心课程的调整,加大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实践类的比例,学分比例由原来2015级的30.6%增加到了2016级的62.2%。同时,把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设计课程做了调整,增加城乡规划设计4(村镇规划设计),将建筑设计由专业核心课变为专业基础课。

改革加大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实践类的比例。设计课程做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骨架,理论课程服务设计课程,我系对2016级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由2015级七大课程设计和三大理论课程,即区域与总体规划设计(专业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设计)、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专业设计)、城市设计(专业设计)、建筑设计2(专业设计)、建筑设计1(专业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设计)、城乡规划原理(专业理论)、城市道路与交通(专业理论)、区域规划概论(专业理论),转变为2016级四大设计课程和四大理论课程,即城乡规划设计1(专业设计)、城乡规划设计2(专业设计)、城乡规划设计3(专业设计)、城乡规划设计4(专业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专业理论)、城市道路与交通(专业理论)、区域规划概论(专业理论)、城市建设史(专业理论)。

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它是之前所有规划专业的相关理论与设计课程的最终实践体现。由于我院城乡规划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主要有以下:建筑学、风景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学)、城市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所以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内涵是多重的、复杂的、综合的、多元的。体现了社会性、经济型、人文性的综合特点,这也是城乡规划专业一级学科的突出特点。

4.设计类课程改革内容

1)选题创新、真题真做。

区别于以往的设计类课程假题假作或是真题假做,授课教师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设计题目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类课程的指导。

自2010级至2014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5年来均采用真题真做的培养模式,依托横向课题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具体横向课题列表如下:

2)立足学科、服务社会。

学校倡导的转型发展,是将我校建成国内知名的应用型高校。如何转型,如何应用,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相结合。

4.1分解讲述内容。

现行设计课首节为理论讲述课,在此为基础对课程进度和任务书进行各个阶段的成果绘制。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们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这种情况有的是典型案例,有的是普遍现象,当遇到多数同学都存在疑问的问题或者阶段的时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集中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就需有必要再进行一次理论讲解和问题讲述。综上所述,在下学期的课程讲授过程中,教研室拟将讲述课分为五次:

(一)综合性的理论课讲述。

综合性的理论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总体规划理论的介绍,整个规划体系的梳理,以及我们这门课的重点、难点、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等等。明确控规和城市设计的关系。

(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绘制完成之前。

因为这门课有实习实践环节,而且这次的实践环节不同于以往的任何设计课,可以说是本专业学生完全接触到规划层面的一次实践,所以就需要各位授课老师在这一阶段跟学生们要交代清楚实习实践、现场调研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调研的对象和收集的资料有哪些,以保证学生们有的放矢,带着目标去学习。让学生们对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会对设计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三)说明书及文本编写之前。

此门课与其他课程存在明显区别,以往的设计课只是写一个几百字的设计说明即可,但是此次设计课需要同学们完成设计说明书及文本的编写工作,无论是在工作量、写作格式、写作内容、写作技巧还是逻辑顺序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完成此项任务之前也需要授课教师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述,同时为了能给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参考《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来对同学们进行约束和规范,以保证今后写作的规范性。

(四)市政基础设施布置之前。

学生在土地利用规划图确定之后,聘请专业的市政工程师到课堂上做专题的讲座,为学生们能够在市政设施的布局上有一个系统且专业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进行市政综合管网的规划设计。为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熟练布局市政工程管线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五)城市设计总平面绘制之前。

针对纯讲述类的课程,没能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本门课程中的城市设计环节,应该再给同学们将过往的城市设计理论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复习和熟悉过程,这次讲述不但是城市设计理论的讲述,还应该将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关系梳理清楚,明确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还是相互校核还是相互制约等。

4.2转变授课方式。

模拟设计院的现实工作情景,依托设计院的实际项目设计流程,组织课程教学环节,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如时间、分组、分工合作、阶段成果递交、分级审图制、评、议、讲、练、展、点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

4.3更新授课计划与内容。

(一)课程的地位与性质。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类型、作用和地位;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和成果要求,使之具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能力。同时了解城市設计的基本概念、使之初步具有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从社会、历史渊源,文化特征及心理需求、视觉感受、时空效应等多方面对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和建筑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创造出具有美感、时代感和整体感的优秀设计作品。

(二)授课内容的更新。

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校城乡规划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的调整,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授课内容主要规划为两大部分,总体理论部分和总体城市设计部分,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1)总体理论部分——调整调研时间、加大实践学时。

经过调整后总体理论部分的授课内容主要针对控规的课程细化为五个板块。通过阶段性的调整让学生快速的掌握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第一个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讲授及前期资料收集;第二个板块是现状图的绘制;第三个板块是现场调研;第四个板块是规划方案的制定;第五个板块是图则的绘制及文本的撰写等方面。

第四板块的现场调研安排在控规设计的第四周,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城乡规划专业以往的调研安排都设置在设计课程的第一周的第二次课,经过调整把调研时间后置,加深了对项目的了解和熟悉。通过第二周的现状图绘制和第三周的调研前期准备可以使学生对项目现状和地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带着问题去调研,有的放矢的进行考察,加深学生对项目课程的理解,知道如何去做,怎么去做,带着问题去思考。

同时,加大设计类课程的实践学时,由原来的一周集中周+一周专业考查增加到现在的周集中周+一周专业考查+一周现场调研三周时间。调整后,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型”和“实践型”的能力。

(2)城市设计部分——新增指标校核过程。

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在控规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针对规划项目的重点地段选取1-2个平方来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理论的讲解、案例的借鉴、方案的规划,最后进行城市总平面的绘制。

与以往的设计课程不同的是,经过调整后课程需要增加城市设计与控规指标的校核过程,通过反复校核的过程,修改控规的指标,使我们制定的控规图则对实际项目的指导性更强。

(三)授课计划附表。

5.结论

课题本项目深化教学改革目标,从学生的对本专业相关学习尤其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的困惑、到一线指导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提出了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多重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能切实落实于实践应用。以新的互动教学方式,体现课程的新导向,从而实现课程体系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激发、教学管理方式转变等目标,并响应国家“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 汪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J].城市规划,2010(7):53-61.

[2] 陈秉钊,王士兰,大威.美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考察与感想[J].城市规划汇刊,2003(6):23-25.

[3] 王兴平,易虹.新世纪的区域规划:思路、框架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1(8):56-60.

[4] 袁媛,邓宇,于立等.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12(2):61-66.

[5] 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J].高等理科教学,2010(5):93-98.

[6] 马仁锋,叶持跃,王益澄等.职业规划师导向与综合性大学规划类专业核心课教学改革研究论纲[J].宁波大学学报,2013(3):9-13.

推荐访问:导向 培养目标 教学方式 城乡规划 课程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