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

时间:2022-05-31 16:4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发展生态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农场”一词是在1982年;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态农场的概念与特征,指出生态农场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由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构成的农业生产单位或单元,生态农场具有界限明显性、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功能高效性、技术先进性、发展循环性和管理综合性的特征。国外生态农场的发展具有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类型多、效益好的特点。中国生态农场的建设与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依据计划经济原则创办的国营农场;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生态农场;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大力提倡发展的家庭农场,尤其是家庭生态农场。从当前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看,中国加快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势在必行。最后,作者提出加快中国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加快实施、推广技术、开展合作、完善制度。

关键词:生态农场;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8070001

0引言

近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引领下[1-2],国内家庭农场有了一定发展。截至2016年底,被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达到44.5万户,比2013年的13.9万户增长了2倍多[3]。然而,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场,或将现有家庭农场建设成为生态农场或家庭生态农场[4],是新形势下农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必然选择[5-6],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之举[7-8]。笔者拟在对生态农场的提出、特征及国外生态农场发展进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生态农场的建设与实践,以及当前加快中国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中国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生态农场的提出

2018年2月8日,作者利用《中国知网》(http://nvsm.cnki.net/kns/),以“生态农场”为篇名,查得国内现有研究“生态农场”文献共有124条(篇),其中,最早一篇文献是《保护环境发展农业的新模式——生态农场》”[9],发表于《环境保护》1982年第11期(发表时间是1982年11月27日)。由此可以认为,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农场”一词是在1982年。

之所以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生态农场”一词,主要是因为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开荒造田、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环境污染等,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0-11]。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农场”来消除或缓解农业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

2生态农场的特征

“场”,即场地、场所,“农场”,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场地或场所。因此,可以认为,农场就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国营农场、家庭农场等。现代农场,则更多地强调在农场整个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以提高农场农业生产效率[12-13]

生态农场,强调在农场生产过程中,运用生态学理念、方法和技术,以实现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和同步增长[14]。生态农场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由新型农業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构成的农业生产单位或单元,它与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或生态省(区)具有相似之处,只是范围不同、大小不一而已[15]。生态农场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管理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并利用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方式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以及废弃物的再循环率[16],使农、林、牧、副、渔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等得到全面发展,以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17]。因此,生态农场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发展生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成为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的农业生产基地,而且还能维护自然之间以及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生态平衡,以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持续发展生产的目的。可见,生态农场是一种集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单位(单元)[18-20]

2.1界限明显性

与一般的生产单位或传统农场相比,生态农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界限”。根据作者对一些典型生态农场的考察,这种“界限”至少有以下2种情形。一是用围墙或篱笆将生态农场围起来或圈起来,这样既便于管理、保护生态农场,也有别于周边非生态农场;二是用生态理念、生态模式、生态技术,或生态道路等将生态农场展现出来,只要走近生态农场,即能感觉到这就是生态农场,而不是一般农场、非生态农场。可以说,只要你走进一家生态农场,则处处可感觉到其浓浓的生态味,这种界限不仅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有时表面上好像无形,实则有形,可以感觉到、体验到,这正是生态农场的“界限”。

2.2生物多样性

生态农场之所以“生态”,就是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丰富多样的生物,实现生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和“牵制”(相克),从而在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少用甚至不用农药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目的。

推荐访问:农场 生态 建设 发展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