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项规定看党的作风建设

时间:2022-05-31 15:16: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建党以来,党始终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大兴党的四大作风”到“八项规定”。党始终将作风建设的理论之树植根实践大地,同生共长,为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键词】八项规定 作风建设 理论 实践 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①。这些话都讲到了党要弘扬优良传统和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十八大一闭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就迅速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调研、会风、文风、出访、警卫、宣传、发文、勤俭等八个方面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规定。把我们党的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变成了具体的措施和行动。八项规定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以工作作风为切入口,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天,回顾和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八项规定是有效化解“四大危险”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危险”是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分别从精神、能力、作风和廉洁这四方面深刻揭示了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最突出、最紧迫、风险最高的问题。表明中央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有些地方和一些党员身上已经或多或少地丢掉了、弱化了。加上一些浮躁风气和功利思想的双重作用和影响,有的党员甚至领导干部已经麻木不仁、萎靡不振。在精神懈怠危险方面,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如原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从信佛到拜佛,从拜佛到受贿900余万元。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劲头锐减,作风漂浮,工作不负责任,精神萎靡不振,办事拖拖拉拉,无精打采;在能力不足危险方面,由于当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遇到的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没有现成方法,很多同志面临着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尴尬;在脱离群众危险方面,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残酷的斗争环境,党和军队有求于人民群众,需要群众提供粮食、兵源、掩护和情报,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和军队就没有办法解决最现实的生存问题,这就迫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去密切联系群众。而执政以后,过去的敌人和环境所施加的外在压力已经不复存在。做一名执政时期的党员不仅不危险,而且十分荣耀,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躲着群众。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开始是群众有误解,后来这种误解就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而瓮安县在岗的主要领导干部,自始至终怕见群众、回避群众,不敢直接面对群众;在消极腐败危险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腐化堕落。“端起酒杯,忘记口碑”,媒体上有关珠海市某国企高管一顿晚餐宴请17人,消费37517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铺张浪费也令人触目惊心,“舌尖上的浪费”调查显示,商务宴请和政府公务吃喝的浪费现象最为严重,比例分别为90.4%和88.6%。央视调查还说,我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贪图享乐,腐化堕落。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曝光后,至目前,重庆市先后已有11名党政干部、国企高管因“不雅视频”事件被免职。一个生活作风糜烂的人,政治上一定会腐败堕落。消极腐败把干部形象毁了、民心丢了。当前,要对照八项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四大考验,努力化解“四大风险”。

二、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长期以来,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紧密联系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创造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把作风建设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三湾改编”时,毛泽东针对部队暴露出来的涣散作风进行整顿,将党支部建在连上,部队面貌和作风焕然一新。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中心内容就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1937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作风”的概念。而后1941年9月,在《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风”概念。1942年的延安整风,毛泽东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文献,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党风、学风、文风不正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及时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

并在建国初期开展了大规模整风、整党和“三反”、“五反”运动。加强作风建设一直贯穿于党不断发展壮大、武装夺取政权的全过程,贯穿于党巩固新生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过程。我们党成功地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经受住了革命胜利和执政的考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②

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一手抓端正党风、坚决打击腐败现象。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建设上,1984到1986年在全党范围开展了一次整党整风活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江泽民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③

“作风不好,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④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强调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党的盛衰兴亡。党的十四大把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论断写进了党章。1998年,党中央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对党和国家的跨世纪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胡锦涛强调,要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的四大作风。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作风保障。

三、党始终重视作风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突出问题的解决

党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决定是以现实问题为依归,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党始终将作风建设的理论之树植根实践大地,同生共长,卓有成效地推进作风建设。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和锤炼,培育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的优良作风。

怎样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党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问题。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右的和“左”的错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不断退让,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在“左”倾盲动错误的领导下,盲目地照搬苏联中心城市起义成功的经验,党发动了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使党的事业遭受了重大损失。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并逐步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克服了各种困难,使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1956年就建立起来。但是,后来由于我们脱离实际,照搬马列主义的个别结论,走了弯路,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建设、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任务有所不同,但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投入到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士兵运动中,深入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党在长期的战争年代里,军队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正是在长期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党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群众路线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0多年来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到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以及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贯宗旨。我们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实现对人民的承诺,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在广东党史上,涌现了许多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英烈。如广州工人运动领袖之一周文雍被捕后坚贞不屈,写下了“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烈”的不朽诗篇后英勇就义。著名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彭湃,带着“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豪迈誓言走向刑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时刻体现在与人民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古大存、冯白驹所率领的东江和琼崖红军游击队,分别只有18人和26人。新中国成立后冯白驹曾说过: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意指共产党在战争岁月之所以能够红旗不倒,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和掩护的结果。党执政以来,一直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作风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来抓,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说,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好比打扫房子和洗脸一样,是应该经常进行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提倡“批评”,但没有提倡“自我批评”,批评成为攻击个人和“残酷斗争”的代名词。延安整风期间,采取了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达到了统一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党在成长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多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自身建设,如1927年的“八七会议”、1935年的遵义会议、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是我们党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纠正自身的错误,确立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历史性转折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党的领导人也勇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延安整风后期审干曾出现偏差,伤害了一些同志,毛泽东亲自召开大会赔礼道歉,正是这种精神,更加推动了党的团结统一。李立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犯过“立三路线”错误,在不少会议上,他常说自己犯过错误。他犯错误的时间只有3个多月,但他却自我批评了30多年,这是他对党的事业的特殊贡献。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共产党人做人民公仆,对人民负责的表现。红军初建时期,毛泽东就严肃批评打胜仗就骄傲、打败仗就消极的现象和不顾主客观条件的蛮干,告诫党的领导不要急躁,不要犯革命的急性病。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了防止滋长骄傲情绪,毛泽东提出了禁止对领袖歌功颂德的建议。党中央据此作出6项规定:不作寿,不送礼,不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骄傲自满,急躁冒进,是党的大敌,是革命事业的大敌。在党的历史上,因骄傲而毁灭的人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张国焘和高岗,他们都是由骄傲自满、专横跋扈而走上反党分裂的道路,自我毁灭的。因骄傲自满、急躁冒进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的危害也是触目惊心。20世纪30年代前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把资产阶级当做最危险的敌人,在根据地采取超越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策,使党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破产。在社会主义时期,党多次犯急躁冒进的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党在所有制改造中的过急过快,以及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运动中,不切实际的追求“一大二公”,刮起了“共产风”,吃起了“大锅饭”,严重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因此在思想作风上要不断加强教育,提倡和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艰苦奋斗不仅表现为生活上的朴素,而且表现为一种努力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党在“起家”时,处在一种极其艰难的困境中。那时我党不仅办公经费非常紧张、办公条件困窘简陋,甚至连一处固定的栖息之地都难以维存。我们靠节衣缩食,去争取胜利。抗战时期党有了相对固定的根据地,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慰问抗日将士,蒋介石在重庆花八百大洋请他吃山珍海味。而到了延安,毛主席则请他吃战士们自己种的蔬菜和房东大娘专为贵宾送来的一只母鸡。对比之下,陈嘉庚感慨地说:共产党一定会取得胜利。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从毛泽东、周恩来住窑洞、睡土炕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产党人作风的伟大力量。崇尚俭朴,是对人民汗水和心血的爱惜,更是党凝聚民心民力、成就事业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质。例如在穿衣方面就有许多“特殊”之处。一件伴随毛泽东走过近30个年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一套拼接的棉毛衫衣裤,至今仍珍藏在湖南韶山的毛泽东遗物馆;周恩来衣服的领、肘、肩、袖、裆等处的“要害”部位,在衣服刚做时就内托一层白布以期耐久。周恩来的一件睡衣,整整穿了26年,补了穿,破了再补。到他临终时,这件睡衣能数出来的补丁已达204个。艰苦奋斗还表现为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不屈不挠,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新中国,打破了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靠的还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也需要吃、穿、住、用,就是要有一个限度。如果说,过去强调全党要“艰苦”,今天主要是提倡“奋斗”,就是要有锐意进取的精神。

人民群众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最直观的就是看党的工作作风。老一辈革命家的亲民、爱民、不扰民的工作作风,就是全党的楷模。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革命家外出或视察,不事铺张,尽量不干扰和影响群众的生活和工作。解放后毛泽东经常乘火车视察祖国大江南北,从不兴师动众,出发前通知沿途有关省市领导人,不要在停车地方或下车车站迎接陪同;1958年7月周恩来到广东新会调研,随同的只有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和省公安厅副厅长、佛山地委第二书记等几个人。周恩来曾多次到过北京百货大楼,就象普通顾客一样,有时从东面正门进去,有时从南边的旁门进去;刘少奇经常以普通群众的身份深入人民群众当中。1958年7月12日,在天津开往济南的列车上,刘少奇坐在硬席车厢里,与天南海北在一起的旅客推心置腹地亲切交谈,直至深夜;邓小平每次外出视察前,都要通知各地:不搞迎送,不请客,外出参观考察,不断绝交通,不坐小轿车,一律乘面包车。陈云外出视察时给各省领导定下了一条八个字的铁规矩:“不接不送,不请不到”。老一辈革命家坚决反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1950年2月,毛泽东访苏归来到沈阳,地方准备的晚餐非常丰盛,毛泽东只吃了一点青菜。饭后,他对地方领导的做法提出了批评。邓小平在一次高干会议上强调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

文风见作风,也是对人民群众的情感问题。文风体现出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要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来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真正使党的主张变为实现群众利益的行动。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毛泽东对党八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毛泽东不仅大力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朴实的文风,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论述,让人茅塞顿开。品读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致的闭幕词《愚公移山》,全文1500字左右,开门见山,谈古论今,通俗生动。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就明确反对“长、空、假”,倡导“短、实、新”的文风。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①。

会风的求实,折射的是作风的踏实。毛泽东指出,开会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成功的会议能起到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协调动作,交流经验,推动工作的作用。开会发言时,毛泽东希望不要都按照发言稿宣讲,因为“报告的时候不是照着本子念,而是讲一些补充意见,作一些解释。”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稿子,五分钟。”“小稿子,几百字,很经济。”毛泽东要的是“比较生动”的“小稿子”,而且,发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体会,反对照本宣科,甚至说“谁要念稿子,我就打瞌睡,以示反对”。毛泽东本人的讲话,就体现了这种“生动”和“经济”,七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时,他的讲话是这样开始的:“这次全会的任务就是为八大做准备,大概有三大工程:文件、选举、发言。”干净利索的几个字,将会议的目的、内容清楚地交待出来;讲话一向简洁明了的邓小平出席会议时尽量讲短话,在任西南局书记时,有一次开会他只讲了十分钟就散会。在一次中央全会上, 邓小平看到一叠稿子,随手翻了翻,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稿子越讲越多,都70多页了。”邓小平暗含的批评之意,似也不难体会。

四、党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有益启示

党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支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创新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八项规定的落实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抓。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作风建设,听任各种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就会失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党要牢记执政使命,时刻保持良好作风,要经常对照三面“以史鉴今”的镜子:第一面镜子是李自成农民军。这支农民军打天下18年,坐天下42天;第二面镜子是蒋介石国民党。国民党成立之初也是革命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威望一度如日中天,但不到四年就亡命台湾;第三面镜子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8个国家共产党垮台,1991年创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苏联解体。我们不要忘记:前苏联共产党在它只有20万党员的时候,在列宁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它有200万党员的时候,尽管也有过失误,但仍然在斯大林领导下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在它拥有1800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长达74年的执政地位。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不信任,常常是通过身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来判断的。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极大地影响和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长征途中,全党全军上下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新中国成立后,千百万党员干部忘我工作,奋勇拼搏,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贡献。焦裕禄、雷锋就是其中的代表。1962年焦裕禄到河南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内涝、风沙、盐碱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我们今天学雷锋,那么雷锋当初学的谁?结果发现对雷锋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他所接触领导的两件小事:一是营长捡起地上的螺丝钉,小心翼翼地装袋备用,这不仅培养着雷锋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启发他今后要当“革命事业的螺丝钉”。二是领导夜间查房帮他盖上被子,雷锋顿时感到组织的温暖,党的关怀。他暗下决心,今后要做营长这样的好人,把温暖传递给别人。在新时期,党更加强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正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险阻,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当前,抓作风建设,习总书记要求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每一个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也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无往不胜,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远存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群众的事无小事”理念,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办群众希望办的事,做群众信得过的人。让群众多一分舒心、多一些笑脸、多一点实惠。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建设最紧迫的是努力改进工作作风。现在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些地方做工作不讲实际效果,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往往陷于文山会海和各种应酬接待之中,有的为了炫耀所谓政绩,装饰门面,取悦领导,不惜弄虚作假,蒙蔽上级,欺骗群众。新时代官僚专制制度消灭了,但“官本位”的风气、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遗留下来: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主观主义,脱离实际;办事拖拉,敷衍推诿;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这两种坏风气实质都是严重脱离群众,党和人民群众都不满意。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甚至会出大乱子,必须多管齐下,坚决治理。

党的作风建设的保障是制度建设。改进作风,重在制度保障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作风建设的法规制度,作风建设制度化步伐明显加快,出台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纪律处分条例等,形成了党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国各省市区、中央各部委都制定了实施办法,许多市县政府和部门也在研究出台制度,用“硬杠杠”转变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党员的作风是受一定的思想支配的。优良作风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成功,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在重庆红岩的烈士当中,有70%以上都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然而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他们认同了共产主义。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他妈妈为他准备了一碟红糖和粽子,等妈妈收拾碟子时,发现他没有蘸红糖,蘸的是墨汁,这就是信仰的味道!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靠的还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雷锋说过:“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顽强拼搏,勇往直前,靠的仍然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新时期我们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党员经常性的党性党风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追求的教育。同时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还要根据一定时期历史任务的需要,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相对集中的党性党风教育。

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据中央纪委法规室编写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现行法规制度全书》统计,从1978年12月至2005年3月,党和国家出台的党风廉政制度法规共有1146件,之后又出台了新的党风廉政法律法规。然而,由于贯彻执行的力度不够,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说,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他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会议、考察到新闻报道,人们看到了工作作风的新变化:中央领导到外地考察,一路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挂标语横幅,不封路;入住普通房间,饮食自助餐;无论是研究经济形势,还是研讨防艾治艾,座谈会不念稿子,受邀群众和专家直言问题和困难;无论是考察还是会议,新闻报道的字数、时长都大为压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新形象、新作风、新行动,让人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推荐访问:八项 党的作风建设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