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控制水产动物疾病

时间:2022-05-31 10:0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本文就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疾病现状、疾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水产动物疾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阐述,从而使水产养殖业达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水产动物;疾病;现状;措施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和管理不当,致使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复杂化,进而给疫病防治造成了很大困难,这不仅造成水产动物死亡和水产品品质的下降,影响到广大水产养殖者的经济收入,而且某些水产动物传染病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威胁。针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与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疫防治体系,做到目的明确、快速准确的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为水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现状

我国水产养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制约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1993年我国对虾养殖因虾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全国养虾业遭到致命的打击,经济损失达近100亿元。2004年4~10月,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对73种水产养殖品种(其中鱼类36种、甲壳类12种、两栖和爬行类3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126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18种、细菌性疾病62种、真菌性疾病3种、寄生虫疾病27种、藻类性疾病3种、其它病害3种、不明病因9种)进行了监测。2004年4~10月,水产养殖业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1.33亿元。比2003年的105.83亿元增加35.60亿元[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养殖品种的不断扩大,地区间苗种、亲鱼运输日益频繁,并不时自国外引进一些新的养殖对象,给区域性鱼病甚至国外的鱼病向各地传播、蔓延制造了条件,水生动物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从2002—2003年国家病害测报情况看,我国2002年7月份,30个省、市、自治区,测报38个养殖品种,共发生185种病害,造成经济损失额达20亿元,其中鱼类损失8.8亿元,占总损失的33.0%,虾类损失7.06亿元,占35.3%,其它类共计3.1亿元,占20.7%[2]。病害对我国渔业生产、人类健康等方面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是发展、制约渔业的一个瓶颈:一方面,长期危害渔业生产的疫病未得到根除;另一方面,新的水生动物疫病还不断传入我国。

二、水产动物疾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养殖技术跟不上,管理不当

从水产发展过程看,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养殖方式、良种选育、病害防治、养殖用药以及饲料生产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成为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性、基础性因素,确实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比较严重,改善养殖方式是推广健康养殖的重要途径,当前水产养殖农村散养户比重过大,养殖户养殖思想陈旧, 养殖技术跟不上,水体不加以充分利用,饵料配置营养不全面,再加上日常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可行的管理办法,使得水产疾病的防控,饲养技术的提高,环境的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

2.药物的不正确使用

我国水产动物的病虫害防治大多是借用人药、兽药,在水产品养殖方面,药物的种类也较多,用药的范围也较广。除了消毒剂外,还有杀虫驱虫类、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和喹诺酮类等,个别情况下使用某些激素。这些药物是导致水产品出现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4]。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有些养殖生产者仅仅认同于使用抗生素及其它化合物具有防治鱼病的效果,而忽视了抗生素及其它化合物超剂量使用,造成水产动物机体出现耐药性和中毒现象,导致水产品中大量药物残留的后果和水产动物的死亡。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超量使用和不规范使用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一些已被命令禁止的药物仍在使用。

3.饲料监管不到位

饲料原料是饲料安全生产的源头,由于化肥使用、农药残留以及工业污染和加工过程人为使用非法添加剂等,造成饲料原料中农药和有害物质的残留蓄积,往往是在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进入养殖产品,受到污染的饲料有时含有对生物有害的过量的无机污染物如铅、镉、铬、砷、汞等重金属元素及氟、硒等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污染一些有机物,这些污染物都具有在环境、饲料和食物链中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性威胁极大,使水产动物和人类发生“三致”及致畸、致癌、致突变。其次饲料的不合理存放,产生饲料发霉变质,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发生改变,更为严重的是能产生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将通过饲料的投喂被水产养殖动物吸收,造成疾病流行和水产品质量下降。有些饲料厂对饲料配方设计及饲料加工方式存在问题,存在滥加抗生素或促生长药物现象。近年来,我国相继设立了国家级、部级以及省市地县级饲料监察、质检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饲料质量监督体系。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饲料的检测大都停留在常规成分检测上,而对饲料中违禁药物和抗生素残留等缺乏严密的监测手段[5]。

4.缺乏有效的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员和仪器

水产动物的防疫、检疫管理方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由于水产的特殊性,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管理应有水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但在许多地方这一块的工作大都由畜牧所代管,无法行使其应尽职能,而渔业行业组织和渔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人、有技术,但有劲使不上,造成水产动物疾病传播的有机可乘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质量下降。其次,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管理大都依赖一定的科学手段,如疫病检疫、药残检测、病情测报、病原分离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可目前,对水生动物防疫、检测仪器设备陈旧,不能在科学、公正的检测结果基础上进行防疫、检疫和安全生产[6]。

三、有效控制水产动物疾病措施

1.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1)做好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坚持以养殖户为主体,普及健康养殖相关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意识,通过为养殖户提供规划设计、苗种供应、鱼病防治、养殖技术指导,规范农户养殖行为,建立生产有记录(养殖品种、种苗产地、购进时间、放养时间、水源、投喂饲料、鱼病鱼药使用情况、起捕时间等),产品流向可追踪、出现问题能追溯的管理体系。

(2)科学选择养殖地点和改善池塘环境:①选择水源充足、水体清新、无污染的水源;②在养殖过程中彻底清塘;③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进行水质处理。④根据品种、池塘的生产条件、资金、技术及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放养模式与密度,科学放养,同时对池塘适时“轮休”或“休养”,或直接采取“休养”的方法,以改善池塘养殖生态环境,控制病原体。

2.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养殖品种

优良品种是开展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要根据市场需要、生产条件和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选择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抗疫病能力的养殖品种。同时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引进、培育、开发抗病抗逆强的养殖品种。鱼种应保证优质、健壮、无病害。水产苗种引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水产苗种生产要依据农业部《水产种苗管理办法》、《水产原良种生产管理规定》进行生产经营。

3.保证饲料安全

饲料作为水产动物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安全。因此饲料选择贯彻饲料安全即是水产品安全的指导思想 。饲料供给必须与水产动物的生理需求一致。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饲料要求质优、营养均衡,粒径适口。鲜活饵料如冰冻鱼等要求新鲜并且不带病原体,不应对水体造成污染,并且根据不同的鱼类生长要求注意合理搭配。高度重视饲料生产和经营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饲料质量监测体系,从源头抓起,确保饲料安全,所有生产经营的厂家和营销户,要建立台帐,实行质量承诺制,大力促进无公害饲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

4.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为了保证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饲养过程中必须提供清新水源、天然光线和适宜温度。池底淤泥应及时清理并对池塘进行晾晒和消毒,使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环境中,避免使用剧毒农药等违禁药物消毒、灭虫,不得使用有潜在毒性的建筑材料,不得使用有毒的防腐剂,减少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严格控制疫病的发生。

5.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渔药

渔药使用是安全养殖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对养殖场实用的药物要进行严格筛选,剔除高毒残留的药物。渔药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在养殖过程中要从药物、病源、环境、水产动物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出发,科学、合理用药,达到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防治效果与水产品的品质。用药过程严格遵守药物实用种类、剂量、配伍、期限及停药期的规定,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或未经批准使用的药物,选用的药物应是兽药药典中所列的品种,尽可能选用中药,或选用已经临床试验、安全性好、品质保证、残留量少、残留时间短的药物,要遵循《动物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养殖生产禁止使用药物》、《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效果的使用药物。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坏而又难以修复的渔药,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菌素,在使用添加剂时,不得将原料直接拌喂,应先制成预混剂再添加到饲料中。

6.建立有效的水生动物防疫、检疫

在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由水产技术人员开展水生动物疫情测报、预报,负责对疫情的普查、收集、上报,强化对突发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发现疫情,迅速组织人员现场进行诊断、分析、快速处理,达到预防和控制重大鱼病的发生。其次,应理顺管理权限,由渔业部门负责管理,明确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从中央到地方应同畜牧一样建立起水生动物防、检疫监督机构,负责对水生动物的防疫、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先进仪器,建立水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负责对水生动物、渔业生态环境、药物残留以及产品的质量进行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 陈爱平.2004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J].科学养鱼,2005(9):48~49

[2] 冯玉贵 霍同银 李仁斋.浅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质量安全[J].河北渔业,2003,(3):4

[3] 王宪章.如何构筑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防线[J].渔业致富指南.2008,(11):21

[4] 郑义,陆辉.浅谈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控制对策及水产药物的科学使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2008(3):105~106

[5] 谢一荣 吴锐全 谢骏等.水产饲料安全的隐患与对策[J].广东饲料,2007(1):17~19

[6] 冯玉贵,霍同银,李仁斋.浅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质量安全[J].河北渔业,2003,(3):4

推荐访问:浅谈 水产 有效控制 疾病 动物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