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教学

时间:2022-05-30 16:28: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社会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以课本资源为主阵地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并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的意义,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及对教学的服务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爆炸式的网络信息大量地充斥在小学生身旁,这些都让教师们意识到,仅仅着眼于课本资源已无法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对各种课外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英语歌曲、英语配音和英语绘本等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打造一个立体的、内容丰富的、寓教于乐的学习天地。如何将小学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本文将进行探讨的话题。

一、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与学习者的特点

1.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承载者,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生活,传递价值信息。歌曲同样可以反应人类社会生活,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语言。当英语教学和歌曲相结合时,能为学习者提供轻松的语言环境,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受到学习者的喜爱。

2.学习者的特点

拓展性课程为学习者主动选择。当学习者主动报名参加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时,说明学习者对于英语歌曲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成效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学生对于新事物(英语歌曲)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英语歌曲拓展课程与小学教学的关系

1.符合二语习得规律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1]小学生对于有兴趣的事物的学习能力及模仿能力都是很强的,而歌曲因其独特的节奏性,促使大脑更快地接收、处理信息,同时促使学习者不断地模仿、运用有着跳跃旋律和带着强烈节奏的语言,从而提高了语言学习效率,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打下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

2.单词与句式结构的有效结合

受小学英语教材所限,学生的英语语言使用局限于针对话题进行对话,或客观陈述事物,话题源自生活之中,却难以高于生活。而英文歌曲课程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英语歌曲中的歌词不仅词汇量大,更重要的是歌词中的句式与内涵都从生活中精心提炼而成。词中句式结构丰富,如“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倒装句”等等,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中较少接触到的。例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美国歌手Greyson Chance的歌曲Summer Train时,歌曲的第一句就是一个用词简单,却句式整齐、押韵、简约,同时富有画面感的祈使句:Come with me for a little ride, see the shadows passing by. Look at the sun and see the clouds turn to faces in the sky. 第一句come和see引导的从句立刻将学习者带入歌曲画面之中,阐明了做什么,为引入到后面的为何而做进行铺垫。而第二句中,look at和see并列使用,加强了动做‘看’的效应,太阳、天空与卷舒的云彩动静结合,使自然景物和唱歌者的心境完美契合。学习者通过歌曲,不仅可以了解各句式的特点,掌握各种句式的运用技巧,还能为熟练运用各种句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约翰逊教授于2004年提出了对话论。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不是被看作一种能力,而是一种行为。第二语言习得不是来自于人类思维,而是与大量社会文化和机制中的对话相互作用有关。该理论强调外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培养,学习者在积极参与目标语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共同建构了新的自我,而且认知得到了发展,离开了文化的外语教学是不完整和不成功的教学,不学文化的外语学习者也不可能学好外语。[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把目的语的文化结合于教学之中,而非把词汇、语法、句型结构当成语言学习的全部。鉴于英语歌曲拓展课程中歌曲题材广泛,歌词内涵丰富,例如,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语言表达习惯等,可以非常好地针对学习者提高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常规课堂之外的,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补充。歌曲的背景知识也是文化知识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它可以协助学习者加深理解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减少跨文化所带来的冲突,拓宽学习者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还能辅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汇的外延,为理解语言实际内容做好铺垫,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并付以实践和运用。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及文化、社会活动中的运用实践

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听英文歌曲、唱英文歌曲是少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3]未知的信息、简约的歌词、动人的旋律和视觉的心理暗示,都能激发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激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热身环节中,可以插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在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中所学过的英语歌曲,请课程的学习者将其唱出,并展示歌曲的MV以减低未参与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歌曲理解的难度。

2.在文化活动中的实践

陶行知将生活理解为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4]。随着对英语运用的重视,各类机构举办的英语风采展示赛事的百花齐放,学习者完全能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英语的使用率。当学习者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学习方式也将由校内课程、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校外活动的多向交流。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也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5]

拓展性课程能够很大限度地满足小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根据小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整合选取有意义的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上进行教学,顺应了学生差异化、多元化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同时,利用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升华教学主题等。当然,英语歌曲拓展性课程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只要教师能用心选曲、恰当使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英语歌曲的作用,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5-127.

[2]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内蒙古电大学刊[J],2007(6):85-87.

[3]聂灿辉.少儿英语师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教程[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4]吴志樵.中国教育经典名著解读[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88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4

推荐访问:浅谈 小学英语 课程教学 拓展 歌曲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