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世纪恋诗歌曲发展略见

时间:2022-05-30 16:2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恋诗歌曲是德国中世纪出现的方言抒情歌曲体裁,它的存在为后期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是德国声乐艺术的重要基础。恋诗歌曲的唱法、歌词、配乐对后世德奥艺术歌曲的繁荣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声乐艺术的前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后人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恋诗歌曲;艺术歌曲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048-02

一、德国恋诗歌曲的诞生与发展

艺术歌曲的源头,当属德国恋诗歌曲。恋诗歌曲的发展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时期漫长的发展。它诞生于中世纪,此时的音乐带有宗教化倾向,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在新思想的提倡下恋诗歌曲逐步产生世俗化倾向。此时传唱恋诗歌曲的人被称为“恋诗歌手”,也被称为“工匠歌手”或“名歌手”。“恋诗歌手”的诗歌不仅受到法国游吟诗人诗歌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拉丁诗文的影响。直到16世纪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市民阶层崛起,“恋诗歌手”逐渐被新兴的市民阶层“名歌手”行会继承。

巴洛克时期,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和清唱剧,为后期的德国恋诗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奏鸣曲式的发展使曲式学得到了完善和提高,这对恋诗歌曲的曲式结构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恋诗歌曲典型的通谱歌曲式,因为器乐体裁曲式的改革,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使其开始注重对比,戏剧性得到提高。古典音乐时期,配器方面的革新,使声乐音乐的伴奏更为丰富多彩,出现了更新颖的伴奏音效,这无疑为早期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推动力,使得艺术歌曲的歌唱更具表现力,为歌者提供了更具烘托效果的音乐环境。

二、德国恋诗歌曲的基本特征

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恋诗歌手”之中大多是贵族骑士,其音乐内容一般都是表达宫廷的爱情观念,以爱情歌曲演唱为主,且经常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乐曲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采用爱奥尼亚调式、分节歌形式,即前两句歌词用同一个旋律(AA),新的旋律(B)配上新的歌词,类似于副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称为“巴体歌曲”(bar form)的分节歌,其旋律发展的基本结构为(AAB),歌曲通常采取“巴歌体”。“名歌手”则是15世纪、16世纪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市民阶层的崛起而产生的,并且逐渐替代了恋诗歌手,此时的作品为世俗单声部歌曲,大多数是中产阶级或具备某种手艺的诗人,他们组织行会,并在行会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评定身份,通过各种歌唱比赛,从低到高划分等级,有艺徒、学友、歌手、诗人、名家等级别。瓦格纳的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就是对这段史实的描述。

恋诗歌曲的歌词来源于诗歌,诗歌的优劣好坏影响了恋诗歌曲的审美层次的高低,而优秀诗歌的发展更直接为后期艺术歌曲的繁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恋诗歌曲、艺术歌曲诗词的选择体现着作曲家艺术品位的高低。如后期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其歌词的选择均立足于诗歌大师们的作品,如海涅、歌德等人的优秀诗歌作品,他对艺术歌曲歌词的选取极为严格,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作品表现出词曲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的特点。

1740年之前,刁氏音歌曲是在德国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歌曲形式。它被看成是艺术歌曲的前身,也是德国恋诗歌曲的一种表现形式。此类歌曲亦深受康塔塔和歌剧的影响,它以一种洛可可风格的诗歌作为歌词的选材,作曲上以意大利和法国歌曲创作风格为主,它的歌词来源于德国民间诗歌流派,作曲时力图配合更为亲切、简洁的歌词。如亨利· 阿尔伯特的作品,作曲家的旋律线的编写存在着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思路,音乐风格体现着朴实与华丽的双重结合。这种旋律线的发展,体现了早期艺术歌曲在恋诗歌曲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较为简单的现象,存在着民间艺术歌曲形式的影子。追其原因,可以看出,早期艺术歌曲在十八世纪中期这种新生期,其较为原始的状态出自民间歌曲艺术的影响。

格莱姆是另一位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其创作体现了恋诗歌曲简单朴实的特点,旋律中采用一种短促、快速的节奏型,其实并不太容易歌唱,同时也很难与诗歌的语言结合。抒情诗歌的词汇语句较长,而简短的节奏,较难表达艺术诗歌的特质,所以显现出格莱姆更对倾向恋诗歌曲来自民间的风格,词语简单上口,更容易搭配简洁明快旋律。

随后,弗雷斯彻以格雷姆表现出另外一种创作倾向,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其旋律线以级进的形式慢慢爬升,6/8拍的律动性节奏使音乐作品具有某些舞蹈性。其非方整性的小节安排使作品的歌唱性又得到体现,半终止和终止明确,歌词收束时有很好的收拢性。这恰好体现了恋诗歌曲与早期艺术歌曲之间的过渡特征,表现出民间音乐艺术与高雅艺术音乐渐渐磨合融洽的景象。

此外,声乐与器乐的结合也是人们了解德国恋诗歌与艺术歌曲的重要部分。当时的德国作曲家主要致力于器乐或歌剧的创作,歌曲的写作是创作的一小部分,就引发了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在德国恋诗歌曲时期,创作是对于旋律与诗歌地结合,考虑得不够严谨;其二器乐创作的模式随着时间和审美的提高,自然而然的被带到歌曲创作中,这樣作曲家们创作的音调往往很美,但还是不是完全适合歌唱。虽然十八世纪末期采用通作歌形式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多,但是它为十九世纪艺术歌曲的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德国恋诗歌曲对早期艺术歌曲发展影响的最大体现。

三、德国恋诗歌曲对后世音乐家影响及意义

恋诗歌曲在当代发现的现存作品较少,但是在后期的艺术歌曲中,可以看到其受到恋诗歌曲影响的端倪。如在诸多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中,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就给世人展现了较多的恋诗歌曲的特征。

首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着不同于前人作曲家的特征:把诗歌和旋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早期艺术歌曲的表现。其创作的歌曲中表露了真实的而浓郁的情感,很好地把旋律、和声、情绪和钢琴伴奏交织在一起。其作品善于用旋律准确的抓住情节或情绪,其高超精湛的创作手法引领了后来许多音乐家的创作,促进了德国恋诗歌曲向早期艺术歌曲的迈进。

其次,舒曼堪称继舒伯特之后最伟大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师,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发扬光大。他的艺术歌曲更富于浪漫主义的气息,诗歌和音乐达到了更好的交融,以爱情题材居多。他的创作特点是在许多歌曲的终止时加上尾奏,短至六七个小节,长至二十多个小节,宛若小钢琴曲,如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的最后一曲《现在你使我初次感到痛苦无边际》的尾奏。

再次,勃拉姆斯又一在艺术歌曲创作上最有力的作曲家,毕生写作的各种声乐包括独唱、合唱、重唱歌曲。代表作品有《黄昏》《摇篮曲》等。其艺术歌曲依然是沿着舒伯特、舒曼的道路进行创作,同时也具有作曲家个人鲜明特征,处处体现了民歌的风格;在组织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织体时非常精妙,与人声声部紧密配合,相辅相成。

最后,德国恋诗歌曲以强调真情实感的表达为本,表现早期德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特质,之后通过家庭表演的形式日渐繁荣。对此反观当代,歌曲的创作应具时代气息,真实反映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价值。通过对恋诗歌曲的简单研读,能看到德国民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恋诗歌曲在不同历史时期传颂着德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纯真气息影响了众多优秀作曲家,它是诗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现着文学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汪启璋,吴佩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文艺出版社,2001.

[5]刘新从,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德国 中世纪 诗歌 发展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