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例输血患者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5-30 12:4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了解输血患者的健康水平,特别为筛查输血异常人群提供参考指标。 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2月从本院抽取1 000例输血患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五项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小板(PLT)、乙型肝炎抗体与梅毒抗体。 结果 经过检测,本组1 000例患者肝炎抗体检测阳性58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33例,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44例。TG与TC含量分别为(1.3±0.8) mol/L和(4.3±0.7) mol/L,血脂异常68例,异常率为6.8%。 结论 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做好手术前或输血前五项检测,既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或本身疾病的康复,同时还可以明确医疗责任,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 输血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血小板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a)-0102-02

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而引起的传染病造成的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1]。如果输血控制不好,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发死亡。在输血指标控制中,血小板(PLT)的使用日益广泛,是治疗各种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措施,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2]。然而,随着输注量及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概率、输注无效及输注后引起输血反应也在增加。同时输血中有效控制的一个主要判断标准就是血脂的监测,包括检查血清三酰甘油(TG)、血脂总胆固醇(TC)等[3]。而肝炎与梅毒的检测是常规指标。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1 000例输血患者上述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1 000例均为2008年1月~2012年2月在本院输血的患者,其中,男611例,女389例;输血类型:输注全血40例,悬浮红细胞800例,血浆120例,机采血小板40例;受血者年龄最小6岁,最大70岁,平均42.5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输血对象均素食3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血小板悬液采用机采血小板,经TEN洗涤两次后备用。血小板的检测采用MASPAT法,也即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实验。采用美国贝克曼DXC-600全自动升生化分析仪进行TG和TC检测。试剂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所有项目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五项指标检测结果采用x±s与%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炎、梅毒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经过检测,本组1 000例患者肝炎抗体检测阳性58例,阳性率为5.8%。梅毒抗体检测阳性33例,阳性率为3.3%。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44例,阳性率为4.4%。

2.2 血脂结果

经过检测,本组患者TG与TC含量分别为(1.3±0.8) mol/L和(4.3±0.7) mol/L,血脂异常68例,异常率为6.8%。

3 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和医务界对输血途径传播疾病的关注,输血的安全性已上升至重要位置。其中自身输血还可以避免输同种异体血的差错事故。有研究证实对自身输血采血前和输血后几项血液指标的显著性检验均显示二者无显著差异,说明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4]。

在检测中,我们知道,对患者进行术前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状况,有利于明确责任,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权益[5]。血液传播性疾病是指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肝炎和梅毒抗体都可以通过输血感染传播。血液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梅毒螺旋体都可以通过输血、血制品或手术感染传播,不容忽视。

本组1 000例患者肝炎抗体检测阳性58例,阳性率为5.8%。梅毒抗体检测阳性33例,阳性率为3.3%。阳性率的存在说明患者术前或输血前已经被感染。因此,开展手术或输血前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进行上述标志物检测,就无法判断患者在输血后检出的病原体是属于医源性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对有可能产生的医患纠纷无从举证说明[6]。

目前对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因此,采用可靠的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调查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频率具有现实的意义。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的使用日益广泛。但是,随着大量使用血小板的情况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大问题,即反复输血者可能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输血小板无效[7]。血小板相关抗体常出现在血小板输注6次以上的患者中,有报道称反复大量的输注血小板可导致50%左右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不时有病例报道。本文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44例,阳性率为4.4%。有研究认为,在输血患者中,可由于创伤引起肝脏对脂肪酸的利用减少,合成增加,脂肪酸分泌或排泄障碍,酯化成三酰甘油在肝细胞堆积,就会形成脂肪肝,同时血脂也增高[8]。还有由于大量脂肪积聚在肝细胞内,使糖异生加强,而糖向脂肪的转化因脂肪代谢障碍而相对减弱,导致血糖增高。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检测,本组患者TG与TC含量分别为(1.3±0.8) mol/L和(4.3±0.7) mol/L,血脂异常68例,异常率为6.8%。

总之,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做好手术前或输血前五项检测,既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或本身疾病的康复,同时还可以明确医疗责任,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赵文华,张坚,由悦.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06-310.

[2] 杨玉勤.3371例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5):504.

[3] 黄培胜.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7):712.

[4] 郑岚,方娴静,王静,等. 5293例儿童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11(4):349-350.

[5] 黄双美,邱万臣.2560例术前和输血前4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 河北医药,2010,32(10):1314-1315.

[6] 刘彩玲,古旭东,周菊琳.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100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21-422.

[7] 王长齐,陈燕萍,文海萍,等.13例输血后动态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0,13(3):197.

[8] Bayard M,Holt J,Boroughs E.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Am Fam Physician,2006,73(11):1961-1968.

(收稿日期:2012-04-06 本文编辑:马 双)

推荐访问:输血 五项 患者 指标 检测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