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结肠螺旋体病流行与预防控制

时间:2022-05-30 12:12: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猪结肠螺旋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由于结肠菌毛样螺旋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近年随着我国猪只养殖方式逐渐步入规模化养殖,养殖密度逐渐增加,造成猪结肠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增高,成为猪只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猪只出现长时间腹泻,直接导致猪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增肥过程不明显,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顽固性腹泻,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也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良性发展,该文将针对猪结肠螺旋体病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结肠螺旋体病;防治措施;临床医学症状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87

0 引言

猪结肠螺旋体病又被称为猪肠道螺旋体病,该病主要感染20 - 50kg处于育肥期的猪。育肥期的猪只正处于身体高速发育的阶段,在感染猪结肠螺旋体病后,育肥猪会产生腹泻等不良现象,进而导致育肥猪饲料利用率降低,育肥猪发育放缓,严重的甚至造成顽固性腹泻。若治疗不及时,甚至会造成猪只发育不良,出现死亡现象。

1 流行病学

猪结肠螺旋体病的发生,通常在引进猪后2-3周,主要是由于健康猪直接或间接误食了患病猪或带菌猪的粪便,引起感染,进而发病。该病的流行过程较为缓慢,初期只有一部分猪只发病,随后相同猪群中会有其他猪只发病的情况出现。不同品种的猪只在易感性方面没有差别,断奶仔猪白然感染的发病率能达到90%。该病的死亡率受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如果患病猪群的猪只数量较多,治疗后间隔3-4周有复发的可能。经过治疗康复的猪只会变为带菌猪,成为该病的传染源,危害健康猪。对该病的早期检查以及带菌猪的检测较为困难,所以猪场一旦被该病原体侵袭,即使采取药物治疗的措施,也很难将其彻底消灭。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但是夏末和秋季是高发季节。突然更换饲料、运输、饲养密度较高、空气温度较低等环境因素也能诱发猪结肠螺旋体病的发生。病原体能在病猪粪便中分离出,在5℃下存活时间长达60 d,在25℃环境中可存活7d。大多数地区猪结肠螺旋体病的流行主要原因是引进猪只。

2 临床医学症状

患病初期猪只体温升高,多数为38 - 39.5℃,精神萎靡,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排便为绿色水样稀粪,少部分患病猪粪为粘液性。随着病情发展,猪只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大部分处于卧姿,粪便变为粉红色稀样,最后因为衰竭死亡。该病发病率较高,约为20%,死亡率浮动比较大,为0.5% - 12%[1]。

3 病理剖检

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进一步观察病症对猪只身体的病理变化。解剖前观察病死猪,皮肤出现脱水情况,表皮苍白。解剖后观察脏器与各组织变化,胃部无明显内容物,肠道部分出现明显病变,其余器官与组织无明显病变。结肠与盲肠出现明显肿胀,小肠有大量卡他性肠炎,直肠粘膜有大量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充血点。切开结肠与盲肠,肠壁出现严重的坏死情况、溃疡灶不规则分布,肠粘膜覆盖大量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充血点,肠道内存有少量粉红色粘稠内容物。

4 实验室检测

4.1 染色涂片镜检

将病死猪运输至无菌实验室,去除患病猪的部分病变结肠,去除内容物后,刮去少量的肠粘膜置于玻片上。用烘干机烘干后,使用姬氏染色法对玻片进行染色,然后置于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大量螺旋体附着在肠上皮细胞上,形成假刷状缘[2]。

4.2 高倍镜涂片镜检

采用相同方式采集患病猪病变部分结肠粘膜制作玻片,然后直接将玻片置于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少量毛样螺旋体,运动路线呈螺旋状。

5 防治措施

近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养猪业逐渐步人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生产模式,随之出现生猪在生产中的管理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养殖户多為农户,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养殖知识,所以生产中存在许多弊病。猪结肠螺旋体病的患病率与饲养环境以及饲料质量有直接相关性,饲养环境恶劣、日粮配比不足,会造成猪结肠螺旋体病的患病率增加,所以我国近年猪结肠螺旋体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因为患病猪只多为育肥期,会严重影响饲料的利用率,使生猪养殖中效益降低,即使及时治疗也会造成生猪出栏延迟,直接增加了养殖生猪产生的费用,所以为保障生猪的生产效益,猪结肠螺旋体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从坚持科学化饲养管理模式与全价饲料饲养开始。

5.1 预防措施

猪结肠螺旋体病的患病率与饲养环境以及饲料配比有直接相关性。结肠菌毛样螺旋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湿润的土壤、粪便以及污水中存活时间明显增长,可长达数月。若不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会严重危害猪只的健康安全。要定期通风,保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干燥,也可以定期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进一步杀灭病菌。同时提高生猪的自身免疫力,也可以降低猪结肠螺旋体病的患病率,可以定期在生猪日粮中适量添加预防药物,如盐酸林可霉素、延胡索酸以及盐酸沃尼妙林等药物。

5.2 治疗方法

若在猪舍内发现有生猪患结肠螺旋体病,应该第一时间对猪只进行隔离,同时对猪舍清洁以及带猪消毒工作。为降低生猪的患病率,可以使用痢菌净添加至日粮中,每吨日粮添加150g痢菌净,搅拌均匀后,对生猪进行饲喂,1次/d,连续使用5d,可以加强生猪的抵抗力,进而降低患病率,同时患病情况较轻的生猪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针对患病严重的猪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其中严重腹泻的生猪可以采用5%的恩诺沙星溶液进行肌肉注射,按照0.125 mL/kg体重的计量换算比进行注射,1次ld,直至病愈;便血的生猪需要使用止血敏进行肌肉注射,按照每7.5kg体重1g的标准进行注射,1次/d,5d左右治愈[3]。

6 结束语

猪结肠螺旋体病是生猪生产中的常见病,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饲养场内环境不佳,并且场内存在该病的病原体。通过改善猪舍内的饲养环境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病率,同时定期为育肥猪提供保健性药物,也可提高生猪对该病的抵抗力。生猪在患结肠螺旋体病后,可以第一时间使用乙酰甲喹进行治疗,目前发现的治疗药物中,乙酰甲喹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l]江斌.猪结肠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4,36(3):49-50.

[2] 吕惠序.猪结肠螺旋体病的诊治与防控[J].养猪,201 3(2):117-119.

[3]翁善钢.猪肠道螺旋体病的流行与诊治[J].养猪,201 6(5):111-112.

作者简介:张永梅(1971-),女,山东日照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推荐访问:结肠 预防 控制 流行 螺旋体病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