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8夏季版)

时间:2022-05-29 14:24:01 来源:网友投稿

2008年夏季,就在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刻,一直以山川秀美著称的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绵延起伏的青山,一瞬间涌向千家万户,众多生命就此嘎然而止。“汶川地震”的消息成为在全体中国人心中久久不能拂去的记忆,也是本季度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地震灾害后,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迅速启动“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Ⅰ级响应”,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5月13日,即向全国建设系统发出《关于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和防范次生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许多规划设计单位纷纷请缨,自愿参加四川灾区的重建家园工作。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最初的日日夜夜,可敬的规划设计行业的同仁们在接到命令后迅速;中向余震不断、危机四起的四川灾区。让我们向他们深深致敬!

俄新社在一篇名日《中国,挺住!》的社论中写道:“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数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数十亿元的国家,一个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在本期年度报告中,我们特意收集了来自业内不同的声音,这些将成为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和今后的课题。

汶川地震特别报道

1.总理强调收集地震灾区建筑资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4日重返四川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时接受了中外记者的联合采访。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将收集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重要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机关等的建筑资料,从这次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为日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大量地震灾害调查资料显示,造成人员伤亡的并不是地震本身,而是建筑物坍塌。据统计,世界上130次曾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大地震灾难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缘于建筑物倒塌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已经造成1500万间房屋倒塌,6万多名同胞遇难,建筑物倒塌同样是人员伤亡惨重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减少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科学总结地震中倒塌建筑物的经验与教训。完善建筑物设计技术规范,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十分必要

收集倒塌公共建筑物资料,除了为灾区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外,应该包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查明建筑物倒塌原因,对因偷工减料、设计失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相关人员追究责任,告慰废墟下的亡灵,吸取建筑物倒塌的教训。二是,在吸取地震灾区建筑物倒塌教训的基础上有关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建筑物设计技术规范提高地震灾害应对能力

尽量减少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

2.建筑界的反思:为何我们忽视了乡村?

灾难让建筑师们反思。除了建筑安全以外,建筑师开始思考“人性”。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感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应改为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过去对城市研究得很多,却忽略了农村。”一个事实是,大量倒塌的农民住房实际上是自己建造的满足不了抗震需求。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费菁的言辞更为尖锐:“研究城市还不够,还要研究城乡,这涉及到对人的看法问题,如果认为农村人的命不如城市人值钱的话,做农村的学校(标准)就会比城市的低两个级别。表面上我们说的城市、乡村设计,但是背后说的是人性。”费菁说。“如果经历了‘5·12’或者‘9·11’的话,你会认为我们作为建筑师是非常的微不足道。我们这个职业并不只是盖房子而已,如果对人性不了解,我们做的东西就不能体现最终的价值。”

中国建筑学会知名评论家顾孟潮说,汶川大地震对我们现在的建筑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们如何对待城市、文化、空间里面的人值得我们思考。

地震过程中发生的校舍坍塌也让建筑师不断反思建筑安全问题。

有建筑师说,校舍作为具有重要功能的建筑,没想到在结构和安全上这么差

因为地震,死了这么多孩子,大家才会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日本针对这次汶川大地震已组织了一个相关的大讨论,而中国缺乏这样的讨论。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康续瀚认为,地震本身没什么杀伤力,但建筑物倒塌却会造成很多人员伤亡。他重申了作为建筑师的视角:必须进一步加强建筑物防震抗震的强制性规范以及设计和施工;加强职业建筑师解决经济、实用、美观、安全等基本问题的基本素质,选用对地震区适合的结构形式,对灾后重建理性思考合理规划;积极参与到灾后设计工作(义务、志愿)加强对学生关于建筑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的训练和意识;组织设计师联合设计,为灾区重建献计献策。

关于灾后重建,日本学者青木间接指出。“日本是受灾非常严重的国家1962年的大地震,二战时候的毁灭性打击,整个过程当中,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毁坏。如何继承前人留下的历史遗产,如何将旧的街区与新的城市规划结合起来,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3.震后反思国内建筑结构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逐渐转到灾后重建上来,5月底,一批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的地产、建筑界人士对此开始反思,他们大多认为,砖混结构建筑极难符合抗震标准,即使钢筋混凝土建筑,也须改变以刚性剪力墙为主的现存建筑规范,转以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给救援者减少搜救的难度。

垮塌建筑多为砖混结构。

5月底,四川省建设厅出具了一份关于5·12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情况的专项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此次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建筑设防标准低,二是地震烈度太大,三是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另外,分析报告中指出,乡镇学校大量采取砖混结构,而且是外廊式的大开间,大窗口,而且房屋建横墙间距较大,楼层盖板多为预制板,因此抗侧移能力较弱。

4.北京百名建筑师赶赴灾区

四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建筑师纷纷相应号召赴灾区参加援助截至5月28日,北京市已有上百名建筑设计师进入四川灾区,参与当地过渡安置房的设计、地质灾害评估,以及灾后重建的准备工作,在这些赴川人员中,不乏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师。

北京市规划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设如此大面积的集中住房,规划选址非常重要,同时要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水等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规划委副主任周楠森已带领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抵达江油市,在北京市抗震救灾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对安置房建设的规划、选址、市政管线综合,建筑设计总图审定等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并在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制定具体设计方案

在赴川援建人员的名单中有许多

推荐访问:中国 建筑设计 年度报告 夏季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