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及其创新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27 16:2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要发挥德育教师的核心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德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在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推进德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变革传统的德育评价模式,力求做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促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为德育的理实一体化有效运行提供保障与便利。通过德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德育行为能力与德育理论水平,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德育

学生的德育研究起步于18世纪七八十年代,此后,“德育”一词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常用术语。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就此课题展开研究,每年有两千多篇相关文献。具体到“职业学校德育创新”这一细分领域,则只有少数学者近几年才开始开展少量研究。职业学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纵观职业学校的发展史,普遍缺少对德育和德育创新这块工作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职业学校德育和德育创新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一、德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就是对德育至高地位的表述,2014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也有类似的言论“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1]。但目前德育定义繁多、各有侧重,缺乏一个令人信服的权威性解释,这给德育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然而有一点得到人们的公认,即德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德育知识的传输,它还包括德育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德育可以分为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但这种区分只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实际上它们不是并行不悖、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体衔接、相互渗透的。理论指引并推动着实践,实践验证并内化着理论,行为有理论的依据,是明确的理论指导下的规范性行为,理论有行为的展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彰显出清晰的理论知识,二者互为对照、彼此呼应、交叉推进、共同发展。因此,德育实质上就是理实一体的,犹如DNA双链结构一样,看似双链、实为一体,它们相互缠绕、稳固坚实、互为依恋、相辅相成。

(一)德育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诸多论著对德育思想进行梳理,比如陈景磐的《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1980)等论著使得我国古代诸多的德育思想、德育理论精华得到了继承。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对国外德育理论进行翻译。进入21世纪,我国出版了一套国际德育理论的翻译名著,其中有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霍尔和戴维斯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吸收借鉴国外德育理论的重要平台。随着翻译著作的不断增多,我国学者对德育理论开始进行理论上的评价性研究,如《西方德育原理》。

(二)德育实践研究

对于德育实践工作,我们也是从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开始,比如《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这些翻译性和比较性研究论著一步步推动我国德育实践。3职业学校德育创新研究进入21世纪,在新形势下德育必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坚持以德育为首。目前我国对职业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德育教学方面。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和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是我国传统的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方法的弊端。从德育课课堂教学的角度,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导致德育课教学有效性不足的教师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素质。从班主任管理工作着手,探讨学校的德育工作难有成效,人才培养目标艰巨,最终会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综上所述,目前对职业学校德育的研究以理论为主,德育的创新研究从实践开始还在起步阶段。本文对职业学校德育和德育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现有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的综述,基于此笔者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趋势将趋向于德育教学的创新方法,希望能为此课题的研究指明一个研究方向。

二、职业学校的德育现状

职业学校中,德育教学与德育实践是彼此脱节、相互分离的。近年来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也有所改革,如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纷纷进入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法也风靡一时成为领导参观、各级大赛的必选项目,甚至还一度成为教學课题改革研究的重点,但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最常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理论说教法:易于把握时间、便于与学生互动、利于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说教法因简单实用而成为德育教学的首选方法。然而单纯的德育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感觉枯燥乏味、空洞虚假,谈不上内化吸收与外化践行,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德育实践活动大都是在学生管理部门或团委的主持下进行,日渐丰富的社团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班会课、团课等都是德育实践的形式,但这些活动更多趣味性或娱乐性,或任务性、表演性,难以发挥德育育人的功效。

三、德育的理实一体化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德育的理实一体化就是对目前德育教育的纠偏,是对德育理实一体回归的努力,它是德育的内在需求与自我完善,通过人为设计情境或充分利用社会活动、专业实践等实现空洞的理论说教与无意识的生活行为的联结,是对业已分离的理实的一体构建,是对德育理实脱节的重组撮合,力求德育理论教学与德育实践工作的交融互渗与紧密结合,追求知行合一、学做统一、理实归一,在理论学习中感受实践的可行并自觉参与实践,在行为实践中感悟理论的可信并积极学习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如果说专业技能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实训场所完成的,那么德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则是在实训场所、校园及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凡是有人存在、活动的地方都是德育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的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有德育内容,学校的一切环境处处都有德育意义”。在社会生活中强调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的一致,在校园中重视的是中职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学习、生活方式的统一,实训场所中关注的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岗位、专业劳动的同一。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2]李菲.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兼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2):110-114

推荐访问:中等职业 综述 学校德育 创新 研究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