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典故的语义翻译分析

时间:2022-05-27 15:08:01 来源:网友投稿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地名的英译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尤其是典故类地名,更需要译者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审视其文化内涵,从而将文化信息准确的传递给异域文化者。本文基于所搜集到的几个代表性译例,对跨文化交际意识下的具有文化典故的地名翻译作以浅析,分析了此类中文地名翻译的基本指导原则和策略及其具体翻译方法,以及各种翻译方法的适用范围,拟就跨文化视域下文化典故的翻译试做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以村镇名“贞元”为具体剖析对象。分析了此类中文地名翻译的基本指导原则和策略及其具体翻译方法,以及各种翻译方法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名“贞元”的翻译,并提出:该类地名的翻译原则应该是“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以及“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标准汉音”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典故 地名 翻译 指导原则

一、关于跨文化理论对文化典故翻译的影响

胡文仲在其“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提到(1999):“在翻译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只要掌握好两种语言就能保证翻译的进行,并得到良好的翻译效果。但实际的翻译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是一种误解。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问题,尤其对于英语和汉语这两种无论是从语系的归属还是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差异很大的语种,所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能力对翻译的影响就突显出来了。”

可见,学术界对于跨文化交际对文化古典翻译的影响这个问题,学者们主要注重跨文化交际意识对翻译能力及译者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然而,对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文化古典的语义翻译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未涉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古典的语义翻译也不容忽视。

二、关于地名的来源及其文化背景

黄家教在“地名的研究与应用”(1990)中提到:“一个地名的产生,并非无缘无故的,都有其一定的依据原则与文化内涵。因为地方的命名,地方的沿革,都与地方的地理方位,地方的历史沿革,地名所反应的地方民俗等方面有关…….牵涉到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名族学、文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此外,李如龙在“地名学与地名学论集”1993(导言);林伦伦在“地名的文化内涵”2002(1);邓慧蓉在“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2001等著作中也做了相关研究。

可见,学术界对于地名的来源及其文化背景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地名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等,而未将地名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联系起来,尤其是未将地名背后的典故与其特定语境下的英语语义翻译结合起来,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少之甚少。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针对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典故的翻译主要集中在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化典故的英汉转换问题,而对于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典故翻译策略的研究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于“贞元”这一赋予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的研究少之甚少。鉴于该问题对于研究英译文学作品中的地名翻译有重要作用,本选题拟就这一问题,试做初步的系统分析和讨论。

1.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在美国新兴的领域。人们普遍把霍尔(1959)的《无声的语言》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出版,该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从某种角度来讲,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Hall对于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一直予以关注。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Hall对于时间、空间与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异化理论。所谓异化,就是采用以源语或源语文化取向的表达方式; 所谓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就是文学翻译的基本任务或者说主要任务。异化翻译最初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他在《译者的隐身》中指出,译界长期以来多讲究译语的通顺而很少顾及原语的文化个性,这种归化倾向具有严重的误导性和危害性。他主张异化的翻译,并认为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译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可见,合理的异化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异化理论出发,分析了地名的结构成分及地名翻译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名翻译的主要翻译方法。总之,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来翻译地名,译者都必须在跨文化交際意识指导下进行翻译,严谨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跨文化意识敏感度,以使译文不仅能符合目的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规范,更能传播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特质,吸引外国游客前往旅游,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译者切忌在翻译时随心所欲,应力争使地名的英译更加规范化,同时更能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开发地区人文旅游景点,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及中华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Hanvey,RG..Reading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M].New York:Newbury House,1979.

[2]Venuti.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大学学报, 2001(5):9-13.

推荐访问:视域 语义 典故 跨文化 翻译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