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学研究※

时间:2022-05-27 11:52: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2006~2008年在安徽蚌埠经抢救发掘发现一座罕见的圆形土坑竖穴墓,也是至今国内考古没有发现过的墓葬建筑结构,其规模宏大,遗迹现象复杂,后经专家验证,该墓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君“柏”的墓葬,并将其定为蚌埠双墩一号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随葬器物,其中含有一套青铜编钮钟9件和一套龙首石磬12件。对它们进行了形态特征、测音分析,礼乐功能等多方位的音乐学研究,发现这是一套一钟一音的编纽钟,只有正鼓音的音列;整套石磬由于毁坏严重虽有一定的音律组合,但无完整的音阶关系。

关键词: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钟离国君墓;青铜编钮钟;龙首石磬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3-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即钟离国君墓,位于安徽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经纬度位置为32°59"4.18"N,117°19"10.38"E。2006年因受损无法继续进行原状保护,经国家和安徽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于当年12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启动了抢救性发掘工作。历经 19个月的精心发掘,经考古工作者判定,该墓主人是一位名叫柏的钟离国君。

图1发掘后的双墩一号墓鸟瞰图

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钟离国地处淮河中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曾先后为吴楚的附庸,一直是吴楚争霸江淮的重点争夺对象,最后在大国兼并战争中消亡” [1]。该墓的具体年代,文献和铭文都证明为春秋中晚期,墓葬出土的器物组合和形制同样具有比较典型的春秋时期特征,最近有一件采自墓坑中的木炭标本,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测定为距今2790±45年[2]。本次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奖”。墓葬中的圆形制墓坑、呈扇面状的放射线遗迹、五色封土(杂色土)、数以千计的圆锥状土偶……,令全国各地相继赶来的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们无不感觉“惊讶和震撼”。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也曾对以上诸多文化现象录制专题节目并播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发掘钟离国多座贵族墓葬,最具典型的当属安徽凤阳的大东关一号墓和卞庄一号墓,大东关和卞庄的墓葬中也均发掘出大量精美器物。尤其在双墩一号墓葬发掘中发现了许多轰动考古界的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其中在墓葬南椁室器物箱出土了9件一套的青铜编纽钟(见图2)和12件一套的龙首石磬。(见图3)

图2

图3

2011年11月12日,应蚌埠博物馆和双墩一号春秋墓考古发掘队长阚绪杭先生的邀请,笔者曾随方建军、杨和平、李敬民三位教授一起在珠城蚌埠博物馆对这套青铜编钮钟和龙首石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鉴定工作。我们对每件纽钟从外表到内壁、从钮端到于口,用相机拍摄下每一个细节,尤其是每件编钟的调音痕迹,我们在进行细致的观察后作了详尽的描述,并用相机记录下古代乐工留下的、凝结着他们智慧的“精凿细刻”。 这套编钟铸造精美、外表华丽、音色优美、音高准确,深深打动了我们。另龙首石磬由于年久受损严重,无法对其进行精确测音,我们仅对它进行了大致的测音,对其形制和石质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考察。下面,笔者就把这次的考察收获以及对这套编钟和编磬的思考向学界前辈和同仁作个汇报。

一、关于编钟的研究

(一)编钟的器形

这套编钟共计9件(图2),出土时完好,体表锈蚀较重,现已除锈变得光亮如新。钟的体表局部有淡淡的绿锈覆盖,铜胎质地很好,铸工精良。大部分钟的于口有唇、局部有细窄的铸疣,纹饰细密华丽,每件编钟正面正部均有相同的铭文:“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离(钟离)君柏作其行钟童丽之金”。(图4)钟的背面正部、舞部、篆部、鼓部均有纹饰,枚和钮为素面。纹饰似为变化蟠虺纹。每件钟的腔体均为合瓦形,短阔而较圆,钟壁较厚。鼓部与钲部、于口弧曲,两铣呈现明显的弧曲;舞部、于口皆内敛,腔体中部凸起,使编钟的体腔显得更为浑圆。 9件编钮钟的形制数据参见下表。

蚌埠双墩1号墓编钮钟(9件)形制数据表单位:厘米、千克

标 本通 高钮高钮宽舞横舞纵中高铣 长铣 间鼓间壁 厚重 量备注

M1:1264.43.915.211.221.922.11813.60.85-0.953.8

M1:2254.53.91.410.82120.916.413.11.1-0.73.1

M1:3244.13.712.69.719.920.515.5121-1.43.2有唇

M1:422.34.23.75129.617.818.214.711.10.7-1.22.7

M1:521.33.73.311.68.717.317.517.510.30.6-12.32有 唇,有调 痕

M1:619.73.3310.17.61616.212.19.40.6-11.90有调音痕

M1:7183.339.357.914.81511.48.90.9-1.41.70有唇 ,有调 音 痕

M1:817.23.12.996.613.713.8510.57.70.8-0.91.3同上

M1:915.73.22.88.26.212.312.29.77.31.2-1.31.00同上

(二)编钟的内唇与调音

这套编钮钟为实用器,每件钟的腔体内顶部挫磨痕迹十分明显,调音手法非常规律,大都有内唇,四侧鼓部也大都有调音痕。现逐一介绍9件钮钟的调音情况(按照音高从低到高的顺序):

M1: 1号,保存完好,于口无内唇,仅在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2号,保存稍差,背鼓部中间有一个锈孔,于口的沿部有几处锈蚀造成的缺损,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

M1: 3号,保存基本完好,于口的沿部有一处锈蚀造成的缺损,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4号,保存基本完好,于口的沿部有几处锈蚀造成的缺损,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5号,保存基本完好,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6号,保存基本完好,于口的沿部有2处锈蚀造成的缺损,于口无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7号,保存基本完好,于口的沿部有2处锈蚀造成的缺损,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8号,保存完好,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M1: 9号,保存基本完好,舞部中间有一个很小的锈孔,于口及两铣角有0.2~1.0厘米内唇,腔体内顶部有挫磨痕。

该套编纽钟均无调音梁。

图4

(三)编钟的测音

这套编钮钟出土之后,很多学者都对其音乐性能极为关注,这次我们一行四人对该套编钟的测音也是在它出土后的首次测音。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编钮钟测音数据表

测音时间:2011年11月12日测音地点;蚌埠市博物馆音叉发音:A4+32/ 448.31Hz

测音人员:方建军、杨和平、李敬民、李清机测:方建军

编次标本号正鼓音侧鼓音备注

音分值频率音分值频率

1M1:1#G4+47426.93侧鼓音同正鼓音

2M1:2#A4-4465.27同上

3M1:3#C5+50570.64同上

4M1:4#D5+29632.93同上

5M1:5F5+3699.84同上

6M1:6B5+3989.65同上

7M1:7E6-101311.42G6-141555.80

8M1:8F6-221379.95G6+36

9M1:9A6+41764.72B6+272007.24

统看9件钮钟的正鼓部发音良好,音高准确,音列完整,构成明显具有羽调式倾向的五声音阶,宫音处于#C位置:徵—羽—宫—商—角—羽—商—角—羽。除M1:7和M1:9两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能发出2度和3度的双音外(笔者推断M1:7和M1:9两件钟在制作中侧鼓部的音高可能是偶然获得,并非刻意为之),其他各钟的侧鼓部音高均同于正鼓部,侧鼓部也无敲击点痕迹,编钟的侧鼓面所发之音不在调式和使用之列,表明这是一套一钟一音的编纽钟。

这样的音阶结构,在春秋时期南、北两系编钟里都比较常见,是当时9件组合编钟的固定音阶模式。但钟离柏钟的侧鼓音则有不同的情况。这套钟的前6件侧鼓音与正鼓音完全相同,后3件虽然可以勉强奏出侧鼓音,但现场听觉并不清晰。由此可见,钟离国柏钟的侧鼓音应该不予使用。这一实例再次说明,,先秦编钟并非普遍设计和使用侧鼓音。

从纹饰上看这套钟鼓部纹饰独特,在出土的先秦编钟里并不多见。能适合与之比较的,是邾国的邾公牼钟和吴国的者减钟。这两例编钟虽均为甬钟,但其鼓部纹饰与双墩一号墓编钟十分相似,它们的特点也同样是以云纹组成大型的顾夔纹,纹饰几乎占满了整个鼓部。钟离国与吴国、邾国一样同属春秋中晚期,在南北方位上也是近邻关系,所以推测他们在制造编钟的审美情趣上产生相互影响是有一定可能的。

二、关于编磬的研究

(一)编磬的形制

蚌埠双墩1号墓编磬(12件)形制数据表单位:厘米、千克

标本通常通高股上边股下边鼓上边鼓下边弧高股上角股下角鼓上角鼓下角倨句厚 度重

量(kg)

M1:1343.511.1191726.52339010090951602.9-2.72.53

M1:2548.213.2212029.525.82.49010090911502.7-2.33.23

M1:145312.62321.532.526.839090881001552.7-2.83.78

M1:1125.47.7108.516131.5909890901602.2-2.51.00

M1:1728.28.511918161.89010090931502.4-2.351.15

M1:2335.510151322.319.82.21001001001001602.2-2.551.65

M1:1228.88.512.51117.216.229010090931502.35-2.41.16

M1:1531.49131119.517.11.5971001001001522.35-2.41.34

M1:1634.89.315.813.421.118.21.690100921001502.4-2.51.51

M1:244612.8191728.5232.48890861151502.9-3.03.35

M1:2253.414.5221833.53039092891001522.5-2.83.76

M1:2159.215.223.820.538.3333.9100100901021572.5-2.74.52

(二)关于石磬石料来源

这套编磬的石料来源均属石灰岩,按料石的密度、成色等重要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石磬表面被风化侵蚀呈灰白色,质地细腻均匀,密度较高,比较容易打磨,例如M1:23的侷孔的内壁被打磨得就十分光滑(图5),有的石磬表面呈灰黑色~深灰色,微晶~隐晶结构,呈现微层层理构造。制作这套龙首石磬的石料从音响效果看均不是制作石磬的上乘材料,即使对保存较完好的石磬敲击时,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混、杂音较多,泛音列很少,石料微层层理的结构特别明显,这种石头在发育形成时极易形成薄板形态,密度较低,内部质地不均匀,很容易产生杂音[3],这间接说明当时的工匠在石磬制作时由于优质石料源不足而作出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图5龙首形形制

通看这套编磬的形态,表面比较平整光滑,无论是在平面还是立体的几何构图上,线条轮廓近乎完美,倨孔的形态比较规则,说明当时的工匠在制作石磬上表现

出的在器物成形、作孔、打磨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但仔细研究每件石磬时,也发现了不少耐人思考的问题:

1.这是一套股端呈龙首形状的编磬(图6),这一形制在目前出土石磬中极为罕见,即使在其他同为钟离国一等贵族,如本墓主人的小儿子“康”的墓葬中出土的编磬却没有龙首形的形制,说明这很可能只有国君才有资格享用,这也向我们佐证了自古天子就贵为龙的说法。

图6龙首形形制(M1:22)

2.石磬磬背边缘的形态有的呈曲线、有的呈直线、甚至有的兼而有之。石磬多种艺术风格并存说明这套编磬出自不同的工匠之手,是由一群工匠合作完成的。

3.制作过程中修正现象明显,在M1:23上表现得十分清楚(图7):当初倨孔的位置基本居中,后来倨孔的半径仅向鼓端一侧放大而造成倨孔的形状不规则,这可以说是制作中的一个比较大的瑕疵,说明制作技艺不够精准,很可能是工匠们首次参与制作高规格石磬。

图7 侷孔位置的修正与偏移(M1:23)

4.有的石磬为了保存龙首形制的完整而迫不得已在相反的一方作出凹槽、制作中的修正现象、多名工匠的参与制作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而是破坏了石磬的音响效果,这只能说明墓主人不很在乎石磬的音乐功能,重要的是向人们证明他高贵的地位和身份。

(三)石磬的调音

通过测试,12件石磬的发音不够精准,有几件石磬磬身已断裂无法对其测试,整套石磬有一定的音律组合,但已无完整的音阶关系。大多的石磬都有显著的调音痕迹,例如M1:24鼓部轮廓呈曲线转折,与其他石磬的直线转折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为了调音而对磬身进行打磨造成的结果。按《周礼•考工记•磬氏》记述的调音方法:“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耑”,可能是由于该石磬制成后发觉发音偏低,本应该打磨磬身的两端,使石磬长度变短[4] ,这样就会使石磬振幅缩小,振动频率加大,石磬的发音自然提高[5] 。但工匠考虑到股端已制成了龙首形,为保持其型不能对其进行打磨,只能对磬的鼓端进行打磨以使石磬发音变高。另每件石磬的上部与下部的厚度差异也是为了调音而对磬身打磨留下的痕迹。可以看出每件石磬在制成的时候,上部的厚度远大于下部的厚度,这为调音打磨提供了便利,当石磬的声音偏高时,就可以打磨磬身的两面,使磬身变薄而使得振幅变大,频率变小,让石磬的发音变低。以上对石磬的打磨调音方法也刚好验证了“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耑”的调音法则。从形态看,整套编磬的调音痕迹异常明显,这说明该套石磬是一套精心制作的实用乐器,只是因为这套石磬的石材均为石灰岩极易被侵蚀,加上年久与复杂不利的土壤环境使得石磬遭破坏严重,它的音响效果就大不如从前了。

结语

与同为钟离国的另外两座贵族墓葬(安徽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和安徽凤阳卞庄一号墓)所出土的编钟编镈相比,双墩一号墓的编钟在纹饰和形制上变化均不大,调音手法和内壁结构相同,其断代都应属春秋中晚期。双墩一号墓出土石磬与另两座墓葬的石磬在石材上虽同为石灰岩,但在形制上表现出的龙首造型却是同一时期出土石磬中极少见的。

双墩一号墓编钟的音响测试表明,该时期编钟并非普遍使用侧鼓音。该墓葬编钟的正鼓音可以构成羽调式倾向的五声音阶,音域一般在小字一组至小字四组之间。

这套12件石磬的石材全部是石灰岩,采用的不是制作石磬的上等石料,发音浑浊,通过测试,12件石磬的发音不够精准,有几件石磬磬身已断裂无法对其测试,整套石磬有一定的音律组合,但已无完整的音阶关系。

双墩一号墓所出土的编钟的音阶组合、纹饰、形制,与同为春秋中晚期的蔡国、邾国、吴国、楚国等国家的同类乐器相近,相似度很高,这一现象表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音乐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有着的相互的渗透与影响。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2010(3).

[2]同[1].

[3] 宋春青,邱维理,张振青.地质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1.

[4]王子初.石磬的音乐考古学断代[J].中国音乐学,2004(2): 7.

[5] 孙琛.《考工记•磬氏》验证[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1997: 44~46.

推荐访问:蚌埠 出土 乐器 春秋 研究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