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

时间:2022-05-27 10:32:01 来源:网友投稿

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现实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文化领导权探索实践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坚持把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基本方略

任何一种类型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掌握,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主体力量的推动和实现;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成功实现与人民群众对该政治文化传播主体的信任程度密不可分。对社会主义来说,要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就必须把这种领导权掌握在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忠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人手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和领导党,中国共产党是影响政治文化形塑与发展的重要的核心政治变量,是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领导主体。因而,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和巩固的领导主体,其党员队伍的言行示范,就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涵的最好注脚。一个政党所信仰的价值和所推行的纲领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人民总是从其所接触到的作为分子的每个党员的身上去直观地感受。党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作风形象等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实际判断。因而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努力构筑学习型政党,强化党的思想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加强党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构筑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必然要求。首先,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本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对先进政治文化的领导能力。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才是有生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共产党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领导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其次,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往往是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要想使执政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思想能够成功引领社会思潮,转化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必须实现其对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的有效整合。而学习型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是实现有效政治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此外,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幻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借鉴和运用一切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2.不断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提升党的实践引导力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过程是一个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理论是否具有说服力,关键在于实践的示范效应。党风是政党的政治思想、政治纲领、价值观念和组织纪律的外化,是一个党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它反映了政党所特有的风气和风范,最终体现在党员个体的政治行为和思想觉悟上。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身作则,“它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引领、追求并践行政治文化的价值目标,从而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引领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

党风关系到政党形象,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巩固与否有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四个挑战”和“四个风险”,目的就在于告诫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风建设,牢固夯实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基础。

二、坚持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作为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根本内容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前提和精神旗帜。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把握:一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先进性发展;二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包容性发展;三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性发展。

1.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先进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反映到政治文化上,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发展。一方面,从理论特质上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政治亚文化的引领,本身必须具备政治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优势。这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不仅要准确解读、把握当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要正确判断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纵观我党巩固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历史进程,正是由于我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才实现了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就在理论阐释上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本质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为无产阶级运动描绘了宏伟的共产主义蓝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有效引领多元政治文化,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有力的解答,并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创新,从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实践标准上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政治文化的科学性、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和证明。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新突破,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原则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创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种政治文化能否占据主导地位,关键要看它能否根据时代环境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创造性地实现自我更新。先进的政治文化必须在成功解释社会可观察到的变化时保持灵活性和适度的包容性,从而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更新。

2.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包容性发展

从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来看,真正有生命力的政治文化体系一定是能够在不同思想文化交锋中充分吸收养分、不断实现自我净化的文化体系。排斥竞争、拒斥开放只会导致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弱化。在全球化、网络化深度发展的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切断与其他国家政治文化交流的脐带。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一直秉持开放性、包容性的理论姿态。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创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3.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性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进一步解决政治理论抽象性、一般性向大众化、民族化转换的问题。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超越,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精神中固有的历史内容和特定的形式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横向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由中国政治文化自发内生的,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的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它仅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这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具体条件相结合加以阐明和发挥。

二是纵向上,实现当代政治文化同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之间的传承创新。从历史维度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探索实践不是脱离历史的抽象存在,它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连贯性基础之上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一再表明:特定的政治文化只有建立在尊重社会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可行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要解决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创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秉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合理内核的有机结合。因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民族化发展,必须在实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超越的同时,增强对历史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发展。

总结起来,就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民族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时结合中国实践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赋予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实现理论发展与形式创新之间的统一。

三、坚持把拓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渠道作为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关键环节

“任何一个希望自己能够巩固和维持下去的社会都要努力使它的成员社会化,从而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它的价值标准、传统和规范,承担起它的责任和义务。”政治共同体要想巩固和提升自身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通过有效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培育合格的政治共同体成员,实现社会成员从非政治人向政治人的转变。对于正处在现代化转型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充分发挥政治共同体的政治熔炉作用,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人,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

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政治文化的全部过程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以家庭、学校、社会团体为基本的施化单位,以大众传媒为传播的基本载体,构筑了单向主导的基本传播模式。而网络时代的悄然来临,使得政治社会化的传统图景发生了深刻的转换。

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网民6.88亿,上网普及率达50.3%。互联网发展重心正在实现从“广泛”向“深入”的转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促生着新的政治生态。这种新的变化,在给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1.强化网上政治作为,构筑政治社会化的网络新空间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拓展了人类政治生活的新领域。网络以其开放性、扁平化、交互性的运行方式式和多维互动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政治社会化物理特性的种种时空限制,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社会穿透力。在这里,网络既发挥了传播载体的功能,也带来了—种全新的政治生态一网络政治。由此带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领域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的拓展。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强大功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政治社会化空间和手段的对接,积极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的全域空间。在网络已经成为政治社会化重要平台的今天,家庭、学校、政党等基本施化单位的主导角色定位并没有改变,但却大有功能式微之势。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价值委员会主席托马斯·迈尔,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媒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党的最大竞争对手,他们和政党争夺受众,争夺对社会主流意见的主宰权。政党的—些传统政治功能,如言传功能、教育功能等,已在媒体的冲击下丧失殆尽。因此,探讨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强化政党、学校等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对于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尽管为网民提供了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但是,全球范围内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鸿沟。发达国家利用巨大的信息优势,已经将政治文化领导权渗透的触角伸向了网络空间,这无疑给我国的政治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我们不仅要切实把好“信息关”,加强对网络政治文化源头的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政治信息审查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反动言论和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还要总结和把握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这一新兴领域的政治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增强网民的政治辨别意识,自觉抵制敌对政治文化的渗透。

2.优化网下社会环境,夯实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根基

尽管网络有效拓展了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空间,增强了受化者在网络平台的政治参与主动性,但是虚拟世界毕竟不同于现实社会。网络虚拟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世界的政治实践。在网络政治环境中,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方式代之以网络为中介的间接互动。长此以往,以计算机为界面的公民政治生活参与方式势必会造成公民对现实政治实践的疏离,最终将会弱化公民的政治思维训练和政治交往能力的提升。因此,改善公民政治实践的社会大环境,引导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对于摆脱网络政治认知的模本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仍然要充分发挥理论灌输的基础作用。理论灌输是无产阶级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的、主要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高度重视理论灌输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列宁也曾经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在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中的基础性功能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正面的、直接的政治理论灌输一直是我国政治社会化的优势。它明确地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系统地讲授政治理论知识,清晰地进行舆论导向和人生观教育,因而也是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主流方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对于“灌输论”的质疑声一直甚嚣尘上。“无用论”“过时论”等对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灌输的非难无非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原义。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存在的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效果同现实的脱节,是具体实现手段和方式的滞后引起的。不存在要不要灌输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有效的灌输,即创新理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有效政治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实践决定社会认识。在政治生活领域,政治实践深刻影响着个体的政治理念、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在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和提升过程中发挥着根本的作用。如果政治实践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脱离,就会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和说服力,最终瓦解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

因此,强化制度建设,深化制度体制改革,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对于培育参与性政治人格、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尊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主体地位,畅通制度化渠道,推动公民在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中,加强对政治实践的体验和在政治体系中的表达。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 矫海霞)

推荐访问:领导权 提升 政治 文化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