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稀有剧种(七)

时间:2022-05-26 17:08:01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Oi͵u优秀的弟子,还留下了《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等诸多完整的高腔剧目,岳西高腔便有了第一个可以化妆登台演出的“五河高腔班”。岳西高腔也在“围鼓坐唱”之后,进入了“舞台演出”的发展阶段。此后,这两种形式的高腔班风靡岳西县各地,五河高腔戏班戏联记录下了当时的盛况: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

岳西高腔现存剧目250余出,分为“喜曲”与“正戏”两类。“喜曲”只有三十余出,是在“围鼓坐唱”时期就进入岳西高腔的早期剧目,主要包括杂剧与大戏的单折戏,与它的名称一样,“喜曲”常常在民俗节庆活动中演出,例如《赐福》《送子》等。“正戏”以传奇剧目为主。包括《荆钗记》《拜月亭》等元代南戏,《玉簪记》《百花记》等明代传奇,以及《三国》《水浒》《岳飞传》等连台大戏。

作为青阳腔的遗脉,岳西高腔不仅在角色行当上基本沿用了青阳腔的体制,也在音乐形式上沿袭了青阳腔的特点,采用帮、打、唱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以打击乐器伴奏,同时发展了“滚调”作为其音乐上最大的特色。岳西艺人称滚调为“流水板”,多为一板一眼,或者有板无眼,腔少字多,形成流水急歌,使演唱者的激情得到淋漓酣畅的发挥,也称“畅滚”。因为滚调的存在与发展,岳西高腔的曲牌结构在传统的南曲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已难以辨认原貌,现在可搜集到的岳西高腔民间抄本剧目多达200余出,但留有曲牌名的曲牌只有70余支,根据音调风格可分为“驻云飞类”“混江龙类”“红衲袄类”“莺集御林春类”“傍妆台类”“金钱花类”“杂调类”六类。此外,与各地高腔班一样,岳西高腔也使用“蚯蚓符号”,艺人称为“箍点”记谱,在唱词右侧以朱笔标明板眼,以及音调的大致走向。

近代以来,岳西高腔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摧残,但每次都浴火重生、坚持演出和抢救,不仅积累了一大批剧目抄本与研究资料,还录制了一大批老艺人的音响资料。2006年5月,岳西高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成立了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这支顽强存活了百余年的青阳腔遗脉,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静静地传承延续。

推荐访问:剧种 稀有 走近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