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05-26 12:24: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等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而这种养老服务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社区提供的保障与服务来得到满足。因此,有必要结合政府、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以社区工作为依托,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从医疗保健体系、日常照料服务体系、精神文化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社区养老保障与服务体系,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与精神关爱。

关键词:社区养老;医疗保健体系;日常照料;服务体系;精神文化;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69-02

一、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以及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是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历史背景。社区养老服务是适合黑龙江省省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如表1可以看出:1995年,黑龙江省6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为7.6%;到2004年就达到10.4%,超过了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开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51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5%,今后每年还将以6.2%的速度增长,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正逐步加深。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加,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显著,给我省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观念及方式正受到冲击。当今社会,中、青年人生活节奏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等,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代际关系模式。家庭已满足不了新增的老龄人口的生活照料需要,养老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会化问题。因此,现实和未来呼唤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依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特点建立新型养老服务的家庭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三)现有社会化养老机构供需不平衡

目前黑龙江省社会养老机构数量较少,据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的养老机构床位非常紧张,全省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有5.6万张,每千名老人平均只占有11.5张床位。我省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床位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据初步统计,我省城市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老人有60余万,目前,城市养老的床位数仅达到了老年人总数的1%,只能满足需要养老人数的10%左右,难以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可见机构养老只能作为养老服务的一种辅助方式,还不能弥补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所形成的“空缺”。我省在目前这种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进行社会养老所必须的经济实力尚未奠定,因此,寻求和发展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不足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四)构建城市居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以及机构养老的不足,再加上是“未富先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决定了我省必须在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寻求新型的养老方式。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很好的适应了老人及其家庭需求。可以说,社区是老年人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二、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力度,争取在每一个社区都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的工作场所、科室设置、设备配备、内涵建设等方面进行整改和提升,营造舒适、明亮、宽敞、温馨的就医环境。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增加卫生医疗服务站的门诊科室;更新社区卫生站的医疗器械;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合理的药品需求。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老年人在社区看病报销的比例。

2.加强城市社区医疗保健队伍的建设。社区医疗保健的专业医护人员要尽量从各医院选派技术好、责任心强、医风医德佳的医护人员轮流进入社区值班。建议由街道、社区配合,市、区卫生部门尽快设立社区全科医生,建立巡视门诊制度;家庭医务护理人员可从下岗职工中招聘4050人员,经严格选拔、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举办医疗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等活动场所,邀请医疗健康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各种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和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同时,也可以开展医疗保健知识竞赛等,调动广大老年人的积极性,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深化和扩大。建议该任务主要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支持,市、区卫生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配合,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4.进一步完善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困难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构建。城市贫困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储蓄不足,使得他们很难应付任何应急的事件,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为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水平。关注贫困的老年人,特别是关注那些不享受离退休保障的城市老年人,及时地发现并给予必要的救助应当是做好缓解贫困老年人生活压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日常照料服务体系

1.建立老年人日间照顾中心。日间照顾中心主要是专门为身体机能受损的老年人开设的,让他们留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休养将有利于老年人的康复。中心将提供个人照顾训练、康复训练、健康教育、膳食服务等,帮助身体机能受损的体弱老年人维持最高程度的活动能力,发展他们的潜能,协助他们尽可能在家中安度晚年。

2.提高日常照料服务人员的素质。要对准备进入社区为老年人做日常照料服务工作的人员开展考核准入制度,即要通过日常照料知识及技能的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该服务行业工作。并不定期开展先进的为老服务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日常照料服务人员的素质,使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更进一步。

3.继续完善社区日常登门巡视制度。组建由社区管理人员、敬老巡视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巡视员队伍,搜集并整理社区内老年人的需求信息,传递给社区管理委员会、为老服务供应商或机构,逐渐满足老人需求。巡视员和志愿者监督并向社区管理委员会反馈供应商或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老人满意度。加强社区民警与空巢家庭老人的联系,定期对空巢老人居住地的巡视,向社区民警提供重点空巢老人情况,以便为老人及时提供救助。为更多的高龄空巢老人义务安装了紧急求助铃或提供应急电话等。

4.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建设。社区信息化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载体。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热线电话、因特网网站、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推进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入社区,形成社保、医疗、就业指导和生活救助等专项网络服务平台。如哈市道里区通过与邦尼公司合作,采用互联网及移动通讯等现代技术,研发和设计了 “随身通老年人应急信息援助服务系统”,建立了“网络养老院”;肇东市依托市信息中心网站和社区服务热线,开通了养老服务专线等。各社区要立足经济实用,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发展实用高效的社区信息服务,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三)精神文化服务体系

1.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要拓宽筹资渠道建立或完善专门的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并将其纳入社区建设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和一个合格社区的验收标准。老年活动中心服务项目必须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以娱乐为主向健康交往与体现老年人价值为主,从而使得老年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为老年人建设社区老年学校,开设如书法、音乐、绘画、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丰富老年学校课堂内容。

2.进一步丰富老年休闲娱乐活动。建议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文化、新闻、体育等部门策划,社区承办,成立各种文体兴趣小组,不断满足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文化读书读报、表演展示、纺织绘画和工艺制作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鼓励、发动和吸引驻地单位、专业文体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和家庭个人等积极参与。

3.建立老年人情绪辅助中心。针对大多数人进入老年以后,不能很快适应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等问题,建议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人情绪辅助中心,该中心聘用一些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对老年人进行辅导,开展单独辅导、家庭辅导、小组辅导等协助老年人认识自我,让他们重拾自信和力量,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充分发挥居民业余文体协会的作用。社区居民业余文体协会,是活跃社区业余文化生活有效形式。如成立音协、舞协、篮球协会、书法协会、文学沙龙等组织,为广大文体爱好者提供交流的舞台。协会要通过有效引导,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体设施的阵地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C].第三届全国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2008.

[2] 陈淑君,公大勇.哈尔滨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6).

[3] 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 彭希哲,梁鸿,程远.城市老年服务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

推荐访问:黑龙江省 服务体系 养老 完善 思考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